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爛柯人
-
2 # 拾遺輯
“康乾盛世”是幻相還是真的存在?我們來說說1793年英華人眼中真實的清朝。
1661年至1795年,是大清朝的最鼎盛時期。
這一百三十四年,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1760年,乾隆滅了西北的準噶爾汗國之後,清朝的版圖面積達到了1316萬平方公里。
在這段鼎盛時期,清朝的人口也遠大於前朝。元朝時期,人口在1億左右。明朝末年,人口也僅僅只有兩億。而到了1794年,清朝的人口達到了3.13億。
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乾隆時期,清朝的GDP佔世界總量的30%多。康乾盛世的說法,由此而來。。
而在這個時期的英華人,正在四處擴張。由於清朝實行海禁,限制對外貿易。而英國又是個貿易型的國家,所以迫切的想開啟清朝這個大市場,於是就有了1793年的馬戛爾尼訪華使團。
訪華使團有兩個目的,一是來和清朝談判,想讓清政府放開海運。有著3億人口規模的市場,對英華人來說,誘惑太大了。
十八世紀,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拿著印度的土地,來種植鴉片,然後賣到全世界,做著暴利的無本買賣,剛嚐到了鴉片帶來的甜頭。但當時的清政府禁止鴉片入口,在中國的市場上,英華人一直沒有機會,靠鴉片來賺取豐厚的利潤。所謂知己知彼,使團另外的一個目的,是想深入瞭解一下這個神秘的國度,以便準備策略,來為自己的鴉片生意,開啟市場。
當時使團的副使,名叫喬治·斯當東,華人稱他為老斯當東,還有他的兒子小斯當東也隨行來華,時年12歲。這兩父子,對中國後續一百年的歷史,影響深遠。
作為使團副使的老斯當東,後來將訪華途中的見聞,寫成《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一書,這本書讓西方國家看到了一個當時真實的中國。
而小斯當東,後來在1800年,以東印度公司職員的身份,再次來到了中國,並且一呆就是10多年。1840年4月,在是否對中國發起戰爭的議會中,小斯當東是主戰派。小斯當東在議會發表演講後,對議會的結果,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最後,主戰派獲得271票,反戰派獲得262票,僅9票之差。二個月之後,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記錄了使團在華那半年的時間內,沿途見到的人和事,書中對清朝百姓日常生活的記載最多。
1793年6月底,使團在浙江的舟山待了十多天。他們在海邊發現了一塊人工填海,造出來的小平原,在邊上還築了一道10米高的土堤,防止海水沖洗。如此大費周章,僅僅是為了能多一塊地來種點稻米。連老斯當東也感嘆,為了增加這麼一小塊的耕地,實在太費時費力。
乾隆年間,華人均耕地很少,只有3.5畝。而當時的英華人,人均耕地卻有10畝,是中國的3倍。所以這些英華人對清朝百姓的做法,非常的不理解。
而到了舟山的定海城,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演雜技的、變戲法的、算命的、江湖郎中,在街上擠成一堆。為了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必須做工,沒一個閒著的人。
對這兩種見聞,英華人得出的結論是:大清朝,土地稀缺,人口密佈,老百姓都很窮。
清朝人口多,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清朝之前,老百姓是要按人頭繳稅的。比如一個貧農,家裡有六口人,三畝地。一個地主,家裡也是六口人,卻有三十畝土地。但是這兩家所需要繳的稅,又都是一樣的。
1712年,康熙頒佈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詔令。1723年,雍正又進一步實施了“攤丁入畝”。這樣一來,老百姓的稅賦,就從按人頭繳,變成了按土地面積算。作為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家,歷來認為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勞力。在人頭稅取消後,於是清朝人口呈現了爆炸性的增長。
其實,康熙雍正為老百姓減稅,初衷是造福百姓。但清朝百姓窮,是窮在地少,加上稅多。稅賦雖然減下來了,但地少的問題仍然沒解決。
清朝時期的土地,是可以自由買賣的,而所有土地都被地主、官僚和八旗子弟掌控著,和珅被抄家時就被抄出來八千餘頃地。換算成畝的話,那就是80多萬畝。
地能產糧,糧能換錢,錢又能拿來買更多的地。這樣的結果是,地主、官僚的地和財富越來越多,沒地的窮人又越來越窮。
老斯當東也說,其它國家在富人和窮人之間,還會有中產階級。但清朝,卻只有兩種家庭,要麼大富之家,要麼就是赤貧之家。富人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就是吃,而低層的老百姓卻很少發現臉色紅潤的人,很少能吃上肉,連訪華使團扔掉的死豬死雞,都搶著撿來食用。
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清朝的GDP總量,當時確實是世界第一,是英國的8倍。
英華人這次訪華,去了廣州、天津、浙江和北京,他們對清朝的軍隊情況也非常關心。
在老斯當東的書中,有一段關於清朝防衛及清朝士兵的真實記錄,書中描述了定海城牆的防衛情況。在定海的城門口,除了有幾門破舊的熟鐵炮外,全城沒有其他的火力武器,士兵身上掛著弓箭、長矛和槍筒上安有叉子的火繩槍。
一個士兵,裝備了一半冷兵器,一半熱兵器。而這個時期的英國軍隊,早已全面裝備了比火繩槍殺傷力更強的燧發槍,以及榴彈炮和加農炮。
在時隔幾十年後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軍用的仍然還是這些裝備,用20萬軍隊打英軍19000人。並且,打的還是英軍一支三流的部隊。在頑強抗擊了26個月之後,英軍傷亡523人,清軍傷亡22790人。
康乾盛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
對於這盛世,在民國時,由滿清遺臣趙爾巽主編的《清史稿》中,也有記錄。但《清史稿》中描寫的康乾盛世,卻和這些英華人看到的,差太多。
回覆列表
不吹不黑地講,清代著實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頂峰,但同時也是一個由盛轉衰的時期。明亡清興是一個過程,同樣,康乾盛世的衰敗也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階段。
古代之盛世,其實也僅是個概念化的說法,無外乎從疆域、人口、國庫、軍隊及文化等方面對某一王朝的某一時段進行的“稱頌”。事實上,如果真要探討劃定盛世的標準,則是十分困難的。也正因如此,大家對盛世的定義一至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即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相對安定、人民生活相對富足、國家疆域相對遼闊。
然而,即便如此,縱觀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能夠稱得上盛世的也並無幾個。但從這一層面來講,史學界將康雍乾時期列為盛世之一,稱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著實反映出清王朝在這一時期,總體上還是比較值得肯定的。
但正如前文所講,這種“值得肯定”也只是相對而言的。事實上,縱觀清王朝始終,其一直處於征戰狀態,同時人民身上的負擔也並沒有明顯的減輕。儘管乾隆帝曾頗有氣度地四次蠲免全國錢糧,但這種恩澤實際上對於改善人民生活並無太大作用。
清前期盛世局面的形成源於多個層面,首先滿洲人具有尚武傳統,入關後在康熙帝的堅持下,國語騎射也保持的較好,因而其武備並不遜色於前朝;其次清統治者對漢臣雖有防備,卻也懂得重用,在順治至乾隆朝前期,其政治是相對清明的;再者,儘管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未能得以進一步發展,但清王朝並未完全與世界隔絕,透過廣州十三行繼續開展貿易,加之番薯、玉米等作物的進一步普及,使得農商業還是在繼續發展的。
在康雍乾時期,人民的生活與之前歷代並無本質差別,依舊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同時要承擔著對地主階級和封建統治者的賦稅徭役。只是,諸如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推廣和普及,使得有限的土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讓更多的地層人民不至於太過飢餓而已。
古代的盛世永遠是相對的,它並沒有字面上那麼光鮮亮麗,也不至於像個別學者或答友說的那樣,是什麼“飢餓的盛世”。概括來講,與之前的幾個盛世一樣,康雍乾盛世,是清王朝發展的鼎盛時期,政治相對清明、人民生活比較富足、社會比較安定、疆域也比較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