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71027833177

      看你喝多少了,但有一點,大量喝可樂絕對會出現尿糖,因為人體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   這裡強調一點,一樓把“尿糖”和“糖尿病”的概念弄混了。   尿糖只是尿中含糖而已,一時的尿糖可能因為大量攝入糖類,但不是病。   至於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糖尿病在中國的發病率達到 2% ,據統計,中國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 4000 萬,並以每年 100 萬的速度遞增。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佔 10% , 2 型糖尿病患者佔 90% 。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的 5 年內很少有慢性併發症的出現,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就已經有慢性併發症發生。據統計,有 50% 新診斷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慢性併發症,有些患者是因為併發症才發現患糖尿病的。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徵,其中一高血糖為主要標誌。臨床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症狀。   胰島素是如何合成和釋放的?   胰島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島β細胞合成和釋放的一種激素。在β細胞的細胞核內首先合成前胰島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為胰島素原,並儲存在 B 細胞胞漿的顆粒中,胰島素原在轉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胰島素和 C 肽,含有胰島素和 C 肽的顆粒被運向細胞表面,透過細胞的吐溢作用把胰島素和 C 肽釋放入血,從而完成了胰島素的合成和釋放過程。   胰島素有些什麼樣的生理功能?   胰島素是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體內主要促進物質合成的激素,故又稱為“儲存激素”。胰島素可以促進糖的利用與糖元的合成,抑制非糖物質(脂肪、蛋白質)異生為糖;可以促進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抑制蛋白質的分解。   糖尿病是如何診斷的?   1999 年 WHO 推薦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1 、有糖尿病的症狀,任何時間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 11.1 mmol/L ( 200mg/dl )。   2 、空腹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 7.0 mmol/L ( 126mg/dl )。   3 、糖耐量試驗( OGTT )口服 75g 葡萄糖後 2 小時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 11.1 mmol/L 。   以上三項標準中,只要有一項達到標準,並在隨後的一天再選擇上述三項中的任一項重複檢查也符合標準者,即可確診為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型別?   WHO 1999 年推薦的糖尿病分型:   一、 1 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破壞,通常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   ① 自身免疫性 ② 特發性   二、 2 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島素抵抗)   三、其他特殊型別糖尿病   • 胰島β細胞功能遺傳缺陷   • 胰島素作用遺傳缺陷   • 胰腺外分泌疾病   • 藥物或化學制劑所致   • 內分泌疾病   • 感染   • 免疫介導的罕見型別   • 其他遺傳綜合徵伴隨糖尿病   四、妊娠糖尿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標準,糖尿病主要分為 1 型、 2 型兩大類,含蓋了 95%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中 2 型糖尿病患者約佔糖尿病患者的 90% 。   中國的糖尿病流行病學特點:   • 患病率低,而患者絕對數高,擁有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人群。   • 患者多,但發現率低,約 60% 患者未被發現。   • 華人群糖尿病 90% 以上為 2 型糖尿病。   • 發病率逐年上升, 1995 年比 1980 年 15 年約增加 4 倍多。   • 半數以上為 IGT ,最近報告 IGT 標化發病率佔糖尿病總髮病率的 59.7% 。   • 發病率城鄉差別大,富裕地區與貧窮地區差別大。   • 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   • 合併症可波及全身各個系統,特別是眼睛、腎臟、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組織器官。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無法治癒,其主要危害在於它的併發症,尤其是慢性併發症。   如:心、腦血管動脈硬化,視網膜及腎臟微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下肢壞疽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DR )及糖尿病性腎病( DN )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1 型糖尿病患者在最初 2 年內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佔 2% , 15 年以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率高達 98%   2 型糖尿病患者 20 年以後,使用胰島素或不使用胰島素病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率分別為 60% 和 84%   早期視網膜病變可出現為出血、水腫、微血管瘤、滲出等背景性改變,晚期則出現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病變,此期病變往往不可逆,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雖然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緩、減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但是不能阻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   什麼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血糖升高,體內代謝紊亂,引起全身微迴圈障礙。眼底視網膜血管容易受損,即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diabetic retinopathy , DR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大約有 75% 不重視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發病 15 年內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在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達 50% 以上。   糖尿病造成機體損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對微小血管的損傷,它使視網膜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與周細胞受損,從而導致毛細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現滲漏現象,造成周圍組織水腫、出血,繼而毛細血管的閉塞引起視網膜缺血,血供與營養缺乏,導致組織壞死及新生血管生長因子的釋放及因之而產生的新生血管,從而將引起視網膜 大量出血與玻璃體的大量積血,產生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年齡愈大,病程愈長,眼底發病率愈高。年輕人較老年人患者危險性更大,預後常不良。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時控制,不僅發生機會少,同時對視網膜損害也較輕,否則視網膜病變逐漸加重,發生反覆出血,導致視網膜增殖性改變,甚至視網膜脫離,或併發白內障。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哪些表現?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由於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狀以多飲、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為特徵外,並有雙眼視網膜出現鮮紅色毛細血管瘤,火焰狀出血,後期有灰白色滲出,鮮紅色新生血管形成,易發生玻璃體紅色積血為主要特徵的眼底改變。   早期眼底病變不影響黃斑部時,視力不受影響,患者無自覺症狀,有時患者感覺視力減退,或眼前有黑影飛動或飄動。若病變發展 3 到 5 年或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滲出、水腫、血管瘤。如眼底黃斑受累,可出現視力下降,眼前黑影,視野中心暗點,中心視力下降和視物變形等症狀。如果視網膜反覆出血進入玻璃體,患者自覺眼前有黑影飄動。當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腔,將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尿病視網膜病變應如何防治?   • 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時血壓控制在 140/90 mmHg正常範圍內。   • 適當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控制好血糖。   • 早期檢查視力和眼底,早期治療,保住視力提高您的生活質量。   什麼是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性腎病( DN )是糖尿病的常見慢性併發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 DN 有 30-80% 患者發展為臨床期 DN ,此時伴有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性下降,最終進入終末期腎病,腎小球為 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對 2 型糖尿病患者其嚴重性僅次於冠狀動脈和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症。   主要治療方法:1,糖尿病教育。2,飲食控制。3,體育運動。4,藥物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RBP如何打入研發團隊內部,融洽相處,推動工作進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