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28389678223

    《影》的票房其實是完全不用擔心的。要知道,從《英雄》起,張藝謀導演的古裝片,就是全世界最能代表中國電影、最能獲得海外票房的金字招牌。

    《英雄》: 國內票房2.5億, 全球票房1.77億美元(14.5億人民幣);《十面埋伏》:國內票房1.56億, 全球票房9280萬美元(8.39億人民幣);《滿城盡帶黃金甲》:國內票房2.91億, 全球票房7900萬美元(6.12億人民幣);《金陵十三釵》:國內票房6.1億, 全球票房9800萬美元(6.32億人民幣);《長城》:國內票房11.75億,全球票房3.32億美元(22.73億人民幣);

    【全部按當時人民幣/美元匯率,摺合計算】

    可以看到,不止是《英雄》在全球市場大獲成功,包括《十面埋伏》《黃金甲》,其他各國票房同樣遠高於國內票房,這幾部古裝大片的票房全是大賺。

    甚至可以說:21世紀以來的華語影壇,票房成功的導演不勝列舉,但不算已經完全混好萊塢的李安,真正敢說自己是在為全世界影迷拍片的中國電影大師,也就張藝謀導演一人。

    張導對成本的精確控制和投資回報,在國內大導演裡是NO1的,除了《長城》這部他並沒有全盤掌控權的好萊塢片,甚至連《三槍拍案驚奇》這種片子都能賺得盆滿缽盈,連《歸來》這種苦情文藝片都能拿到近5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即使是因為題材限制、海外票房失利的《金陵13釵》,以2000萬美元的成本,收穫9800萬美元的票房,也是大賺特賺。(只是當時合作人在通稿大放衛星,吹1億美金大製作的牛皮,才被很多人誤以為賠本了。)他導演影片的全球總票房,也達到了9.5億美金,海外票房迄今仍然高於內地導演榜首。

    (表格為網友蒐集整理,圖轉侵刪)

    當國門開放,香港商業片和好萊塢大片相繼來襲的時候,同輩和後輩導演們還都在繼續追隨早年張藝謀的腳步,拍攝各種鄉土題材影片,一門心思去國際爭獎,因此在票房競爭中被好萊塢和港片打得一敗塗地,競爭力甚至比不上錄影廳和DVD。

    各大院線奄奄一息,電影院都不知拆了多少。新千年伊始,眼看剛剛起步的中國電影市場,就要步了臺灣電影和日本電影的後塵,一邊是藝術電影在國際屢屢獲獎,一邊是本土市場幾近乾涸,無人問津。

    此時正是張藝謀導演,懷著對中國電影的責任感,以敢為天下先的無畏精神,不計個人譭譽,從零開始改弦更張,拍攝出一部在中國電影史上意義無與倫比的《英雄》。

    該片在國內獲得的年冠記錄(2.5億票房),佔當時全年總票房(9億)的27%,票房記錄保持4年後,才被他自己的另一部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2.91億票房)更新。

    而且,《英雄》以3100萬美元的成本,在北美、日韓等世界各地都登頂票房冠軍,在全球收割票房合計1.77億美元(14.5億人民幣),獲得奧斯卡外語片提名和金球獎提名,被包括《時代週刊》在內的多個世界權威媒體,評為同年度世界最佳影片,從此開啟了華語商業大片時代,真正拯救了整個中國電影,功勳蓋世,惠澤至今。

    沿著《英雄》開啟的道路,一代代傑出電影人在摸索中曲折前進,從《泰囧》到《戰狼2》,從《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從票房爆款到兼具藝術口碑,從小成本喜劇片“以小搏大”創造奇蹟,到完成好萊塢A級大製作水準的軍事戰爭片,中國的電影工業已經飛速進步,更終於能在和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正面對決中,牢牢守住了本土市場。

    眼看如今讓無數電影人賺得盆滿缽盈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才讓更多人恍然意識到當年張藝謀的遠見卓識,他的貢獻恩澤後世,他的功績萬眾頌揚。

    《影》這部影片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金馬獎、豆瓣評分收穫了全面好評,金馬獎以創記錄的12項提名一路領跑,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最重要獎項全部入圍,在一向對張導影片評分十分苛刻的豆瓣網站,上映5天11萬人評分,仍然保持7.5分的高分,便是影片質量極高的明證。

    因此,即使《影》本質上更多是一部藝術片而非商業片,國內票房因為相對“曲高和寡”,按最新貓眼預測,“只有”6.5億票房,但樂觀預期,在海外另外收穫2倍甚至3倍票房,對張藝謀導演而言,也並非難事。

    影片本身做工精細,光影特效,佈景配樂,服化道具全都是頂級水準,每個細節精確考究,彼此契合渾然一體,有如天衣無縫,幾乎每一幀畫面單截下來,都猶如一副精心設計的靜態攝影。可謂鬼斧神工,已臻化境,足見大師功力,在這些方面,想必確實花費不菲。

    但比之《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期的富麗浮華,《長城》的五彩絢爛,這部新作則以黑白間色點綴水墨沙場,在素雅中更顯返璞歸真,大巧不工,因此也不可能如張導的幾部前作那般燒錢。

    而且,男女主角鄧超孫儷夫婦的片酬加起來,也不可能比得了《金陵十三釵》“蝙蝠俠”貝爾(奧斯卡男配獎,片酬800萬美金),《長城》馬特·達蒙(奧斯卡編劇獎,金球獎影帝,奧斯卡影帝提名×2,片酬2000萬美金)這樣的好萊塢大咖、奧斯卡獎得主。何況對每個中國演員來說,能演上張導的片子,降低片酬甚至不要片酬的,也從來絡繹不絕。

    所以,這部影片的投資+宣發總成本再怎麼高估,也不會超過3億。按市場通行的“3倍投資、即可回本”法則,全球總票房只需達到9億也肯定回本了。達到張導【只要不賠本,對得起投資人】的底線,更是輕而易舉。

    相比之下,諸如“開花麻花”系列那種片子,其實就類似十多年前在國內市場和張導分庭抗禮的“馮氏賀歲喜劇”一樣,他們在國內可以小成本投資,去“以小搏大”拿到十幾億、二十億的票房,可是能輸出海外,也去收割票房麼?論影片的藝術性,更和張導電影差之千里,上映時給大家夥兒但圖一樂,然後也就沒了。

    而最新一部的《李茶的姑媽》,同時少了沈騰、馬麗這兩根演技和票房擔當的頂樑柱後,貓眼預測已經從第一天的23億,狂跌到現在的6.8億。單日票房更已經被《影》逆襲了。

    從開始有準確票房統計排名以來,張藝謀導演電影,一共獲得4次票房年度冠軍,4次票房年度亞軍,合計15次票房年度前十名。無論商業上還是藝術上,都取得他人難以企及的巨大成功。

    1988年:《紅高粱》 400萬, 年度前十;1990年:《菊豆》 5700萬, 年度冠軍;1995年:《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4500萬, 年度亞軍;1997年:《有話好好說話》 4600萬, 年度亞軍;1999年:《一個都不能少》 3000萬, 年度亞軍;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 800萬, 年度第十;2000年:《幸福時光》 500萬, 年度第七;2002年:《英雄》 2.5億, 年度冠軍;2004年:《十面埋伏》 1.56億, 年度亞軍;2005年:《千里走單騎》 3000萬, 年度第七;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 2.91億, 年度冠軍;2009年:《三槍拍案驚奇》 2.58億, 年度第四;2010年:《山楂樹之戀》 1.47億, 年度第九;2011年:《金陵十三釵》 6.09億, 年度冠軍;2016年:《長城》 11.75億, 年度第三;

    如今一個年近七旬、早已獎項等身、功成名就的老人,早就已經不再需要靠票房證明自己了。張導多次表示,並不欲和那些創造幾十億票房奇蹟的後輩競逐,而是隻欲完成自己的藝術理想,對票房方面只要能收回成本,對得起投資人便好。

    此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足以令多少“嘴上談的都是藝術、心裡想的全是生意”、一看票房不佳,便整天痛罵“垃圾觀眾”,唯獨不知檢討自身的同行後輩們汗顏。如此這般,方才是謙謙君子、虛懷若谷的大師風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樂隊技術還不錯,希望大家推薦一首適合我們排練的英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