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71933884023

    公儀休,春秋時期魯華人,官至魯國宰相,因為廉政,不收人魚而被流傳後世。給人們的影響是深遠的,據說,其在執國理政、肅清吏治方面頗有卓識。然而,讓他名垂青史的卻是他嗜魚而不收魚的典故。公儀休嗜魚,於是有人給他送魚。一條魚,算不上賄賂吧?但送魚給相,即便別無企圖,也難逃行賄的嫌疑。因為權重位尊的人,很難得到純粹的感情,去送魚的人至少都懷著一個甚至一個以上的目的。更何況,送魚的人還是別有用心的,畢竟公儀休好這一口,投其所好,這是策略。但,沒想到公儀休會拒絕,於是問,你嗜魚,何故不受?公儀休答了兩句話,直白,老實,卻給人頗多啟迪。 “以嗜魚,故不受。”就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更不能收。不看下文,這話似乎有些道德剋制的意味,就像君子愛財,但取之有道;喜歡美女,但仍要發乎情,止於禮。能有這番巋然不動的自律功夫,當然了得。不過,能如此不食人間煙火地剋制慾念,似乎很難。更何況這些送魚的人,可能還是親戚朋友、舊識故交,甚至是交頭換頸的哥們。人不是生活在真空裡,世情皆如此,公儀休當年也一定面臨著少不誘惑,但他拒魚,絕不是簡單的自律,“柳下惠”是從來不存在的,之所以能“坐懷不亂”,是因為有著更深層的緣故。 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這才是公儀休拒魚的真正原因。收了魚,可能你知我知,神鬼不覺,日子光滑無痕,彼此相安無事。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魚不是白送的,至少是送魚者的感情投資,而投資都是要求回報的,且回報都是超值的,自己會因收魚而陷入工作被動,甚至從此種下禍根;更嚴重的是,萬一君王知道了,龍顏大怒怎麼辦?看你素日教育別人滿口仁義道德,怎麼自己就貪贓枉法了?說不準一氣之下罷免自己的官職;最糟糕的是,讓同僚知道了,那同僚恰好和自己政見不和、有宿怨,甚至是死對頭,一直對自己虎視眈眈,巴不得自己倒黴遭殃早完蛋,收了魚,不是示人以醜、授人以柄嗎?再說,政治上的敵人,哪個會是省油的燈?說不準由此小題大做,借收魚一事製造事端,羅織罪名,將自己扳倒,取而代之,甚至殺頭滅族斬草除根,置自己於死地而後快,也未可知!收下一魚,可能惹火燒身,連安身立命的根本都丟掉,身為萬人之上的一國之相,這麼糊塗還行? 公儀休顯然是絕頂聰明的,他自然是想到了這種種的可能——因為看得透,所以放得下,這種安分守己的自我約束和控制,是定力,是修養,更是智慧。不過,古代為官者,不一定都有公儀休這樣高遠的政治智商和戰略目光,總有些利慾薰心的傢伙,斂財手段令人髮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人不在家,貓會不會弄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