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47047276799

    準備工作就是要大致瞭解個基礎情況,知道對方主要有哪些業務工作,經濟體量多大,管理模式,內控情況,可能什麼環節有問題等等,最好自己設計個表格把自己想知道的內容以表格形式呈現,在進場前發給對方單位,讓對方在審計進場後提交。還要看看以前審計過的檔案,跟以前審計過的同事聊聊,看看有什麼風險點。

    同時讓對方準備好相應的資料,有的資料基本是現成的可以直接發給你,比如自查報告、工作總結可以快速瞭解這個單位主要工作。至於要什麼資料,看是什麼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還是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或者是專項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舉例如下,可以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再適當加些:

    (一)“三定方案”等反映機構職能職責的資料和反映領導幹部職責範圍的有關資料;

    (二)領導幹部任職期內,上級下達的各專案標考核任務及其實際完成的考核情況資料;

    (三)單位財務計劃、會計報表、會計賬簿、會計憑證、預算及預算調整,財政、財務決算等財政、財務會計資料;

    (四)重大經濟業務事項(投資專案)有關的計劃、請示、批覆、報告、合同、協議、檢查考核等業務資料;

    (五)任職期內年度工作報告、業務工作總結、重大經濟決策及上級決策部署的貫徹執行、重大經濟決策事項的議事紀要、會議記錄、批示、批條、管理檔案、協議合同及執行情況等資料;

    (六)銀行開戶、經濟擔保、抵押等任職前後有關重大經濟事項遺留問題與未決訴訟事項的有關情況資料;

    (七)本單位內部管理資料,如內部控制制度等;

    (八)有關部門對領導幹部任職期間的審計和檢查結果及整改情況資料;

    (九)本審計單位的自查報告;

    (十)截止日的各種財產物資盤點表、債權、債務清理明細表;

    (十一)其他相關資料;

    專項資金審計的話,舉個例子:

    一、**年度制定的關於義務教育保障經費政策檔案和相關會議紀要。

    三、財政部門**年度有關**經費財務資料。

    四、財政、**部門**年度對**經費的審批、分配、撥付、管理的相關檔案、報表等資料。

    五、**專項資金所涉及的專案申報、資金分配、管理使用、……裝置採購等方面資料。

    六、自查報告(包括:**機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情況,相關經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情況以及管理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七、審計需要的其他資料。

    其他生活上的準備工作就不說了,遠了住賓館,但是容易遭喊起加班,做好心理準備就是。

  • 2 # 使用者6369109692826

      1、內部審計人員要避免陷入職業病的誤區。

      審計人員由於職業的特性,有可能會陷入職業病的誤區,即看什麼人都有毛病,看任何事都可能存在問題。思想認識的高度沒上來,看問題的角度就容易偏激,不能做到一分為二的看問題,看人看事總是看陰暗面,長此以往,我們的思想也會變得陰暗,職業發展會受限。因此,無論和什麼人打交道,都要看到人家的優點和長處,無論看待什麼事,都要看到好的和積極的方面。有句話說的好:“擇善者固之”。只有看到好的東西,才能學的更好,只有學的更好,才能做的更好。

      2、查錯糾偏,充分發揮震懾作用是內部審計的基礎。

      內部審計要想做好,必須要發揮震懾力,有了震懾力,對方才能重視,在公司裡的地位才能得到保障和提高。如果連最基本的查錯糾偏都沒有人重視,何談更高層次的發展。沒人重視,再好的建議都是空談,長此以往審計就會失了方向。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沒有打好,樓是蓋不好的。所以內審在國內,在現階段,必須要以查錯糾偏為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做什麼事情都有效果,走到哪裡都受重視。一個能夠充分發揮震懾力的審計部門,對管理層來說,即使是不出鞘的寶刀,也是最有效的威懾。內部審計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確保執行力,尤其是規模越大的公司,由上到下執行力會層層弱化,看到這種情況,管理層就難受的不得了。為什麼這麼說?管理者不願意看到執行部門質疑其決策的正確性,管理者願意看到堅定的執行力,因為對於執行部門來說,對於管理層的決策首先要執行,在執行中發現問題再提建議,由管理層進行修正。因此,內部審計需要要有保駕護航的職能,透過充分發揮震懾作用,確保執行始終是第一位的。

      3、內審要架好橋樑,充分發揮上通下達的紐帶作用。

      從公司政治的角度考慮,內部審計部門所處的位置是很複雜的,是各種利害關係的聚焦之處,處在種種矛盾的中心位置。從部門生存的角度講,任何部門在公司的發展都會遇到矛盾與困難,能夠最大化的轉移矛盾化解困難,學會“借力打力”,才能使自己受到的“傷害”最小,充分化解矛盾理順各種利害關係,才能讓我們長久的生存下去。所以我們看問題要站在相當的高度,內部審計部門不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與被審計單位一樣,都是公司政策制度的執行者,是“同為其主,各負其責”的關係。因此內審部門要做橋樑要做紐帶,要承上啟下要上通下達,把管理層的意圖宣貫執行下去,把執行部門的問題和建議反饋上來。這不但是部門定位的需要,更是大道無極的精髓。

      4、事實求是,是內部審計應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內部審計部門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各種紛繁複雜的利益鬥爭。在遇到各種理不清頭緒的複雜利益問題時,內審人員也不要慌,他亂由他亂,明月照山崗。我們不要被表象迷惑,堅持實事求是,做到“公正、公平、公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如何查就如何查,一切按照既定方案執行。堅持原則,認真做事,是避免捲入各種複雜利益關係的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山高心自知”是一種境界。

      5、溝通宣傳,應貫穿於整個審計流程的始終。

      “現代內部審計之父”索耶在其著作中尤其提到了溝通的重要性。審計人員要學會溝通,要重視溝通,有效溝通是一種無形的審計宣傳。審計人員在溝通宣傳的同時,要注意不可對被審計單位和個人妄加評斷,不可有任何私自答允承諾,言行要得體,舉止有分寸。內部審計人員應學會傾聽,求同存異,善於說服,學會化解矛盾,做到有爭有奪,有理有節,有謙有讓,透過有效的溝通和宣傳,徵得被審計單位和個人的支援和配合,是內部審計人員圓滿完成審計專案的有效保障。

      6、質量,是內部審計工作的生命。

      “魔鬼生於細節”。一份審計報告,最基本的要求是:沒有錯字,小到標點符號都需要認真核對,什麼時候該用逗號,什麼時候該用句號;用詞需要經過認真仔細的推敲、潤色,用詞不同,表述出來所產生的效果就會不同;報告的格式需要上下一致,前後相同。總而言之,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的集中體現,報告的形式必須是專業的,而報告的內容必須是簡練易懂的,給管理層看的東西不可有太多的專業術語,要學會深入淺出的表達,幾句話就能說明說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把複雜的東西通俗易懂的表達出來,才見真功夫。

      7、創新,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靈魂。

      任何事物,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內部審計也要做到應時而動,與時俱進。內部審計是為公司服務,公司的發展日新月異,內部審計要不斷隨著進步,變換工作思路。一份審計報告,永遠不變,會產生審美疲勞,即使沒有實質性的創新,哪怕是形式上的創新也是需要的。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8、走經營之道,內部審計要會營銷。

      經營部門就像打點生意一樣,都說內部審計不好做,生意也是不好做的,為何有人賺錢有人賠本?道理都是相通的。內部審計也要用經營的思路,學會營銷。如內部審計的客戶是誰?內部審計的產品是什麼?內部審計的形象是否需要包裝?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把一個個環節分解開來,制定策略,用心來做。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燕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