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看明朝的人一部分人說說明朝實際上滅亡於萬曆而不是崇禎,又有一部分人說萬曆這幾十年不上朝明朝並沒有衰落,反而明代更加繁榮,比如明朝三大徵。那到底怎麼樣呢?我感覺影響還是不好的為主:

    1、降低行政效率。如果你們單位的一把手幾十年不上班,但是依然是一把手,那很多事情都是繞不開他的,不僅是經濟還是行政任命,即使不需要他管理,還得他籤個字。內閣權利再大也不過是票擬權。

    2、拉開皇帝和大臣的距離。萬曆賭氣和大臣搞分裂,不上朝。皇帝治理天下依靠的是廣大臣屬,皇帝不盡需要制衡大臣之間的關係,還要拉攏屬於自己的大臣,看清史、宋史都是如此,萬曆沒有自己的心腹,沒有自己的人,在中央集權下的專制王朝,對國家長久不利。個人意見,歡迎大家批評交流指正!

  • 2 # 弘志威歷

    無太大影響,主要是明朝內閣制比較完善,輔之以特務組織(東、西廠),不上朝並不影響國家機器的執行。但不上朝又沒能把不上朝制度化、虛君化,成為類似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萬曆皇帝不上朝是一種對抗,與整個官僚集團的對抗。這種對抗激化了君臣矛盾,刺激了特務機構東、西廠的發展壯大,導致宦官亂政,後期出現了魏忠賢這樣巨宦,惑亂朝綱,加劇腐敗。首輔大臣權力過大,容易腐化,打壓異己,打破官僚集團的平衡。

  • 3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吧,其實不好說。按照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統治者不管事、不搞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萬曆不上朝給國家帶來的危害,卻又是意義深遠的。

    需要指出的是,萬曆皇帝不上朝,和他爺爺嘉靖不一樣。嘉靖雖然不上朝,但是該辦的事、該批的摺子基本還是要管的。而萬曆皇帝就比較徹底了,他不但不上朝,而且什麼都不管,下面人該怎麼耍怎麼耍。這麼多年他主要就幹了三件事——爭國本、打日本、搜刮錢。

    皇帝不折騰,下面人特別是老百姓就開心了。中國的老百姓是最能幹的,只要皇帝和政府不瞎折騰,他們自己就能搞得特別好。這下子萬曆皇帝不搞事了,那還不抓緊時間發展?所以在萬曆時期,中國的經濟尤其是商業達到了明朝的頂峰,說“民不聊生”的,基本都是在睜眼說瞎話。

    但是皇帝不管事不折騰了,就有人要折騰了,那就是文臣們。反正皇帝也不管事,那麼首輔就是最大的大佬。而在演進了兩百年後,明朝的文臣們終於無可避免的走向了一條把王朝送進墳場的老路——黨爭。

    面對黨爭,萬曆皇帝無動於衷,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想管,還是處心積慮樂的看著下面人鬥?無論如何,最後的結果都已經註定了,那就是明代的黨爭自此開始,直到把這個王朝徹底埋葬。

  • 4 # 牡丹之鄉64915466758

    明朝萬曆帝是明王朝第13位皇帝,從1572年至1620年在位,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48年。史上對萬曆帝評價可謂褒貶不一,譭譽參半。 萬曆帝10歲登基,直到20歲前的小皇帝時期,他只是象徵性的權威,朝政均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20歲親政後,早期勤於政務。雖然後期並不上朝,但並不是不管事,親自主持了萬曆三大徵:平定餑拜叛亂、進行了抗倭援朝戰爭、平定楊應龍叛亂。三次征伐中,萬曆帝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殺伐決斷,果斷撤換不稱職官員,任用賢能人才,最終取得了三次征伐的勝利。三次征伐,成為萬曆帝一生中最大的作為。但連年征伐,也耗盡了能臣張居正多年積攢的國庫銀兩。 從三次征伐中可以看到,萬曆帝雖長年不上朝,但朝廷大全還牢靠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是對於對朝政的懈怠,導致朝政荒廢,朝臣中黨派林立,使大明朝逐漸走向衰亡。史學家認為,明朝亡於萬曆,而非崇正。

  • 5 # 李子木沆

    政治上,萬曆年間不勤政,造成了政府停滯,曹署皆空,人滯於官。在中央,萬曆四十年,內閣僅一人,六部尚書只有一個刑部尚書,其中禮戶工三部各只有一個侍郎,六科御史只有四個人,缺三十多個,其中只有一科有主官。十三道正常是一百多人,僅剩五個。都御史署更是連續幾年是沒人空署的。在全國,萬曆三十年,天下巡撫缺三,佈政監司缺六十六,地方知府缺二十五,至於地方州縣官幾乎是十之缺五。所以,萬曆後期,中央與地方政令不行(沒官了),直接造成萬曆政府在救災,興修水利,鼓勵生產,緩和矛盾等方面大為缺位。

    經濟上,由於政府不抑制土地兼併,不行使政府職權,造成經濟上自由主義。

    一方面,地方豪強並起,鉅商和大地主發展。商業進步,資本主義萌芽得到發展。

    另一方面,政府缺位造成富者更富,大量地主侵佔土地,普通小民紛紛破產,土地兼併增速,在神宗後期,出現了許多著名大地主,良田萬頃者不在少數。江南,大量農民淪為佃戶奴僕,士紳田地幾乎在二十年內翻了一倍,大量田地淪為官田。在北方,大量農民破產,僅北京一城就有流民百萬,陝西的賠累份額翻了兩倍,達到一戶交三戶稅的程度。在西南,漢人拓荒奪地,導致民族矛盾和土地矛盾更加尖銳。貧富差距的迅速擴大,社會矛盾激增,直接加速了明朝滅亡。至萬曆末期,農民起義數量規模直線上漲,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已經不遠了。

    故曰,明亡於萬曆。

  • 6 # 王進永2

    慈禧上朝垂簾聽政48年清朝也滅亡了。明王朝萬廠力執政45年,28年不上朝,評價覌點不一至,。就是上朝他能解決封建社會制度本身問題嗎?人天天鍛鍊不也有一天要死嗎?關鍵在社會制度和政治路線,不是某個人的工作態度。

  • 7 # 青年史學家

    明朝有兩個皇帝是長期堅持不上朝的,一個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另一個是世宗的孫子萬曆皇帝,萬曆皇帝即位之初還是不錯的,在張居正的輔佐下基本上還能夠有所作為,但是在萬曆十五年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一連二十多年沒有上朝,儘管萬曆皇帝仍然保持著對朝政的絕對控制,但是他的不上朝依然對明朝的政治走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現在大家已經基本形成共識,那就是明朝的滅亡的根源是在萬曆朝時期,進入萬曆朝以後,明朝已經到了晚明時期。萬曆皇帝不上朝,因為他厭倦文官集團的牽制,不想每天面對那些他所討厭的整天挑皇帝刺的文官。萬曆皇帝隱居寢宮後,放任文官集團,明朝的黨社的雛形都是在萬曆朝開始有的,萬曆皇帝也認為文官當中形成不同的黨派是有利於自己統治的,到了光宗和熹宗時期,朝廷當中的黨爭已經非常激烈,黨爭也是最終埋葬明朝的一個重要原因。

    萬曆荒廢朝政,自然也會導致整個王朝的週轉會出現失靈的情況,所以到了萬曆朝後期,整個朝政朝著一個崩潰的方向發展,東北、西南都出現了威脅國家安全的勢力。

    不過萬曆皇帝怠政還有一些積極影響,因為怠政,所以萬曆皇帝放鬆了對政治和社會的控制,因而在晚明的時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活力的一個時期之一,不管是科技還是思想文化,還是工商業經濟都出現了一個空前的繁榮,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 8 # 布夫舟

    明實亡於萬曆大概就是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所產生的影響吧。

    萬曆皇帝后期的時候不上朝一方面來說是由於君臣矛盾過於激化,萬曆皇帝選擇不上朝的消極方式來向文官集團表達自己的不滿。另一面來講萬曆皇帝好酒色,身體並不大好,執政後期的時候萬曆皇帝久病不愈,使得他虛弱的身體無法正常處理朝政。

    客觀上來說,由於朱元璋廢除了宰相,皇帝是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的,是非常辛苦的。朱元璋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政的皇帝,每天要看兩百份檔案,四百多件事情,估計只有朱元璋這種窮苦人出身的皇帝才有這麼好的精力。他自己遺詔中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可是問題在於後面的皇帝不可能有老朱的才能,更加不可能有老朱的身體呀。

    所以說萬曆皇帝不上朝是有客觀原因在裡面,不過即使如此,他長達20年的不上朝的確將明朝推向滅亡的深淵。比如萬曆四十六年,萬曆皇帝放棄了君主的職責,而關外的努爾哈赤正以七大恨的名義征討明王朝,薩爾滸之戰,明朝四路喪師。不管戰事如何,萬曆皇帝依然稱病不上朝。正如禮吏部尚書趙煥所說求見皇帝的時候所說“敵人在肆虐,陛下現在在宮中高枕無憂,不知道陛下能不能以生病的理由來退卻敵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家空開不跳閘,但是總閘要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