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獅

    這個事情其實非常令人反感和厭惡。很多根本不懂戲曲的評委,就仗著自己是個明星,坐在評委席上對演員和演唱的曲目指指點點,品頭論足,顯得自己無所不能一般。

    很多時候這種事情讓人感到無奈,人家贊助商就要求這些人去當評委,你劇組拿了人家的錢就要聽人家的話。好在如果有一組或幾組評委的話,其中會有一部分戲曲名角在其中,這主要是為了別丟人現眼,遇到真正有技術含量的問題,一般這些戲曲名角來評點,有些不專業的,這些濫竽充數的評委評點一下。

    但也有時候這些人為了多上鏡頭,不等別人發言,他們就搶著發言。我看過文藝臺的幾檔節目,請來的不是歌星就是笑星或者是影視明星,甚至有的評委年紀輕輕,純屬小鮮肉,中國話都說不利落,你讓他評戲曲,你先問問他(她)聽的懂嗎?或者對戲中人物瞭解嗎?

    我看過一檔節目,有點類似中國好聲音的感覺,也就是請民間喜歡戲曲的票友,不論男女老幼,來臺上表演,而後評委給評選。我看的那期評委有袁派傳人京劇面臉名家楊赤,有豫劇演員小香玉,有相聲演員趙寶樂,這三位其中有兩位是戲曲大腕兒,一位是戲曲愛好者。但還有兩位,我就不好意思說名字了,一位是某三線女性,臉上塗抹的濃妝,比戲曲旦角臉上的妝還厚,另一位是一個說話都不利索的港臺演員。

    真不知道請這倆人來幹啥,臺上演員唱完,這倆還一個勁的搶著評論。有個小夥子學唱了一段譚派唱段“店主東帶過來了黃驃馬”,這小夥子剛唱完,楊赤本來想指正幾句,還沒等開後,那倆濫竽充數的貨色先開口強詞了,問那個唱戲的小夥子,為什麼嗓子這麼尖細,而且為什麼不認真唱,京劇不是要很渾厚嗎?人家說這是學的譚派,譚派就是這種唱腔和風格。其中那個濃妝豔抹的三線明星來勁了,說什麼唱戲跟唱歌一樣,不能光學人家的唱還要有自己的風格。那個小夥子反問她,你知道這是哪齣戲中的唱段嗎?那位明星想了半天,我知道秦瓊,就是那個大英雄,他好像是梁山的一位好漢吧。話語剛落,真是滿堂叫倒好啊,臺上臺下全樂了,她還以為自己說對了呢,你說你這麼丟人現眼你來幹什麼?

    唉,所以說現在很多事情讓人很無奈,這年頭不懂裝懂的大有人在,看習慣了也就不氣憤了。

  • 2 # 豫劇唐派

    梨園春作為一檔全國聞名的戲曲欄目為戲曲的弘揚發展傳承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尤其是戲迷擂臺賽不知道幫多少戲迷圓了舞臺夢甚至成名成家走上專業道路。也不知道有多少已經放棄了戲曲的專業演員在看到梨園春後重新迴歸梨園走上舞臺!至於非戲曲專業的評委我認為無可厚非,因為它不僅是一個戲曲欄目同時也是一個娛樂節目。為了收視率為了這個欄目能夠生存發展下去,邀請一些人氣旺一點的明星來產生名人效應我們不應該過份的苛求!

  • 3 # 塞外失馬翁

    謝邀,顧名思義,《梨園春》大賽就是戲劇界的專門比賽,指向性、專業性都是十分單純嚴格的,既然如此,大賽評委定然需要用梨園界的學者專家或名角大師出任當擔,因為他們有專業的水平、貼切的標準,能夠給予選手以凖確公正的、能夠服眾的評判。而非戲曲專業的人,除非他對戲曲有很深的理解,否則隔行如隔山,難免會出現偏頗甚至錯誤,就像讓汽車專家去評講潛水艇的各項指標一樣,雖然有心有名氣,就怕是畫虎不成反類其犬,貽笑大方,破壞了大賽的專業氣氛,還會傷害多方的感情。

  • 4 # 牧野風

    過去好多年梨園春場場看,從來沒有拉下過一埸,這兩年,梨園春成了所謂明星斗嘴開玩笑的場所,選手唱的時間,沒有他們說廢話的時候長,特別是一看到那個小什麼玉的大嘴,就會出風頭,瞎咧咧,人見人厭,沒有見過這娘們演過一場正兒八經的戲曲,愛張揚,真的希望梨園春迴歸早幾年的正規,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開啟電視,一看到這些人,立刻換臺,如果還是現在這樣,梨園春收視率可想而知…

  • 5 # 李立平21

    梨園春是河南電視臺豫劇擂臺賽,影響還是不錯的,我看過幾場有京劇演員張馨月她們當評委,還不算是外行,如果請其他不相干的當評委就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了,所以電視臺作為主辦方,必須嚴格把關,不要受利益驅使 。

  • 6 # 小黑豆

    評價這個很容易起爭議。

    一方面,如果評委都是行業內的專業人士,這個欄目就會變成小眾圈子的自嗨之感。且業內大家彼此總是有各種活動或者其他情況多少有些關聯,有些評價是不能太重太直接了——這個也不只是戲曲行業如此,即使普通人同住一個小區弄一個微信群,評價鄰居也得斟酌字眼。何況舞臺上這種公開的場合,彼此留著面子。也很容易造成一種完全互捧。就是我們經常調侃的“大家在吹捧中共同進步”。

    另外一方面,我要澄清一點。非專業從業者,不一定是不懂行。大多數做藝評的,別說唱成譚鑫培,唱成譚鑫培的孫子都沒那個能耐。但是,不能影響藝評的水準——對藝術的評論並不只是一種標準或者體系。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且藝術是帶給人以美的享受或者思考。這點來說,越高的層次是越有相通性的。所以,一些其他方面有專業水準的藝術相關從業者來評價戲曲,也很妥當。

    當然,還有從商業方面的考慮,並不是所有的評委都在藝術方面達到了可以跨過來評價他人作品的水平。但是如果其知名度和商業價值更符合市場要求。節目也是會需要的。原因大家也可以理解。

  • 7 # 魏青衣

    我個人是比較厭惡這種非專業評委的,更何況,隔行如隔山,很多戲曲界的專業知識,他們根本就不懂,卻在那指手畫腳的,感覺真的很煩!

    《梨園春》是一檔以豫劇為主,彙集全國各地不同戲曲劇種的戲曲節目,一經播出後,好評如潮,也為振興地方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檔節目挺好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節目中的評委,一直受到大家的吐槽。

    比如某期節目中,五位名師,三個豫劇名師中,有兩個是常派,剩下的兩個名師為曲劇和越調老師。四位評委席,有兩個是常派的。而且剩下兩個還是非專業的評委。

    這就有些尷尬了,大家都知道,豫劇有眾多流派,而光是常派就幾乎佔了評委名師中的一半。

    還美名其曰就是站在非專業的角度聽,才聽聽出好不好。

    實際上,這種行為真的很討厭,跨行評價並不是不可以,因為這樣確實能讓行內人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但是你說你不懂戲曲程式,不懂戲曲唱腔,不懂字正腔圓,不懂聲腔共鳴,你就在那瞎說亂指點,評委的戲比選手還多,這就沒意思了。

  • 8 # 戲曲宮殿

    梨園春怎能再青春?

    〈舞臺〉要多用紅,黃,暖色調,現在的黑,藍冷色調人看了提不起精神,看看原來的梨園春舞臺,山西走進大戲臺的舞臺光色佈置多誘人。

    〈採音〉沒有改版舞臺時還聽著可以,樂隊的音質清晰,現在聽著霧濛濛,板胡音也弱化了聽不清,樂隊挺大一堆西不西中不中的,裡面板胡,笙,司鼓,梆子四核心音量太小,這還是豫劇樂隊嘛?

    〈字幕〉字型碼數偏小,省內人看老劇可以不看字,年輕人看戲詞才懂劇情,不然一頭霧水,省外人更的靠字懂劇。

    〈樂隊觀賞〉其實看樂隊演奏的鏡頭還可以再多點,這樣節目才看起來立體豐富,河北的絕對有戲欄目就是這樣,什麼都是景色,觀賞樂隊也是藝術享受。

    〈評委〉看看什麼人都可以當評委,修鞋的,廚子,瓦匠都行,還有中原第一醜女,真醜,中原第一胖子,嘴真雜,兩人把收視率毀的差不多了,換臺吧反胃。

    〈主持〉我喜歡程誠的主持風格,不拘謹,不掩飾,真人真情,24年了,有些工作人員已經人心疲憊,可以大換血,要有幹勁的。

    〈外省曲種〉要想演到2000期,必須把外省藝術也得安排進來,專門節目後段設一個小環節,光唱豫劇能堅持唱幾期而不頻,節目嘛要收視率放第一,才談豫劇保護,節目都死了,你用什麼工具保護。

    〈選段〉寧願把那幾個老段子唱到吐,也不讓其他劇目藝人,漏漏面,難道豫劇就那幾個人,幾個段子了,感覺想護著哪些門派似的,水深啊真不懂。

    〈名角〉必須兩星期請一次名家唱20分鐘戲,包括外省劇種,增加觀賞性。

    〈平民〉除了打擂主,還得有群眾推薦板塊,推薦到誰誰就可以去唱唱,平民舞臺平民推薦多好,唱段上應該把常唱的和規定唱的分開,都唱經典段子,那容易頻繁過多,節目不新鮮就不好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膠原蛋白吃多久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