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溶性 視黃醇類(維生素A) 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乾眼病維生素 魚肝油、綠色蔬菜
水溶性 硫胺(維生素B1) 由卡西米爾??馮克在1912年發現(一說1911年)。在生物體內通常以硫胺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穀物、肝臟、大豆、肉類
水溶性 核黃素(維生素B2)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G 酵母、肝臟、蔬菜、蛋類
水溶性 煙酸(維生素B3)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P、維生素PP、菸礆酸、尼古丁酸 酵母、穀物、肝臟、米糠
水溶性 泛酸(維生素B5)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發現。亦稱為遍多酸 酵母、穀物、肝臟、蔬菜
水溶性 吡哆醇類(維生素B6) 由Paul Gyorgy在1934年發現。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酵母、穀物、肝臟、蛋類、乳製品
水溶性 生物素(維生素B7) 也被稱為維生素H或輔酶R 酵母、肝臟、穀物、
水溶性 葉酸(維生素B9) 也被稱為蝶醯穀氨酸、蝶酸單麩胺酸、維生素M或葉精 蔬菜葉、肝臟
水溶性 鈷胺素(維生素B12) 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發現。也被稱為氰鈷胺或[[輔酶B12]] 肝臟、魚肉、肉類、蛋類
水溶性 膽鹼 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發現。維生素B族之一 肝臟、蛋黃、乳製品、大豆
水溶性 肌醇 環己六醇、維生素B-h 心臟、肉類
水溶性 抗壞血酸(維生素C)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發現。亦稱為抗環血酸 新鮮蔬菜、水果
脂溶性 鈣化醇(維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發現。亦稱為骨化醇、抗佝僂病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D2即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即膽鈣化醇。這是唯一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 魚肝油、蛋黃、乳製品、酵母
脂溶性 生育酚(維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發現。主要有α、β、γ、δ四種 雞蛋、肝臟、魚類、植物油
脂溶性 萘醌類(維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發現。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統稱,主要有天然的來自植物的維生素K1、來自動物的維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又被稱為凝血維生素 菠菜、苜蓿、白菜、肝臟
特點
維生素的定義中要求維生素滿足四個特點才可以稱之為必需維生素:
外源性:人體自身不可合成(維生素D人體可以少量合成,但是由於較重要,仍被作為必需維生素),需要透過食物補充;
微量性:人體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調節性:維生素必需能夠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或能量轉變;
特異性:缺乏了某種維生素後,人將呈現特有的病態。
根據這四個特點,人體一共需要13種維生素,也就是通常所說的13種必要維生素。
(1)維生素A
不飽和的一元醇類,屬脂溶性維生素。由於人體或哺乳動物缺乏維生素A時易出現乾眼病,故又稱為抗乾眼醇。 已知維生素A有 A1和 A2兩種,A1存在於動物肝臟、血液和眼球的視網膜中,又稱為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A2主要存在於淡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1是一種脂溶性淡黃色片狀結晶,熔點64℃,維生素A2熔點17~19℃,通常為金黃色油狀物。維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環的多烯醇。維生素A2的化學結構與A1的區別只是在β-白芷酮環的3,4位上多一個雙鍵。維生素A分子中有不飽和鍵,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線照射而破壞,失去生理作用,故維生素 A的製劑應裝在棕色瓶內避光儲存。不論是A1或A2,都能與三氯化銻作用,呈現深藍色,這種性質可作為定量測定維生素A的依據。許多植物如胡蘿蔔、番茄、綠葉蔬菜、玉米含類胡蘿蔔素物質,如α、β、γ-胡蘿蔔素、隱黃質、葉黃素等。其中有些類胡蘿蔔素具有與維生素A1相同的環結構,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故稱為維生素A原,β-胡蘿蔔素含有兩個維生素A1的環結構,轉換率最高。一分子β胡蘿蔔素,加兩分子水可生成兩分子維生素A1。在動物體內,這種加水氧化過程由 β胡蘿卡素-15,15′-加氧酶催化,主要在動物小腸粘膜內進行。食物中,或由β-胡蘿蔔素裂解生成的維生素A在小腸粘膜細胞內與脂肪酸結合成酯,然後摻入乳糜微粒,透過淋巴吸收進入體內。動物的肝臟為儲存維生素 A的主要場所。當機體需要時,再釋放入血。在血液中,視黃醇(R)與視黃醇結合蛋白(RBP)以及血漿前清蛋白(PA)結合,生成R-RBP-PA複合物而轉運至各組織。
它是1913年美利堅合眾國化學家臺維斯從鱈魚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黃色粉末,不溶於水,易溶於脂肪、油等有機溶劑。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易為紫外線破壞,應貯存在棕色瓶中。維生素A是眼睛中視紫質的原料,也是面板組織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會得乾眼病、夜盲症等。通常每人每天應攝入維生素A2~4.5mg,不能攝入過多。近年來有關研究表明,它還有抗癌作用。動物肝中含維生素A特別多,其次是奶油和雞蛋等。
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①維持一切上皮組織健全所必需。缺乏時,上皮組織乾燥、增生、過度角化,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降低。例如淚腺上皮分泌停止,能使角膜、結膜乾燥,發炎,甚至軟化穿孔。皮脂腺及汗腺角化時,面板乾燥,容易發生毛囊丘疹和毛髮脫落。②促進生長、發育及繁殖。缺乏維生素A時,兒童生長髮育不良,骨骼成長不良,生殖功能減退。③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成分。維生素 A在脫氫酶作用下可氧化生成視黃醛,視黃醛與光感受器(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中不同的視蛋白結合產生各種不同吸收光譜的視色素,如視紫紅質、視紫質等。視色素為感光物質,它們吸收光子會引起一連串的物理化學變化,產生感受器電位。這種感受器電位透過視網膜上各種神經細胞轉變為脈衝形式的神經衝動,傳至大腦,產生視覺。現已知道,視網膜中的視紫紅質可以在感光過程中不斷地分解與再生並且構成動態平衡。視色素在暗處時,其中的視黃醛以11-順構型存在,稱為11-順視黃醛,而在感光後則迅速轉變為全反型視黃醛。伴隨構型的改變,視色素出現褪色反應,並分解為反式視黃醛和視蛋白。反式視黃醛經微光照射,又可重新轉變為11-順視黃醛,並與視蛋白結合形成視紫紅質,從而保證視杆細胞能持續感光,出現暗視覺,也就是在微弱光線下可以看到事物的輪廓和形狀。但是,組成視紫紅質的視蛋白和視黃醛經常不斷地進行分解代謝,因此需要不斷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A。倘若維生素A供應不足,桿狀細胞中視紫質合成減少,會導致暗視覺障礙──夜盲症。
每天的需求量:
婦女需要0.8毫克。即80克鰻魚65克雞肝,75克胡蘿蔔,125克皺葉甘藍或200克金槍魚。
功效:增強免疫系統,幫助細胞再生,保護細胞免受能夠引起多種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腸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損害,維生素A還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攝入3毫克維生素A,就有導致骨質疏鬆的危險。長期每天攝入33毫克維生素A會使食慾不振、面板乾燥、頭髮脫落、骨骼和關節疼痛,甚至引起流產。
(2)維生素B B族維生素富含於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穀物、胡蘿蔔、魚、蔬菜等食物中。它是一類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是人體內的輔酶,主要有以下幾種。
帶眼鏡的羊 2008-06-10 08:39
脂溶性 視黃醇類(維生素A) 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乾眼病維生素 魚肝油、綠色蔬菜
水溶性 硫胺(維生素B1) 由卡西米爾??馮克在1912年發現(一說1911年)。在生物體內通常以硫胺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穀物、肝臟、大豆、肉類
水溶性 核黃素(維生素B2)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G 酵母、肝臟、蔬菜、蛋類
水溶性 煙酸(維生素B3)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P、維生素PP、菸礆酸、尼古丁酸 酵母、穀物、肝臟、米糠
水溶性 泛酸(維生素B5)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發現。亦稱為遍多酸 酵母、穀物、肝臟、蔬菜
水溶性 吡哆醇類(維生素B6) 由Paul Gyorgy在1934年發現。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酵母、穀物、肝臟、蛋類、乳製品
水溶性 生物素(維生素B7) 也被稱為維生素H或輔酶R 酵母、肝臟、穀物、
水溶性 葉酸(維生素B9) 也被稱為蝶醯穀氨酸、蝶酸單麩胺酸、維生素M或葉精 蔬菜葉、肝臟
水溶性 鈷胺素(維生素B12) 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發現。也被稱為氰鈷胺或[[輔酶B12]] 肝臟、魚肉、肉類、蛋類
水溶性 膽鹼 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發現。維生素B族之一 肝臟、蛋黃、乳製品、大豆
水溶性 肌醇 環己六醇、維生素B-h 心臟、肉類
水溶性 抗壞血酸(維生素C)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發現。亦稱為抗環血酸 新鮮蔬菜、水果
脂溶性 鈣化醇(維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發現。亦稱為骨化醇、抗佝僂病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D2即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即膽鈣化醇。這是唯一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 魚肝油、蛋黃、乳製品、酵母
脂溶性 生育酚(維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發現。主要有α、β、γ、δ四種 雞蛋、肝臟、魚類、植物油
脂溶性 萘醌類(維生素K) 由Henrik Dam在1929年發現。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統稱,主要有天然的來自植物的維生素K1、來自動物的維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又被稱為凝血維生素 菠菜、苜蓿、白菜、肝臟
特點
維生素的定義中要求維生素滿足四個特點才可以稱之為必需維生素:
外源性:人體自身不可合成(維生素D人體可以少量合成,但是由於較重要,仍被作為必需維生素),需要透過食物補充;
微量性:人體所需量很少,但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調節性:維生素必需能夠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或能量轉變;
特異性:缺乏了某種維生素後,人將呈現特有的病態。
根據這四個特點,人體一共需要13種維生素,也就是通常所說的13種必要維生素。
(1)維生素A
不飽和的一元醇類,屬脂溶性維生素。由於人體或哺乳動物缺乏維生素A時易出現乾眼病,故又稱為抗乾眼醇。 已知維生素A有 A1和 A2兩種,A1存在於動物肝臟、血液和眼球的視網膜中,又稱為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A2主要存在於淡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1是一種脂溶性淡黃色片狀結晶,熔點64℃,維生素A2熔點17~19℃,通常為金黃色油狀物。維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環的多烯醇。維生素A2的化學結構與A1的區別只是在β-白芷酮環的3,4位上多一個雙鍵。維生素A分子中有不飽和鍵,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線照射而破壞,失去生理作用,故維生素 A的製劑應裝在棕色瓶內避光儲存。不論是A1或A2,都能與三氯化銻作用,呈現深藍色,這種性質可作為定量測定維生素A的依據。許多植物如胡蘿蔔、番茄、綠葉蔬菜、玉米含類胡蘿蔔素物質,如α、β、γ-胡蘿蔔素、隱黃質、葉黃素等。其中有些類胡蘿蔔素具有與維生素A1相同的環結構,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故稱為維生素A原,β-胡蘿蔔素含有兩個維生素A1的環結構,轉換率最高。一分子β胡蘿蔔素,加兩分子水可生成兩分子維生素A1。在動物體內,這種加水氧化過程由 β胡蘿卡素-15,15′-加氧酶催化,主要在動物小腸粘膜內進行。食物中,或由β-胡蘿蔔素裂解生成的維生素A在小腸粘膜細胞內與脂肪酸結合成酯,然後摻入乳糜微粒,透過淋巴吸收進入體內。動物的肝臟為儲存維生素 A的主要場所。當機體需要時,再釋放入血。在血液中,視黃醇(R)與視黃醇結合蛋白(RBP)以及血漿前清蛋白(PA)結合,生成R-RBP-PA複合物而轉運至各組織。
它是1913年美利堅合眾國化學家臺維斯從鱈魚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黃色粉末,不溶於水,易溶於脂肪、油等有機溶劑。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易為紫外線破壞,應貯存在棕色瓶中。維生素A是眼睛中視紫質的原料,也是面板組織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會得乾眼病、夜盲症等。通常每人每天應攝入維生素A2~4.5mg,不能攝入過多。近年來有關研究表明,它還有抗癌作用。動物肝中含維生素A特別多,其次是奶油和雞蛋等。
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①維持一切上皮組織健全所必需。缺乏時,上皮組織乾燥、增生、過度角化,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降低。例如淚腺上皮分泌停止,能使角膜、結膜乾燥,發炎,甚至軟化穿孔。皮脂腺及汗腺角化時,面板乾燥,容易發生毛囊丘疹和毛髮脫落。②促進生長、發育及繁殖。缺乏維生素A時,兒童生長髮育不良,骨骼成長不良,生殖功能減退。③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成分。維生素 A在脫氫酶作用下可氧化生成視黃醛,視黃醛與光感受器(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中不同的視蛋白結合產生各種不同吸收光譜的視色素,如視紫紅質、視紫質等。視色素為感光物質,它們吸收光子會引起一連串的物理化學變化,產生感受器電位。這種感受器電位透過視網膜上各種神經細胞轉變為脈衝形式的神經衝動,傳至大腦,產生視覺。現已知道,視網膜中的視紫紅質可以在感光過程中不斷地分解與再生並且構成動態平衡。視色素在暗處時,其中的視黃醛以11-順構型存在,稱為11-順視黃醛,而在感光後則迅速轉變為全反型視黃醛。伴隨構型的改變,視色素出現褪色反應,並分解為反式視黃醛和視蛋白。反式視黃醛經微光照射,又可重新轉變為11-順視黃醛,並與視蛋白結合形成視紫紅質,從而保證視杆細胞能持續感光,出現暗視覺,也就是在微弱光線下可以看到事物的輪廓和形狀。但是,組成視紫紅質的視蛋白和視黃醛經常不斷地進行分解代謝,因此需要不斷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A。倘若維生素A供應不足,桿狀細胞中視紫質合成減少,會導致暗視覺障礙──夜盲症。
每天的需求量:
婦女需要0.8毫克。即80克鰻魚65克雞肝,75克胡蘿蔔,125克皺葉甘藍或200克金槍魚。
功效:增強免疫系統,幫助細胞再生,保護細胞免受能夠引起多種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腸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損害,維生素A還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攝入3毫克維生素A,就有導致骨質疏鬆的危險。長期每天攝入33毫克維生素A會使食慾不振、面板乾燥、頭髮脫落、骨骼和關節疼痛,甚至引起流產。
(2)維生素B B族維生素富含於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穀物、胡蘿蔔、魚、蔬菜等食物中。它是一類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是人體內的輔酶,主要有以下幾種。
帶眼鏡的羊 2008-06-10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