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評中語
-
2 # ruixuezhaofeng
7月12日訊息:路透社報道稱,美國決定暫時不將伊朗外長扎裡夫列入制裁名單。美國財長姆努欽6月24日曾表示,華盛頓將對扎裡夫採取制裁措施。訊息人士透露:“我們明白,這未必會管用。”他補充說,國務卿蓬佩奧本人反對制裁伊朗外長。另據報道,扎裡夫將於7月15日開始的一週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一個專題會議。
扎裡夫明年滿60週歲,從1977年起在美國大學就讀國際關係,此後繼續在美國深造於外交學等全系列涉外學科。1982年起在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供職;1992年,扎裡夫出任伊朗副外長;2002年,他調任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
2013年8月出任伊朗外長至今,參加伊核問題談判,為達成全面協議作出不懈努力,與伊核六大國外長有良好的工作關係。今年2月,他曾宣佈辭職,在魯哈尼代表哈梅內伊堅決挽留下放棄決定。
美國對伊朗制裁已涉及各個領域要員,首席外交官備選不是好兆頭
當時扎裡夫就被列入制裁名單“待批”,結果是個擱置狀態,表明美國不想把與伊朗接觸的所有“門窗”都關上。
華府已領教伊朗的強硬,對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今年美國已有一個對外失敗的記錄:支援委內瑞拉瓜伊多基本“半途而廢”。它於4月至今“主攻”伊朗,迄今遇到頑強抵抗和不予談判的強懟,更有伊朗軍事上的不對稱抗爭,美國已漸漸認識到問題的複雜與棘手,又不甘承認“不順”而示弱。
美伊不和已進入第41年,在特朗普全力支援以色列,組建中東北約迎戰伊朗的背景下,兩國矛盾勢將激化。
暫時放扎裡夫一馬,還有拉攏盟友的考量
美國培養的外交人才堅定維護本國利益,這是波斯民族尊嚴與榮譽感的體現。一直以來,扎裡夫在聯合國、歐洲等有眾多工作夥伴和外交界朋友,他個人也被公認為溫和派代表,可以與各方對話並傾聽不同意見。
如果美國貿然制裁扎裡夫,等於向歐洲乃至全世界發出一個訊號,美國不想與伊朗政府的任何人打交道,結果只會是戰爭一條不歸路。
由此可見,當下的美國還沒有這樣的決斷。
-
3 # 資訊所長
伊朗在2015年的時候之所以能夠簽署伊朗核問題協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位伊朗外長扎裡夫的功勞!這位曾經在美國學習和工作超過30年的外交部長,是一位比較瞭解西方事務的伊朗外交官員,所以伊朗決定讓他出任外交部長。
取消對伊朗外長制裁是美國在釋放對話訊號實際上按照目前美國的態度來看,是不願意談也不願意採取軍事行動,一心就想著經濟制裁,讓伊朗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承受不住主動的站出來請求美國停止制裁,這樣美國就有完全的主動權來制定約束伊朗的協議。
不過美國也沒有完全的把談判大門給堵死,在宣佈對伊朗部分官員制裁一段時間後,單獨的宣佈取消對伊朗外長扎裡夫的制裁,美國這項舉措目的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讓伊朗覺得,目前美國還是願意接受談判,但是時間不是現在,美國覺得談判的時間還沒有到。
前面說了,這位經歷豐富的伊朗外交部長算是在伊朗核問題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所以西方國家也是非常需要這名伊朗高階官員,希望他能在以後繼續為伊朗和西方世界之間的對話做出貢獻。
目前美伊之間的局勢,到最後還是需要透過談判來解決的,既然是談判,就是非常需要經驗豐富的談判人員,這位伊朗外長,應該是伊朗最合適的官員了,所以不光是美國需要他,伊朗本身也是非常需要他來解決目前的伊朗危機。
其實今年2月份,這位伊朗外交部長也已經向伊朗高層提出了辭職,不過由於他這個人的特殊性,伊朗總統魯哈尼和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都極力勸說,最終扎裡夫選擇繼續留任,挽救目前已經名存實亡的伊核協議。
所以美國取消對扎裡夫的制裁,一方面是方便其幫助解決伊核問題,另外一方面也是在釋放對話的訊號。
只有談判才能解決伊朗問題實際上現在很多人都在想,美國為什麼不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行動呢?這樣就能徹底的解決目前的伊朗核問題。否則現在這樣下去,可能伊朗真的研製出來核武器,那個時候美國也就沒有辦法了,只能和伊朗進行平等談判。
實際上美國是動不了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動手的代價會越來越大,可以說美國已經錯過了對伊朗動手的最好時機了。現在動手,或許美國要付出半個世紀以來,最大的戰爭代價。
伊朗的地理位置就不用說了,旁邊都是波斯灣,而且還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可見伊朗不光可以反擊美國,還可以利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進而對付全世界,控制全世界的石油供應,讓全世界都會逼著美國收手停止戰爭。
美伊危機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核問題,美國透過制裁,也能夠解決伊朗核問題,並且2015年已經成功過了,美國取消對扎裡夫的制裁,就是希望扎裡夫再次成為伊朗核問題的核心解決人物,幫助兩國以和平的方式再次解決伊核問題。
目前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美國要提出什麼樣的條件來讓伊朗接受了,雖然雙方沒有正面的接觸,但是透過代理人已經接觸很多次了,雙方各自的利益條件可能還沒有達成,或者說美國的要求可能太苛刻了,讓伊朗接受不了。我估計最大的問題應該還是石油結算體制問題,伊朗如果能夠在這方面讓步,雙方可能很快就能結束目前的美伊危機。
所以扎裡夫是解決伊核協議和伊朗問題的關鍵人物,是雙方都需要的,美國解除對他的制裁,也是在對伊朗釋放對話訊號,雙方的緊張關係也會最終透過談判對話的方式解決。
相關內容
- 伊朗外長扎裡夫稱美國得了“制裁上癮的病”,為什麼美國這麼倚重製裁?
- 因涉嫌參與策劃巴黎恐襲,歐盟將對伊朗發動制裁,伊朗如何應對?
- 伊朗外長稱若遭受美國沙特打擊,伊朗將發動全面戰爭,你怎麼看?
- 為什麼說,未來即使歐洲背叛伊朗,對其進行制裁,也是為保護自己利益,與美國威脅無關?
- 美國製裁伊朗,如果伊朗把石油降到20美元一桶。其它國家會用走私的方式進口伊朗石油嗎?
- 7月31日,美國宣佈對伊朗外長扎裡夫實施制裁,怎麼回事?
- 伊朗外長扎裡夫在G7峰會期間突訪法國,有何用意?會和美國直接談判嗎?
- 美國將推遲對伊朗石化產業的制裁!是否意味著特朗普對伊朗戰略失敗而給自己找退路?
- 為什麼美國和以色列一定要千方百計的打壓制裁或軍事打擊伊朗?
-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伊朗,伊朗又是為什麼不願意用美金結算石油?
無論美國願不願意和魯哈尼政府打交道,在伊朗,溫和派的魯哈尼政府是美國當下最能對的上話的勢力。
而作為溫和派的代表,本身伊朗核協議就是扎裡夫一手推動達成,所以美國要緩解自身和魯哈尼政府的關係,分歧對扎裡夫的制裁,是必要的常規手段。
◎伊朗外長扎裡夫。
所以訊息是否屬實,實際上需要進一步確認。扎裡夫是伊朗核協議的談判代表,也是和西方國家交涉的關鍵人物,上個月中旬,伊朗擊落美國的人魚海神無人機之後,美國方面宣佈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以及包括八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在內的高官實施制裁,同時對伊朗外長扎裡夫單獨進行制裁。
實際上,伊朗境內一直存在著兩種勢力,改革派既溫和派,當下的伊朗政府就是這一派勢力,其訴求是以棄核來換取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和西方國家和解,促使伊朗能夠獲得寬鬆的外部空間全身心發展經濟。
但伊朗還有一種勢力十分強大的保守派,主要就是以伊朗革命衛隊為代表的軍方勢力。起初雖然伊朗強硬派不同意達成伊朗核協議,但是在伊朗大的局勢影響下,同時簽訂伊朗核協議之後,伊朗的外部局勢開始緩和,於是伊朗革命衛隊等軍方勢力也是並未過激的反對魯哈尼政府的現有政策。
◎伊朗革命衛隊。
但是在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和軍事恐嚇之後,伊朗強硬派認為是伊朗核協議本身就是美國對伊朗的一個陰謀,所以便開始日益強硬,在伊朗國內也開始重新崛起,話語權增加。
實際上當前魯哈尼政府面臨著內部強硬派的施壓和外部美國的打壓,可以說內外交困。也正是因為來自伊朗內部的壓力,迫使魯哈尼政府只得對美國日益強硬。如果美國對魯哈尼政府持續施壓,那麼魯哈尼政府為了自身政治生命乃至主要內閣的自身生命(不排除在外部對伊朗壓力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伊朗內部強硬派對魯哈尼政府的不滿堆積到一定地步會對魯哈尼政府實施逼宮),會走向徹底對美強硬的立場。
作為在棄核議題上和西方國家有共識的魯哈尼政府,也是美國最容易打交道的伊朗勢力,一旦在重壓之下,魯哈尼政府徹底走向強硬立場,則美伊之間恐怕真會徹底陷入軍事衝突的邊緣。
所以對魯哈尼政府的代表性人物——伊朗外長扎裡夫的制裁暫時擱置,顯然是美國希望適度的緩和一下和魯哈尼政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