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老頑童374236889

    王文統,元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字以道。好權謀曾入李璮幕府,以女妻璮。世祖繼位,召為中書平章,行中統交鈔。其時立國規模法度,多出其手。後李璮起兵反元,王文統以通謀被勠。文統雖死,其(印鈔)法仍存,為後世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 2 # 臭猴子娛樂匯

    謀反被誅

    中統三年(1262年)二月,李璮反元,以漣海三城獻給宋朝。在這之前,李璮的兒子李彥簡由京師逃回山東後,李璮派人告訴了王文統。等到李璮的反書傳到元世祖面前時,許多人都說王文統曾派遣自己的兒子王蕘與李璮暗通音信。[12]元世祖召見王文統質問:“你教唆李璮反對朝廷,已經有好多年了,這是舉世皆知的事,我現在問你,你到底策劃了些什麼,要都告訴我!”王文統對答說:“我也忘了,容我詳細寫下來,再交給您。”寫完後,元世祖要他自己宣讀。其中有句話說:“如果您保留我螻蟻般的性命,那我保證為皇上奪取江南。”[13]元世祖對王文統說:“你今天還想向朕為李璮說情嗎?”恰好李璮派人拿著王文統三封書信自洺水來,元世祖把書信展示給王文統看,王文統驚慌失措,汗流不止。書信中有“甲子期”字樣,元世祖問:“甲子期是什麼意思?”[14]王文統答道:“李璮很早就有反元之心,因我在朝中,不敢立即發動。我很早就想告之皇上以捉拿李璮,但因皇上用兵北方,局勢還未平定,等到甲子年,則還有數年,我說這話,是為了推遲他的反期而已。”元世祖說:“不必多說了,我把你從一個平民的地位提拔起來,給你以很大的權力,待你可說不薄,你為何負心做出這種事?”[15]王文統還支吾其詞,始終不肯自己說出“臣罪當死”四個字。元世祖於是命令左右趕他出去,一出去就將他捆起來。元世祖還召竇默、姚樞、王鶚、僧子聰及張柔等人來,將王文統的三封書信給他們看,並問道:“你們看王文統該當何罪?”文臣們都說:“做臣子的不能心存謀逆,如果心存謀逆則應該處死”。只有張柔高呼道:“應該千刀萬剮!”元世祖又說:“你們統一說辭。”眾臣都說:“當死。”元世祖說:“他自己也在我跟前服罪了。”[16]

    王文統被處以死刑,兒子王蕘也同時被殺。元世祖於是詔告天下,詔書中說:“做臣子的不能心存謀逆,這是傳承千古的訓誡。國制有規定,懷有二心者必誅。沒有想到,地位如此之高的宰相居然會心懷奸邪。平章政事王文統,自底層起用,提升到臺司,我對他的信賴不可說不深,對他的待遇不可說不厚,是希望他報效朝廷,誰知他與李璮是同謀,暗中讓兒子王蕘通訊息。近來得到他的親筆書信數幅,察覺他的謀反之心已有多年,應該斬首示眾,使民眾知道其滔天罪惡。已於二十三日將反臣王文統及其兒子王蕘依法處死。嗚呼,辜負國恩而謀反,死有餘辜,身處宰相之位而被處以極刑,一時可能有人還不明白原因,你們眾百姓,應該好好體會我的這些用心。”

    主要成就

    中統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於開平。立中書省,以王文統為平章政事。王文統在主持中書政務的近兩年中,建立了一套政治經濟制度,其中,王文統制定的中統鈔法,對解決中統初年多項政策冗雜、軍費浩繁、國用不足等問題,起了重要的作用,而為後世言鈔法者所稱道。

    同時,王文統在北方大規模地實行了漢法,設立十路宣撫司。派遣的宣撫使大部分是忽必烈的藩符幕僚和漢人儒士。且完全遵照中原歷朝帝王傳統作法的儀制、建置和措施,無疑是自從蒙古太宗以來主張漢法集團的一大勝利,其意義和影響是深遠的。而且王文統還在短期間從中原地區徵集與轉輸了大量物資武器,有力地支援了忽必烈對阿里不哥的戰爭。這些事對於元朝的建國及其鞏固起了重大作用。

    人物評價

    《元史》:①文統為人忌刻。②然文統雖以反誅,而元之立國,其規模法度,世謂出於文統之功為多雲。

    元代政治家劉秉忠、張易:山東王文統才智士也。

    金末元初詩人楊果:王文統材略規模,朝士罕見其比。

  • 3 # 小奔說史

    1262年,正在忙於和弟弟阿里不哥打內戰的忽必烈,意外地得知了一個驚人訊息: 益都行省長官、漢世候之一的李璮將要發動叛亂。

    李璮,字松壽,是紅襖軍首領李全的養子。李全是山東濰州人,史稱其個性豪爽,任俠仗義,精通武藝且擅使鐵槍,江湖人稱“李鐵槍”。

    金國滅亡後,李全在宋蒙之間忽叛忽降,最終於1231年在揚州城外被宋軍殺死。李全死後,李璮繼承他的職務為益都行省長官。

    當時的益都行省轄有山東東部,幾乎佔山東全境的一半東濱大海,南與南宋的淮南東路隔淮相望。

    由於益都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歷任蒙古大汗往往極意籠絡和遷就於他。李璮還利用益都屬於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食邑的關係,娶了塔察兒妹妹為妻,成為黃金家族的女婿。

    此外,李璮的岳父王文統,又在擔任中書省平章事,是忽必烈極其寵信的漢人高階官員。

    李璮的叛亂很快被蒙軍撲滅,當年二十日清晨,蒙古軍向濟南發動總攻,李璮部眾將近六千人從東、西、南等三處城門出城投降。

    隨後,李璮在絕望中親手殺死一妻二妾和子女,乘船入大明湖跳水,結果水淺未死,被打撈上來成為俘虜。

    史天澤在沒有得到忽必烈批准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地以“宜即誅之,以安人心”的理由將李璮 處以凌遲之刑。

    史天澤喚黃眼回回先砍去李璮兩臂,接著是兩足,再開食其心肝,割其肉,最後才梟首懸掛于軍營大門之外。

    不過李璮的造反作亂儘管短暫,卻給中書平章政事王文統引來了殺身之禍。王文統曾經做過李璮的幕僚,後來又成為李璮的岳父。

    1259年,忽必烈藩府書記劉秉忠﹑張易等向其推薦王文統,稱此人才智出眾。

    次年,忽必烈提拔王文統擔任中書省平章政事委以“除舊弊,立新政”的重任。王文統執政後頒佈一系列條畫,包括整頓戶籍和賦稅徭役,罷私鹽,發行中統元寶交鈔,分立中書左三部﹑右三部等。

    可以說元朝初期各項制度的奠定,王文統起了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王文統還善於理財,“錢穀大計﹐慮無遺策”,使國家財政收入大增。

    此後,忽必烈對王文統經常抱怨相見恨晚,允許他平時自己可以在中書省定奪小事,只有大事才需要前來面奏。

    蒙古人本沒有株連九族的傳統,但在李璮謀反以後,不少人開始向忽必烈反映王文統的兒子王蕘經常與李璮互通訊息,可能是李璮在燕京的內應。

    沒過多久,有人從漣水送來了幾封李璮與王文統交往的書信,信中有“期甲子”的言語。

    意思就是到甲子年,即中統五年發起叛亂,等於說王文統早已知道女婿要謀反,卻沒有及時上報。

    忽必烈召來竇默、姚樞、王鶚、劉秉忠及張柔等,給他們一一看過王文統與李璮來往的書信,問:“你們覺得王文統該當何罪?”

    諸臣都說:“應當處死。”

    於是,中統三年(1262年)二月二十三日,忽必烈下令以與李璮“同謀”之罪,將王文統並其兒子王蕘一併處死。同時釋出詔書曉瑜天下,說明王文統負國恩而被處死的真相。

    其實,仔細想來,王文統“內應外合”並無確鑿證據。根據王文統自我辯解的情況來看,李璮很可能向他透露過反蒙的意圖,王文統既沒有明確反對,但是肯定也沒有表示贊成。

    不過,王文統並非忽必烈藩邸舊臣,而是靠著自己的才幹得到了忽必烈的賞識和重用。作為一個外人,引起無數嫉恨和攻訐也在所難免。

    因為此時的王文統年事已高(70歲),而且已經位極人臣,從常理上來看,根本沒有動機參與李璮叛亂。

    遺憾的是,當初對他表示無比尊敬的滿朝文武,居然沒有一個人為他說話求情,這是他真正可悲的地方。

    更加重要的是,王文統被殺引發了忽必烈對漢人的疑慮。

    色目人(中亞河中地區、歐洲、伊朗等地來華的諸色人)趁機向忽必烈輸送忠心,稱“回回人雖時盜國錢物,未若秀才敢為反逆”。

    此後,忽必烈再也未像早期那樣信任過漢人大臣,從而影響了蒙元一朝的政治走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傳統房企怎樣才能做好產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