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67758157032

    年輕人是不敢看樹的。只有老人和小孩敢和一顆樹打交道。

    老人們坐在樹周圍,零散地分佈,圍成一個個圈,抽菸,嗑瓜子,吐一些簡單的詞,拍死一對蚊子,出千。

    小孩圍著樹圓周運動,來回掉頭,互相撞上,再停下來,盯著那樹發呆出神,用王陽明的話說,是在「格」它。

    老有人從一顆白果樹面前經過,低頭看腳下的路,抬頭找縫隙裡的天。

    白果樹就是時間的人格化,能路過它的人都比它年輕。它用肉眼看不見的速度一天天發酵伸長,來往的人事物都是它的環境,只能成為它的佈景,只有它才是舞臺的中心。

    老人沾染了樹的氣息,多少進入了淡泊主義的初級階段,捲進了時間的漩渦,懶得動彈;小孩還沒見識生活的偉大,無所畏懼,他們畫它,刻它,上它,尿它。

    但是年輕人是一個渴望答案的群體。他們每天都在宣洩、傾訴、播種、收割,面對一顆無動於衷的樹,他們開不了口,下不去手,渾身不自在。他們急於被認可的內心無法在這上古生物面前耀武揚威,因此過於羞愧,匆匆離開,不敢回頭。

    也曾有過一些人嘗試和樹建立一些社會關係。

    一個失意的人向樹傾吐。他口乾舌燥說了一宿,雨點透過枝杈打溼了他,他沒有覺得輕鬆,反而更加沉重。

    一個寂寞的人去擁抱樹。面板來回摩擦以後鮮血淋漓,一種孤獨的最高形式將他的最後一絲信仰擊碎。

    一個姑娘試圖和樹戀愛。它不苟言笑,過於剛直,撒下的葉片上時不時帶著蠕動的尷尬,蟲子嚇走了愛情。

    一個憤怒的人要和樹決鬥。這不是作是什麼。

    那要怎麼和它們交流呢?

    老人常默默:

    「舉頭三尺有神明。」

    神明的任務繁重不堪,人人在翹首,事事得過問,巨大的客戶群稀釋著神明的精力,難免有些人逃了法眼,有些人空了期許。

    神明太遙遠,你且看這老銀杏,它就這麼直挺挺地立在那裡,極其具體。

    它太具體了,具體得你羞愧。再多呆立幾秒,好像就可以感覺到它解體,融化,散開,再凝結成你最羞於面對的東西,拷打你的靈魂。你盯著它,就是盯著你自己,心裡那些齷齪都嚇得滾了一地,不敢去撿。

    所以作為年輕人,跟樹交流的最好方式,就是路過它。

    你路過它,一遍遍路過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童年的現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