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漢縣嘉陵江撿石人
-
2 # 大漠文哥
人的能力、癖好和性情不完全由基因決定,分析如下:
1.分析一下能力,是身體能力、工作能力、賺錢能力...,除身體能力之外,基因能夠影響的很少,因為外在物質世界和人際社會的成果多半講究機緣和家庭出身,依靠你自身的基因光芒除非你是皇帝。
2.癖好問題,癖好也有很多種。例如體育運動癖好當然基因決定作用;但是如一些高雅的興趣是大腦功能的選擇和基因無關;如果是一些偷窺等不良癖好,是由心理情感扭曲造成的。
3.關於性情,人的性情和性格是由原生家庭的哺育關係造成的,還有部分性情由創傷事件和社會經驗所修正。
-
3 # 瑞談
是生長環境有關。
之所以感覺跟父母有關,是因為長期一起生活耳濡目染習得的性情,跟遺傳關係不大。
-
4 # 小宇堂
個人認為人的能力、癖好和性情遺傳影響大概佔到一半。
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教授,《人格難題》的作者戴維·芬德博士說,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中約有40%來自遺傳基因。這為環境因素留下了很大的影響空間。環境因素不僅涉及居住地,文化影響,生活經歷和接觸的人都會影響人格。攜帶影響五羥色胺的某些基因的人患抑鬱症和反社會行為的風險更高,但前提是他們的童年時期患有嚴重的壓力或虐待。上圖:兩種不同的雙胞胎。
雙胞胎研究洩露性格遺傳的玄機具有相同遺傳組成的同卵雙胞胎並不會具有完全相同的性格。兒童心理學家戴維·謝弗(David Shaffer)博士在他的《社會與人格發展》一書中指出,儘管與異卵雙胞胎或非雙胞胎兄弟姐妹相比,它們確實具有更多的共同行為特徵,但它們僅共享幾種人格特徵的50%。異卵雙胞胎擁有大約30%的相同特徵,而非雙胞胎兄弟姐妹擁有大約20%的共同特徵。在同一家庭中養育的無生物學親緣的孩子僅則擁有7%的特質。
上圖:同卵雙胞胎(藍色)和異卵雙胞胎(綠色)的五大心理特質的相似程度。
有關聯但是科學家們暫時還理不清由聖地亞哥大學的科學家對一系列遺傳和人格資料進行的新的薈萃分析,曾發表在《自然遺傳學》上,有一些驚人的新發現。
這個研究結合了包括現在著名的基因測序公司23andMe在內的各種組織的資料,包含123,132至260,861名參與者,被稱為“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科學家掃描了參與者的整個基因組,以確定在患有特定疾病或人格特質或精神障礙的受試者之間是否存在共同點。研究結論發現了與各種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包括一些阿爾茨海默氏病指標。
我們受遺傳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但是,當焦點轉向人格特徵時,科學家發現了一些令人著迷的遺傳指標:他們發現基因與某些人格特徵之間可能存在明顯的聯絡。
其發現包含兩個重要部分:
人格特質與遺傳變異之間的紐帶
某些人格特質與人格問題之間的關係。
關於人格,研究人員使用的是所謂的“大五模型”,該模型人格特質分為五個主要類別:
外向性(健談、充滿活力和果斷等特質)
神經質(與情緒變化,喜怒無常和焦慮有關)
開放性(有的人很固執己見)
盡責性(這個好理解)
宜人性(善解人意)
此模型自從1950年代以來,一直是一種占主導地位的理論,儘管遭到一些批評,但這裡還是被用於對基因組進行人格測試研究。
根據上述基因研究資料,外向性和神經質傾向似乎在遺傳上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而且科學家們在人體基因組中找到了影響這兩個心理特質的特定區域。
外向性跟WSCD2基因及其附近PCDH15基因的變異關係密切。
神經質則只與1號染色體L3MBTL2基因有關。
看來,極端的人格至少在某些人中可能有遺傳基礎,這可能會改變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一些人格特質與心理問題有遺傳聯絡心理障礙的遺傳學仍然是科學探究的主要領域。抑鬱症的遺傳關聯就很不確定(僅僅是不確定),例如在大多數情況下約50%是遺傳的(也就是說另一半則是外因造成),但在某些個案中抑鬱的傾向幾乎完全是遺傳的,而在另一些個案中則根本不是遺傳的。
換句話說,對於遺傳與人格特質的某些方面我們仍處於起步階段。這種撲朔迷離的狀況體現在各種方面,諸如:
科學家們還發現性格外向的人與多動症的發病率之間存在“高度遺傳相關性”
而且開放性與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之間也存在相關性。
神經質與抑鬱症和焦慮症也有遺傳聯絡。
換句話說,抑鬱症除了導致情緒低落也可能導致警覺和焦慮,而多動症患者也能給人帶來自信的心理特質。尋找人格與特定基因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令人沮喪的。特定人格特徵的遺傳“匹配”似乎無法透過各種精心設計的測試,當然也有資料不足的和條件限制的問題,例如檢查特定基因可能影響多巴胺或5-羥色胺水平。但至少,這些研究這可能為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人格基因療法打開了大門。
有研究者對與多巴胺相關的單核苷酸多型性(SNP)集合進行了分析,然後研究了該SNP集合與"刺激尋求"之間的關聯。刺激尋求行為是一種人格特質,與許多毒品使用和成癮有關的行為障礙有關——人類和非人類的許多研究表明,多巴胺在這種行為中起作用。
刺激尋求,也稱為尋求刺激,是一種追求新的、不同的刺激、感受和體驗的傾向。這個特質描述的是那些追求新穎、複雜和強烈刺激的人,他們的個性熱愛體驗,並可能冒險去追求這些體驗。
上圖:刺激尋求者們的日常。
這項工作與過去的“基因研究”有所不同,因為它不侷限於分析與多巴胺相關的單個SNP的關聯。而是研究了與多巴胺有關的多個SNP位點,以確定這些SNP是否協同作用以影響多巴胺水平,並確定個體是否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尋求刺激。這種方法涉及的基因和個性特質不是簡單的一對一關係,而是複雜的基因系統,它們協同發揮作用以表達人格特質。這項研究的結構認為:考慮到所有與尋求刺激行為相關的SNP集合對多巴胺基因協同作用,可以解釋大約6.6%的刺激尋求行為的。
上圖:各種心理障礙的單核苷酸繼承性水平:多動症最高。父母有多動症,那麼子女多動症機率就很高了。(熊父母要注意了)
但還記得雙胞胎研究表明同卵雙生人格中有40%是遺傳的嗎?多巴胺基因研究中的6.6%與雙胞胎研究中的40%相差甚遠。其餘的遺傳力又去哪裡了?我們得了解DNA在表現個性特徵之前發生了什麼。DNA是構建蛋白質、激素和在體內發揮特定細胞功能的神經肽的原始碼。要使DNA編碼特定的激素/神經肽,必須要做很多事情,然後必須在細胞水平上起作用之後才能影響人格。這個過程或者路徑還受到非常多的因素的影響,其中比較重要的就包括表觀遺傳(那些包裹DNA的蛋白質以及非編碼基因的DNA對DNA表達的調節和限制因素)。也就是說雙胞胎雖然有相同的DNA,但它們可能在發育過程中具有不同的表觀遺傳發育模式,那麼它們的人格方面(主要涉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還是會發生差異的。這個方面要說的東西太多,這裡就不贅述了。
上圖:科學家們嘗試透過蜜蜂蜂群的性格研究來解釋遺傳與性格之間的關係。畢竟人類的性格和遺傳都太複雜了。
總結說人的能力、癖好和性情有70%到80%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可能過了一些,基因對於性格和心理的影響並非完全決定性的,我想在科學家沒有明確答案之前,可能說佔到50%的比例比較合理。
回覆列表
很有可能。比如我和我的一位叔父,其實相隔很遠,打交道並不是太多。但是性格非常相似。喜歡寫點小文章、作個詩什麼的。對畫比較感興趣,喜歡攝影。能力方面也接近吧。我的父親,讀書的時候數理化很好,我也一樣。如果不是與基因有關係,恐怕很難有其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