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五條河,淮澮漴潼沱。《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張佩芸有《五水詠》:“五水相連號五河,東潼西澮北沿沱,漴流春泛魚苗長,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縣自宋鹹淳七年置縣起,確有五道河,並有五河口。但至今時逾七百餘年,陵谷變遷,滄桑多劫。清末《五河縣誌》即雲:“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邑之水,淮為大,澮次之。 淮 河 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東,歷潁屬至懷遠,又北折東轉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縣境。經臨淮關北折至大新,又東轉北折至三岔,東轉至張家小溝,復南折4公里始歸故道。此處稱北折嘴,又稱蟲八 蠟嘴,現稱壩岔嘴,系誤寫演變而成。據考查此處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開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張家小溝,沖刷溝旁良田,日加深廣。後自三岔北徙,奪張家小溝之道而歸正幹,從而形成蟲八 蠟嘴以北的大弓灣。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東流至東卡子出境入江蘇界。淮河經五河境內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欄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潼河口等處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匯,釀成水災。民國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1954年大水,郜湖一帶嚴重塌方,毛灘、新集兩集鎮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灘。但建國後,築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興建涵閘20餘座,從此淮河變害為利。 澮 河 發源於河南商丘,匯永城馬長湖入皖,經宿州過固鎮入五河縣境。自固而東水面漸寬,水漲時幾逾5公里,5倍於淮,而水退則僅容小舟。澮河經園宅集向東,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長290公里,流經五河境內59公里。沿澮河兩岸有謝家湖、阮家湖、香澗湖、小王湖、歐家湖、蔡家湖與澮河相連,水大匯為一體,水小湖為河汊。建國前因澮河常聚積大水,故又稱澮河一段水域為香澗湖,建國後人工把澮河從西壩口改道北店子,與沱河匯入漴潼河。 沱 河 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宿州紫蘆湖,東注靈璧,至濠城入本縣北界。至胡集折南匯入沱湖,南與澮水蔡家湖相望。原兩湖間築有堤壩,沱自為沱,澮自為澮。沱湖東北為郭家嘴,東繞縣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趨縣治南,由東橋口入淮。乾隆末年,澮河泛漲,沖壞堤壩,串入沱湖,遂奪沱河故道,衝陷兩旁田廬而益加深廣,至北店子復分流為二:一折東橋口入淮,而沱遂變為澮;一折凌家樓至十字岡而沱且入於潼。建國後堵死澮、沱於東橋口入淮處,使其同歸漴潼新河,全長270公里,從此與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條水系。 潼 河 發源於靈璧北25公里的潼山,東流入泗州界經豐山湖南下入本縣界。在縣治東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縣東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1951年起,經過一冬春,從五河北店至泗洪縣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匯通沱、澮,經過峰山切嶺,由窯河入洪澤湖。 漴 河 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線,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衝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洩,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雲:“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 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漴河考 “五河五道河,淮澮漴潼沱”。漴河是本縣較小的一條河。在縣治南1公里許,經南湖東流入淮。 南湖在現在的郜家湖,當年十分低窪,水大時一直漫到舊縣治南。為了保護縣城的安全,明初曾在漴河北岸築有大壩,以御南湖之水。漴河水大時長約10餘公里,水小時僅長几公里。置縣前後,歷經宋元明清幾代,至康熙十一年(1654年),仍是一條濁流入淮的河道。在淮漲倒灌時,河湖氾濫成災,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黃河決堤,挾帶大量泥沙入淮,在縣境遊蕩兩年,漴河遂被淤平。南湖之水遂改由黃家溝入淮,從此漴河消失,本縣嘉慶縣誌雲:“今金岡山東有河溝一道,即古漴河”。 南湖之水雖由黃家溝入淮,但淮漲頂託黃家溝宣洩不出時,湖水遂即北溢,經金岡山東由雲頭壩進入化龍池,與城河匯合,繞城東趨入東河以入淮,漴河開始由東河北移。如遇五河口淮水頂託,則又向北由凌家渡至天井岡與潼河匯合以入淮。人們就將此段稱為“北漴河”。沱澮水漲則由故軍店(北店)與潼水匯合南趨東河,又徑達回龍閣以入淮,人們又將此段稱為“南漴河”,即五河口。這是南北漴河的由來。 東河一段,乾隆四十五年以前,原為沱湖入淮處,故稱沱河,後澮河故道被淤,澮水北轉,衝開西壩進入沱河,澮沱交匯由此入淮,故又稱澮河。嘉慶年間潼河水大,經常由此入淮,故又稱潼河。其後南湖水北溢由護城河匯入東河,故又稱漴河。清末、民國時期,地圖上均標為澮河。實際則是名副其實的五河口。 1952年,治淮委員會做五河以下內外水分流工程時,把澮、沱、漴、潼納入漴潼河水系,同淮河分流,直入洪澤湖,新開漴潼河即沿原漴潼河故道,故稱為漴潼河。現五河水系進入穩定時期,古漴河的名字又以漴潼合稱而保留下來。 澮河口考 澮河原是淮河上的一大支流。《中都志》載:“在縣治西南一里,至縣南東流入淮。”並指出:“五河交會,皆通舟楫,為南北往來要衝之地。”後澮河北徙,因“水漲沙淤,徙於北滸”。而城南之澮注故道也已泯滅,舊跡難尋。澮河究竟何時北移,考諸舊志有三種說法。 一說嘉靖二十二年北徙。據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五河縣誌》記載:“澮河在縣治南門外,至縣南入於淮。舊在縣治南1裡,兩岸陡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水漲沙淤,徙於北滸。”按此說法,澮河是在嘉靖二十二年北徙。但據《明史·地理志》注:“舊五河縣治在澮河南岸,嘉靖二十五年遷澮河北。”既然嘉靖二十五年遷縣時澮河還沒北徙,那嘉靖二十二年改道之說即成為問題。據查舊志災異表,嘉靖二十二年沒有發生大水,黃淮都沒氾濫,“水漲沙淤”也不可能。再查康熙十一年《五河縣誌》輿地圖,澮河仍畫在縣治之南,這可能是年代久遠所產生的差錯。嘉靖二十二年距康熙十一年已一百餘年,其間水流變化,河道遷徙是難免的。嘉靖二十二年遷徙後又迴歸故道也是可能的。但考諸嘉靖二十二年北徙可能性較小,因此對這一說法,只能存疑。 一說乾隆四十五年北徙。嘉慶六年(1801年)《五河縣誌》記述:“自黃水氾濫,澮之外口忽淤平三里許,水無所洩,遂從縣西大小壩北入沱河,匯潼東逝,”這隻講“黃水氾濫”,沒講清是哪一次氾濫。但在圖說中卻有註明:“乾隆四十五年黃水過境,城南淤塞,(澮)水由西壩口入沱。”查史料有“乾隆四十四年黃水漫溢,次年尚未斷流”的記載。這次黃水入淮,不僅淤平了澮河出口,淤平了漴河,還淤平了一些湖泊。但黃水氾濫發生在乾隆四十四五年,而舊志記為四十五六年,可能是年誤,出入不大。且至嘉慶六年僅22年,該是人們記憶猶新的事,不會出現大的錯誤,同時嘉慶縣誌還記述:“嘉慶元年在城殷實之家及眾商民,公呈請挑澮河口,因居南灣者以為不利中止。”這也說明澮河口的淤平其時不遠,否則亦無挑澮河口之議。因此,澮河北徙,當在乾隆四十五年無疑。 一說澮河變遷“一在同治之初”。光緒《五河縣誌》記述:“(澮河)今於同治間北徙奪沱之故道,繞教場陡岡之北,至北渡口南逝,由東橋口渡以入淮。”又說:“夫澮之變遷,一在乾隆之未,一在同治之初”。這又提出同治年間再一次北徙的問題。看來澮河是在五河城南城北遊蕩了。 如前所述河道的變遷是無定的。每發生一次大水都可能使河流改道,特別是黃泛期間更是如此。澮河在乾隆年間北徙之後可能有些年份又迴歸故道。查同治五年五河暴雨三日夜,河水陡漲三丈。這樣大水,澮水北流入沱是可能的。同治五年至光緒年間修志不到30年,這樣河流改道的大事,一些耆老是完全能夠記憶的。至民國年間城南仍有一道小河溝,澮水經常由此漫溢入淮。因此,同治之初澮河北徙之說亦是可能的。但大的改道,仍在乾隆之末。
五河五條河,淮澮漴潼沱。《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張佩芸有《五水詠》:“五水相連號五河,東潼西澮北沿沱,漴流春泛魚苗長,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縣自宋鹹淳七年置縣起,確有五道河,並有五河口。但至今時逾七百餘年,陵谷變遷,滄桑多劫。清末《五河縣誌》即雲:“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邑之水,淮為大,澮次之。 淮 河 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東,歷潁屬至懷遠,又北折東轉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縣境。經臨淮關北折至大新,又東轉北折至三岔,東轉至張家小溝,復南折4公里始歸故道。此處稱北折嘴,又稱蟲八 蠟嘴,現稱壩岔嘴,系誤寫演變而成。據考查此處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開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張家小溝,沖刷溝旁良田,日加深廣。後自三岔北徙,奪張家小溝之道而歸正幹,從而形成蟲八 蠟嘴以北的大弓灣。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東流至東卡子出境入江蘇界。淮河經五河境內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欄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潼河口等處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匯,釀成水災。民國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1954年大水,郜湖一帶嚴重塌方,毛灘、新集兩集鎮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灘。但建國後,築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興建涵閘20餘座,從此淮河變害為利。 澮 河 發源於河南商丘,匯永城馬長湖入皖,經宿州過固鎮入五河縣境。自固而東水面漸寬,水漲時幾逾5公里,5倍於淮,而水退則僅容小舟。澮河經園宅集向東,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長290公里,流經五河境內59公里。沿澮河兩岸有謝家湖、阮家湖、香澗湖、小王湖、歐家湖、蔡家湖與澮河相連,水大匯為一體,水小湖為河汊。建國前因澮河常聚積大水,故又稱澮河一段水域為香澗湖,建國後人工把澮河從西壩口改道北店子,與沱河匯入漴潼河。 沱 河 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宿州紫蘆湖,東注靈璧,至濠城入本縣北界。至胡集折南匯入沱湖,南與澮水蔡家湖相望。原兩湖間築有堤壩,沱自為沱,澮自為澮。沱湖東北為郭家嘴,東繞縣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趨縣治南,由東橋口入淮。乾隆末年,澮河泛漲,沖壞堤壩,串入沱湖,遂奪沱河故道,衝陷兩旁田廬而益加深廣,至北店子復分流為二:一折東橋口入淮,而沱遂變為澮;一折凌家樓至十字岡而沱且入於潼。建國後堵死澮、沱於東橋口入淮處,使其同歸漴潼新河,全長270公里,從此與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條水系。 潼 河 發源於靈璧北25公里的潼山,東流入泗州界經豐山湖南下入本縣界。在縣治東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縣東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1951年起,經過一冬春,從五河北店至泗洪縣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匯通沱、澮,經過峰山切嶺,由窯河入洪澤湖。 漴 河 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線,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衝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洩,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雲:“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 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漴河考 “五河五道河,淮澮漴潼沱”。漴河是本縣較小的一條河。在縣治南1公里許,經南湖東流入淮。 南湖在現在的郜家湖,當年十分低窪,水大時一直漫到舊縣治南。為了保護縣城的安全,明初曾在漴河北岸築有大壩,以御南湖之水。漴河水大時長約10餘公里,水小時僅長几公里。置縣前後,歷經宋元明清幾代,至康熙十一年(1654年),仍是一條濁流入淮的河道。在淮漲倒灌時,河湖氾濫成災,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黃河決堤,挾帶大量泥沙入淮,在縣境遊蕩兩年,漴河遂被淤平。南湖之水遂改由黃家溝入淮,從此漴河消失,本縣嘉慶縣誌雲:“今金岡山東有河溝一道,即古漴河”。 南湖之水雖由黃家溝入淮,但淮漲頂託黃家溝宣洩不出時,湖水遂即北溢,經金岡山東由雲頭壩進入化龍池,與城河匯合,繞城東趨入東河以入淮,漴河開始由東河北移。如遇五河口淮水頂託,則又向北由凌家渡至天井岡與潼河匯合以入淮。人們就將此段稱為“北漴河”。沱澮水漲則由故軍店(北店)與潼水匯合南趨東河,又徑達回龍閣以入淮,人們又將此段稱為“南漴河”,即五河口。這是南北漴河的由來。 東河一段,乾隆四十五年以前,原為沱湖入淮處,故稱沱河,後澮河故道被淤,澮水北轉,衝開西壩進入沱河,澮沱交匯由此入淮,故又稱澮河。嘉慶年間潼河水大,經常由此入淮,故又稱潼河。其後南湖水北溢由護城河匯入東河,故又稱漴河。清末、民國時期,地圖上均標為澮河。實際則是名副其實的五河口。 1952年,治淮委員會做五河以下內外水分流工程時,把澮、沱、漴、潼納入漴潼河水系,同淮河分流,直入洪澤湖,新開漴潼河即沿原漴潼河故道,故稱為漴潼河。現五河水系進入穩定時期,古漴河的名字又以漴潼合稱而保留下來。 澮河口考 澮河原是淮河上的一大支流。《中都志》載:“在縣治西南一里,至縣南東流入淮。”並指出:“五河交會,皆通舟楫,為南北往來要衝之地。”後澮河北徙,因“水漲沙淤,徙於北滸”。而城南之澮注故道也已泯滅,舊跡難尋。澮河究竟何時北移,考諸舊志有三種說法。 一說嘉靖二十二年北徙。據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五河縣誌》記載:“澮河在縣治南門外,至縣南入於淮。舊在縣治南1裡,兩岸陡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水漲沙淤,徙於北滸。”按此說法,澮河是在嘉靖二十二年北徙。但據《明史·地理志》注:“舊五河縣治在澮河南岸,嘉靖二十五年遷澮河北。”既然嘉靖二十五年遷縣時澮河還沒北徙,那嘉靖二十二年改道之說即成為問題。據查舊志災異表,嘉靖二十二年沒有發生大水,黃淮都沒氾濫,“水漲沙淤”也不可能。再查康熙十一年《五河縣誌》輿地圖,澮河仍畫在縣治之南,這可能是年代久遠所產生的差錯。嘉靖二十二年距康熙十一年已一百餘年,其間水流變化,河道遷徙是難免的。嘉靖二十二年遷徙後又迴歸故道也是可能的。但考諸嘉靖二十二年北徙可能性較小,因此對這一說法,只能存疑。 一說乾隆四十五年北徙。嘉慶六年(1801年)《五河縣誌》記述:“自黃水氾濫,澮之外口忽淤平三里許,水無所洩,遂從縣西大小壩北入沱河,匯潼東逝,”這隻講“黃水氾濫”,沒講清是哪一次氾濫。但在圖說中卻有註明:“乾隆四十五年黃水過境,城南淤塞,(澮)水由西壩口入沱。”查史料有“乾隆四十四年黃水漫溢,次年尚未斷流”的記載。這次黃水入淮,不僅淤平了澮河出口,淤平了漴河,還淤平了一些湖泊。但黃水氾濫發生在乾隆四十四五年,而舊志記為四十五六年,可能是年誤,出入不大。且至嘉慶六年僅22年,該是人們記憶猶新的事,不會出現大的錯誤,同時嘉慶縣誌還記述:“嘉慶元年在城殷實之家及眾商民,公呈請挑澮河口,因居南灣者以為不利中止。”這也說明澮河口的淤平其時不遠,否則亦無挑澮河口之議。因此,澮河北徙,當在乾隆四十五年無疑。 一說澮河變遷“一在同治之初”。光緒《五河縣誌》記述:“(澮河)今於同治間北徙奪沱之故道,繞教場陡岡之北,至北渡口南逝,由東橋口渡以入淮。”又說:“夫澮之變遷,一在乾隆之未,一在同治之初”。這又提出同治年間再一次北徙的問題。看來澮河是在五河城南城北遊蕩了。 如前所述河道的變遷是無定的。每發生一次大水都可能使河流改道,特別是黃泛期間更是如此。澮河在乾隆年間北徙之後可能有些年份又迴歸故道。查同治五年五河暴雨三日夜,河水陡漲三丈。這樣大水,澮水北流入沱是可能的。同治五年至光緒年間修志不到30年,這樣河流改道的大事,一些耆老是完全能夠記憶的。至民國年間城南仍有一道小河溝,澮水經常由此漫溢入淮。因此,同治之初澮河北徙之說亦是可能的。但大的改道,仍在乾隆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