[《婆婆來了》觀後感]電視劇《婆婆來了》以農村狀元北京大學王傳志與北京教授之女、聯大校花何琳的愛情、婚姻生活為主線,以金融危機為大背景,反應大學生就業困難,農民被圈地進城,投資營商環境惡劣等問題下人們意識形態的改變,《婆婆來了》觀後感。《婆婆來了》有著美滿的結局,經受磨練的兩對或者是三對情侶終成眷屬,農村婆婆如願以償抱上了孫子,王傳志的農村哥嫂也如願以償做起了蔬菜生意.但是,任何一個觀眾都不能揮去心中的傷感,因為王傳志一家的美滿和諧,是靠這位農村婆婆賣腎換來的,這是個悲劇,時代的悲劇。王何之戀美好而純潔,何琳之所以摒棄門第懸殊、親人阻擾與不名一文甚至連工作都沒有的王傳志閃電登記結婚,是因為她內心深處對自強不息這一品質的認同,她親眼看到這位農村來的大學生作為北京大學前十名被校長點名表揚,做家教,學校食堂勤工儉學,凌晨三點起床去菜市場做搬運,窮且益堅,備考公務員。自強不息是善良之根本,正是王傳志這首日復一日的自強之曲,引來知音。王傳志具備了人類社會最陽剛的競爭力,但是等待他的是一個深刻扭曲的社會環境,就像淡水魚遊進死海一樣,悲劇必然發生。王傳志生在偏遠農村,喪父,母親和大哥大嫂砸鍋賣鐵供他讀書,終於金榜題名,作為方圓幾十裡百年不遇的狀元考入北京大學,鄉長親自送行。到此為止,王傳志的境遇和自隋唐科舉以來所有貧寒狀元一致,不同的是封建社會的狀元一鳴驚人之後,立刻為官一方,或者榮升駙馬,留任京城,一人升遷,雞犬飛昇。但社會主義的狀元得上四年本科,本科之後就業還很困難,更不幸的是王傳志考上了公務員,成了京官。雖然遲到四年,但終究讓農村鄉親認為"出息了"--要知道,大部分農村人是不知道理科、文科、工科的,讀大學就是為了當官。所以一個在村裡,學校名字帶有"政法"、"政治"、"司法"等等是高一等的,因為是國家的人。只是近幾年太多太多的農村子弟讀了大學沒有工作,令很多農村人對大學失去希望。有資料表明農業戶口的大學生比例急劇下降。王傳志的母親自己以中央首長親孃的身份赴京參加兒子婚禮,現實中的兒子卻沒有想象的風光,差異巨大,這位婆婆立刻接受了現實,為了省錢,親手裝修新房,睡地鋪。但是在她心中,兒子還是會當大官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希望,她樂觀,她堅強,她活著。婆婆要將勤儉的家風傳給兒媳婦,她的封建固執與何琳的習慣處處相對,婆媳過招,暗波湧動,婚姻風雨飄搖。何琳把婆婆給的傳家金戒指改成耳釘激化了矛盾,小姨上門給侄女撐腰時撒謊說何琳懷孕,婆婆立刻改變態度,低頭認錯,這個本來嚴重封建的家庭立刻退回原始部落形態,懷孕的母獸成了所有力量的中心。何琳借勢將婆婆攆回農村。時運不濟,這個家庭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老家修建高速公路徵地,王母,大哥大嫂和女兒招弟流離失所,憑著農村的邏輯和20萬賣地款,用10年前的價格買下何琳陪嫁房子一半的產權,總算在北京有了容身之所,大哥當保安捱打丟工作還賠了錢,大嫂當保姆受刁難還因工作時摔倒掉了孩子,平日磕磕碰碰,王家佔了便宜還理直氣壯,何家賠了房子女兒還受欺負,種種不平,風波不斷,同事也爾虞我詐,內憂外患的王傳志工作失誤延長試用期,婆媳再次動手將這對年輕人的婚姻推上懸崖峭壁。老天有眼,相約民政局門口辦離婚手續,卻發現何琳有孕在身,觀後感《《婆婆來了》觀後感》。封建的家庭又一次回到原始部落形態,婆婆為了補貼家用,蹬三輪賣煎餅,撿破爛,親自動手做孕婦裝,每日熬湯給媳婦喝.表面風平浪靜。但是失去土地的大哥大嫂沒有工作,焦急的四處打探,他們需要12萬買下菜攤,妹妹紅霞勤奮靈巧,卻遭遇商場騙子,賠了老本還借下10萬高利貸。家庭不堪重負,王傳志因黑社會逼款耽誤了工作被開除,為了拯救這個家,他簽訂了賣房合同,救了妹妹卻又一次傷害了婚姻。已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眼見兒子家破在即,她賣腎換錢解決危機,保住了房子,深受感動的何琳也成了母親,她更深切的體會到母親大愛和生命的意義,她出院後沒有住回孃家。神志不清的婆婆站在一片荒地上深情遠望,何琳把孩子抱到婆婆手中,而這片土地是曾經的農田,孫子和土地是這位農民婆婆一生的追求。這個要求過分嗎?影片畫面屢次出現一個喜鵲窩的鏡頭,最後一集,一排樹上密集的排列著4個喜鵲窩,鏡頭徐徐拉近,一隻新"進城"的喜鵲正在築巢,"喜鵲城"旁邊,高大的國家體育館鋼筋鐵骨,傲然橫臥,而這片土地過去是否也是農田?我們的執政者在圈地給錢之後,有沒有想過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怎麼生活?以王傳志大哥大嫂為代表的不適應城市生活的一群人沒有得到培訓指導,以王傳志妹妹紅霞為代表的勤奮的農村人卻遇到騙子和黑社會,從小優秀到大,考上公務員的王傳志每月1500元,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不能養家餬口,這些都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這位農民婆婆,她冒著生命危險,把自己的內臟賣給先富起來的人,為這些社會問題買單。社會需要進步,需要競爭,需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都不錯,但是在社會主義的環境下,不能以一部分人變得更窮為代價,就算是當今的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會忽略這一點,如果社會像叢林,強欺弱,大欺小,那麼請我們偉大的政府,把"為人民服務"改成"看人民弱肉強食"。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因素是民眾覺醒,民眾的要求會導致政府的進步,為什麼民主,自由會在美中國產生?為什麼華盛頓會主動交出兵權而對權力毫不眷顧?因為美國民眾對自由,民主的強烈要求,他們本來就是為了追求自由,民主才冒險移民美洲的,美國解放戰爭爆發之日,人們就對新的政府有了要求,他們都不願意看到人民戰爭推翻一個暴政又形成一個新的暴政。這就是出現喬治.華盛頓的大環境。中國沒有這樣的民眾,我專門去《婆婆來了》貼吧,大家糾結在王傳志全家的落後和何琳的不幸之上。甚至大多數人認為王傳志的母親大哥大嫂該死,那麼以後徵地,是否應該這樣說:給你100萬,你們自殺吧,免得出去給我惹事。紅霞遭遇騙局,不排除她貪心的因素,但社會就沒有責任嗎?一個人有野心,勤奮難道是錯嗎?黑社會、高利貸合理嗎?阿彩比較順利,甚至有可能成為鉅富,但是成為鉅富之後,她同樣會勾結權貴,去買地做房地產,然後移民海外,這好像是大多數中國富豪的軌跡。看看中國的鉅富、明星,有幾個還是中國國籍?看看我們日常所用,有幾個不是外資?保潔,金龍魚,蘇泊爾,中華牙膏,大寶,小護士,三笑,高露潔,雙匯,哇哈哈,匯源,白加黑,南孚,好孩子童車,中國銀行,平安保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本田,大眾,沃爾瑪,肯德基,家樂福…華人不會管理,不會做服務業,不會賺錢,有肉吃也慢慢吞吞,所以執政為民的政府就把他們和豺狼虎豹關在一起,政府覺得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快速吃肉的水平,勤勞卻不能致富的華人飽受煎熬,他們負擔太重,稅收、醫療、教育.幸虧有婆婆,婆婆來了,賣了腎就能暫時解決問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寫著"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是戰爭的目的,也是人民英雄的希望。而靠人民流血犧牲組閣的新中國政府,你做到了嗎?前不久,山西省大搞《五不準》,一、不準上班時間未履行請假手續擅自離崗;二、不準上班時間打牌、下棋、打麻將和玩電腦遊戲等;三、不準上班時間到茶社、歌廳、洗浴等休閒娛樂場所活動;四、不準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五、不準參加賭博。這幾條的雷人程度都高得驚人,就好像馬拉松比賽,裁判反覆唸叨:"不準開車,不準半途搭車."。人們想知道,什麼時候準過,是誰或者什麼環境準的,怎麼就能永遠不準了。其實,準不準,老百姓也不關心,關鍵是,連基本的職業紀律都沒有,這樣的政府職員能制定出有效的改革方案嗎?能科學發展嗎?中央政府出臺的任何政策,地方政府都用最簡單的方法應對,比如:中央GDP考核,地方就大力基建;中央要求節能減排,地方就拉閘限電;再逼得緊了,就改數字.而為這些懶政買單的都是普通民眾。 〔《婆婆來了》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婆婆來了》觀後感]電視劇《婆婆來了》以農村狀元北京大學王傳志與北京教授之女、聯大校花何琳的愛情、婚姻生活為主線,以金融危機為大背景,反應大學生就業困難,農民被圈地進城,投資營商環境惡劣等問題下人們意識形態的改變,《婆婆來了》觀後感。《婆婆來了》有著美滿的結局,經受磨練的兩對或者是三對情侶終成眷屬,農村婆婆如願以償抱上了孫子,王傳志的農村哥嫂也如願以償做起了蔬菜生意.但是,任何一個觀眾都不能揮去心中的傷感,因為王傳志一家的美滿和諧,是靠這位農村婆婆賣腎換來的,這是個悲劇,時代的悲劇。王何之戀美好而純潔,何琳之所以摒棄門第懸殊、親人阻擾與不名一文甚至連工作都沒有的王傳志閃電登記結婚,是因為她內心深處對自強不息這一品質的認同,她親眼看到這位農村來的大學生作為北京大學前十名被校長點名表揚,做家教,學校食堂勤工儉學,凌晨三點起床去菜市場做搬運,窮且益堅,備考公務員。自強不息是善良之根本,正是王傳志這首日復一日的自強之曲,引來知音。王傳志具備了人類社會最陽剛的競爭力,但是等待他的是一個深刻扭曲的社會環境,就像淡水魚遊進死海一樣,悲劇必然發生。王傳志生在偏遠農村,喪父,母親和大哥大嫂砸鍋賣鐵供他讀書,終於金榜題名,作為方圓幾十裡百年不遇的狀元考入北京大學,鄉長親自送行。到此為止,王傳志的境遇和自隋唐科舉以來所有貧寒狀元一致,不同的是封建社會的狀元一鳴驚人之後,立刻為官一方,或者榮升駙馬,留任京城,一人升遷,雞犬飛昇。但社會主義的狀元得上四年本科,本科之後就業還很困難,更不幸的是王傳志考上了公務員,成了京官。雖然遲到四年,但終究讓農村鄉親認為"出息了"--要知道,大部分農村人是不知道理科、文科、工科的,讀大學就是為了當官。所以一個在村裡,學校名字帶有"政法"、"政治"、"司法"等等是高一等的,因為是國家的人。只是近幾年太多太多的農村子弟讀了大學沒有工作,令很多農村人對大學失去希望。有資料表明農業戶口的大學生比例急劇下降。王傳志的母親自己以中央首長親孃的身份赴京參加兒子婚禮,現實中的兒子卻沒有想象的風光,差異巨大,這位婆婆立刻接受了現實,為了省錢,親手裝修新房,睡地鋪。但是在她心中,兒子還是會當大官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希望,她樂觀,她堅強,她活著。婆婆要將勤儉的家風傳給兒媳婦,她的封建固執與何琳的習慣處處相對,婆媳過招,暗波湧動,婚姻風雨飄搖。何琳把婆婆給的傳家金戒指改成耳釘激化了矛盾,小姨上門給侄女撐腰時撒謊說何琳懷孕,婆婆立刻改變態度,低頭認錯,這個本來嚴重封建的家庭立刻退回原始部落形態,懷孕的母獸成了所有力量的中心。何琳借勢將婆婆攆回農村。時運不濟,這個家庭沒有得到喘息的機會,老家修建高速公路徵地,王母,大哥大嫂和女兒招弟流離失所,憑著農村的邏輯和20萬賣地款,用10年前的價格買下何琳陪嫁房子一半的產權,總算在北京有了容身之所,大哥當保安捱打丟工作還賠了錢,大嫂當保姆受刁難還因工作時摔倒掉了孩子,平日磕磕碰碰,王家佔了便宜還理直氣壯,何家賠了房子女兒還受欺負,種種不平,風波不斷,同事也爾虞我詐,內憂外患的王傳志工作失誤延長試用期,婆媳再次動手將這對年輕人的婚姻推上懸崖峭壁。老天有眼,相約民政局門口辦離婚手續,卻發現何琳有孕在身,觀後感《《婆婆來了》觀後感》。封建的家庭又一次回到原始部落形態,婆婆為了補貼家用,蹬三輪賣煎餅,撿破爛,親自動手做孕婦裝,每日熬湯給媳婦喝.表面風平浪靜。但是失去土地的大哥大嫂沒有工作,焦急的四處打探,他們需要12萬買下菜攤,妹妹紅霞勤奮靈巧,卻遭遇商場騙子,賠了老本還借下10萬高利貸。家庭不堪重負,王傳志因黑社會逼款耽誤了工作被開除,為了拯救這個家,他簽訂了賣房合同,救了妹妹卻又一次傷害了婚姻。已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眼見兒子家破在即,她賣腎換錢解決危機,保住了房子,深受感動的何琳也成了母親,她更深切的體會到母親大愛和生命的意義,她出院後沒有住回孃家。神志不清的婆婆站在一片荒地上深情遠望,何琳把孩子抱到婆婆手中,而這片土地是曾經的農田,孫子和土地是這位農民婆婆一生的追求。這個要求過分嗎?影片畫面屢次出現一個喜鵲窩的鏡頭,最後一集,一排樹上密集的排列著4個喜鵲窩,鏡頭徐徐拉近,一隻新"進城"的喜鵲正在築巢,"喜鵲城"旁邊,高大的國家體育館鋼筋鐵骨,傲然橫臥,而這片土地過去是否也是農田?我們的執政者在圈地給錢之後,有沒有想過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怎麼生活?以王傳志大哥大嫂為代表的不適應城市生活的一群人沒有得到培訓指導,以王傳志妹妹紅霞為代表的勤奮的農村人卻遇到騙子和黑社會,從小優秀到大,考上公務員的王傳志每月1500元,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不能養家餬口,這些都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這位農民婆婆,她冒著生命危險,把自己的內臟賣給先富起來的人,為這些社會問題買單。社會需要進步,需要競爭,需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都不錯,但是在社會主義的環境下,不能以一部分人變得更窮為代價,就算是當今的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會忽略這一點,如果社會像叢林,強欺弱,大欺小,那麼請我們偉大的政府,把"為人民服務"改成"看人民弱肉強食"。社會進步的最主要因素是民眾覺醒,民眾的要求會導致政府的進步,為什麼民主,自由會在美中國產生?為什麼華盛頓會主動交出兵權而對權力毫不眷顧?因為美國民眾對自由,民主的強烈要求,他們本來就是為了追求自由,民主才冒險移民美洲的,美國解放戰爭爆發之日,人們就對新的政府有了要求,他們都不願意看到人民戰爭推翻一個暴政又形成一個新的暴政。這就是出現喬治.華盛頓的大環境。中國沒有這樣的民眾,我專門去《婆婆來了》貼吧,大家糾結在王傳志全家的落後和何琳的不幸之上。甚至大多數人認為王傳志的母親大哥大嫂該死,那麼以後徵地,是否應該這樣說:給你100萬,你們自殺吧,免得出去給我惹事。紅霞遭遇騙局,不排除她貪心的因素,但社會就沒有責任嗎?一個人有野心,勤奮難道是錯嗎?黑社會、高利貸合理嗎?阿彩比較順利,甚至有可能成為鉅富,但是成為鉅富之後,她同樣會勾結權貴,去買地做房地產,然後移民海外,這好像是大多數中國富豪的軌跡。看看中國的鉅富、明星,有幾個還是中國國籍?看看我們日常所用,有幾個不是外資?保潔,金龍魚,蘇泊爾,中華牙膏,大寶,小護士,三笑,高露潔,雙匯,哇哈哈,匯源,白加黑,南孚,好孩子童車,中國銀行,平安保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本田,大眾,沃爾瑪,肯德基,家樂福…華人不會管理,不會做服務業,不會賺錢,有肉吃也慢慢吞吞,所以執政為民的政府就把他們和豺狼虎豹關在一起,政府覺得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快速吃肉的水平,勤勞卻不能致富的華人飽受煎熬,他們負擔太重,稅收、醫療、教育.幸虧有婆婆,婆婆來了,賣了腎就能暫時解決問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寫著"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是戰爭的目的,也是人民英雄的希望。而靠人民流血犧牲組閣的新中國政府,你做到了嗎?前不久,山西省大搞《五不準》,一、不準上班時間未履行請假手續擅自離崗;二、不準上班時間打牌、下棋、打麻將和玩電腦遊戲等;三、不準上班時間到茶社、歌廳、洗浴等休閒娛樂場所活動;四、不準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五、不準參加賭博。這幾條的雷人程度都高得驚人,就好像馬拉松比賽,裁判反覆唸叨:"不準開車,不準半途搭車."。人們想知道,什麼時候準過,是誰或者什麼環境準的,怎麼就能永遠不準了。其實,準不準,老百姓也不關心,關鍵是,連基本的職業紀律都沒有,這樣的政府職員能制定出有效的改革方案嗎?能科學發展嗎?中央政府出臺的任何政策,地方政府都用最簡單的方法應對,比如:中央GDP考核,地方就大力基建;中央要求節能減排,地方就拉閘限電;再逼得緊了,就改數字.而為這些懶政買單的都是普通民眾。 〔《婆婆來了》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