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0315115709

    因為不丹原來是中國的附屬國,受中國的冊封。因此不丹國旗有龍,並且不丹國旗上的龍嚴格符合中國藩屬的規格,採用的是四爪金龍,這是藩王級別的標誌。五爪金龍只有中國皇帝才可以採用。 不丹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丹人非常喜歡中國的龍,認為龍是四靈之一,是吉祥的動物,掌管著雷雨,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不丹在喜馬拉雅山山麓,打雷的時間很多,不丹人認為雷鳴是龍在叫,具有無窮的威力。所以,不丹人稱自己的國家為“龍國”,並把龍作為自己國旗的主要圖案。 不丹的國旗為長方形,由兩個三角形組成,左上方的三角形為金黃色,同中國一樣表示帝王之色,象徵國王在領導宗教以及世俗事物方面的權力和作用。右下方的三角形為桔紅色,象徵佛教的精神力量。圖案是一條足登四顆白珠的白龍。白龍象徵國家的權利,代表“神龍之國”;四顆白珠象徵威力和聖潔。 不丹的國徽用的也是龍的圖案,在蓮花的兩旁是雌雄兩條神龍,也代表著“神龍之國”的意思。這裡有一個背景需要說明,那就是錫金、不丹等國曆史上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而現實中又是中國的緩衝國。中國有充分的依據、實力和地緣優勢重新影響這一地區。儘管作為中國屬地的歷史被當事各方閹割,而且中國也並不寄希望於21世紀再恢復歷史上的宗屬關係,但錫金對於中國僅存的緩衝區的作用和潛在的戰略支點效應還是有必要讓中國重新反思這段歷史,並再次認識與定位錫金對於中國的戰略價值。 中國的藏屬錫金變成印度的錫金邦的過程。 錫金古稱哲孟雄,早為中國西藏的一部分。由於其與西藏有著深厚的歷史、宗教與民族淵源,錫金雖後來成為獨立的部落,但還是西藏的屬地。由達賴喇嘛委託錫金部落王管理,其境內的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這種關係一直持續到1890年。 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錫金。1887年,英國強佔錫金,並派駐專員。1890年英軍越過藏屬錫金,佔領中國一側的隆吐、熱納宗、崗巴宗等地,並將錫金國王朵朗傑囚禁到印度。英國企圖透過私與地方政府締約,同時脅迫錫金王屈服的方式實現從法理到事實上對這一地區的佔有,但錫金國王朵朗傑至死不願發表脫離西藏的宣言,西藏地方政府也堅持以乾隆五十九年規定的邊界為準。最後英國透過與日薄西山的晚清政府先後簽訂的《藏印條約》、《藏印續約》等條約獲得了對錫金的“保護權”。 二戰結束英國離開錫金後,當年的300年不曾反抗殖民統治的英國奴才印度突然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覺,在錫金問題上全盤繼承了殖民主子的衣缽。1947年,英國撤走後,印度馬上與錫金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意在填補此地的政治真空。他們一方面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一方面授意其扶持的錫金國大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同年5月9日,國大黨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錫金王族強烈反對,群眾運動也日漸興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由,派兵進駐錫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新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1950年12月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錫金從此成為印度的"保護國",國防、外交、經濟等均由印度控制。1968年8月,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印度政府於1973年4月對錫實行軍事佔領,5月8日印錫簽訂《錫金協定》,規定錫內政、外交、國防、經濟均由印度政府負責。1974年6月20日,錫議會通過了由印度擬定的錫金憲法,規定印度政府派駐的首席行政官為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同年9月《印度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絡邦”,在印度兩院各為錫金設一個議席。1975年4月,印度軍隊效法當年英國主子的做法軟禁了錫金國王。不久,印度議會透過決議,正式把錫金變為印度的“錫金邦”。 目前錫金王室仍流亡海外,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地圖上,錫金已赫然成為印度的錫金邦了。 失去錫金一個點丟掉西南一個面。 錫金、不丹、尼泊爾等國是中國的前藩屬國,同時在客觀上又是中印的緩衝國,悠關中國的發展大計和戰略利益。三國中儘管錫金的面積狹小,但其地緣關係決定了其戰略地位不可小覷。可以說小小的錫金攸關周邊六國的戰略利益,特別是藏屬錫金被吞併的後續效應將直接作用於中國西南的地緣形勢。 與一般君主制國家轉型不同的是,不丹國王主動還政於民 不丹,梵語的意思是“西藏邊陲”,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面積3.8萬平方公里,人口73萬多,全國一半領土在海拔3000米以上,享有“最後的香格里拉”的美譽。 5月28日是不丹王國為2008年大選做準備、舉行第二輪模擬選舉的日子。2008年大選後,不丹王國將正式由君主制過渡到議會民主制。 與一般君主制國家轉型不同的是,大刀闊斧的改革推動者不是別人,正是不丹國王本人。 民眾愛國王,國王愛民主 “為了實行民主,不丹四世國王辛格和兒子、年底將正式登基的五世國王凱薩爾走遍了不丹的每一個村莊,向自己的臣民說明民主制對不丹未來發展的必要性,講解‘管理國家,眾人比一人合理’的重要性。”不丹《觀察者報》總編拉馬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但是,無論在不丹首都廷布或西部最大的鎮帕羅、中部的崗貼和旺地,本報記者發現,不管政府官員還是普通山民中均有人表示,“他們對生活很知足,無法理解國王為什麼熱衷於實行民主制。” 在廷布的一個投票站,61歲的退休教師拉圖說:“看看我們不丹周邊的國家,民主由於政治、種族和意識形態等問題而變形,不僅削弱了國家的發展,還影響了整個南亞地區。”不丹電視臺總經理多吉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絕大多數不丹人對民主制持懷疑態度是因為,“不丹人很幸運,所有的國王對人民非常慈悲,國王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崇高無比。” 但國王本人似乎想得更遠,在談到為什麼要實行議會民主制,辛格解釋說:“我可以努力做個愛民的國王,但我無法保證不丹代代都有好國王,為了不丹人長遠的幸福,我們必須推行民主,一個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君王一爵矣。” 記者在廷布街頭髮現,儘管是模擬選舉,但不丹政府極為認真,選舉日,全國放假,下午5點前,所有的商店不得營業。而選民政治熱情也很高,一大早就自覺在投票站排起了長龍,不少人是從外地趕來的。一位叫索蘭的中年婦女表示:“我有很多疑慮,我不知道議會民主能起到什麼作用,對我們的國家的發展是否會更有利,不過,我深信國王比我們看得遠。” 這個國王不一般 辛格國王行事總是出人意料。 1972年辛格繼承王位時,只有17歲——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國王。然而,在他登基後,一貧如洗的不丹卻發生了鉅變——道路、橋樑、學校和醫院等現代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4個大型水電站保證電力自給自足的同時,還向印度出口,成為不丹最大的收入來源;國民享受免費教育和醫療…… 不顧眾人反對,辛格還開放了衛星電視和網際網路市場,打開了不丹人瞭解世界的視窗。記者在當地,可以看到33個外國臺,其中包括中國的中央電視臺9套和西藏電視臺1套。現在,從電視上看美國大片、中國功夫片、印度電影以及日本NHK和南韓阿里朗等綜藝節目,已經成為不丹人日常生活的主要消遣。 正當名望漸至巔峰之際,辛格突然於1998年宣佈不再兼任政府首腦,並將政府管理權移交給大臣委員會。三年後,辛格又要求大臣委員會籌備憲法,目標是建立一個民主、高效的政治體制。準備今年年底付諸全民公投的憲法草案規定,儘管國王仍是不丹的最高元首,但議會擁有對國王進行彈劾的權力,只要投票超過三分之二,國王就必須下臺。去年年底,辛格提前把王冠交給了兒子凱薩爾,在這之前他已經宣佈2008年舉行首次全國大選,組建民選政府。 借改革擺脫印度控制 辛格還政於民,還有一層考慮,就是讓不丹在政體上與西方接軌。他認為,只有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同,才可以使不丹徹底避免像旁邊的錫金那樣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一位印度同行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上世紀70年代,印度就有意吞併錫金和不丹。根據1949年簽訂的《印不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不丹的外交政策受印度“指導”,不丹購買軍火要得到印度許可。經過不丹反覆努力,印度終於在今年修改了這個“霸王”條款。印度同行告訴本報記者,印度政府之所以答應了不丹的要求,與辛格做了一件讓印度感動且佩服的事有很大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腸溶片哪個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