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籃球知識局

    三國時期的名人墓,由於歷史久遠,歷史資料詳述不足,歷代盜墓嚴重,還有一些認自然,人為原因破壞,所以很多墓確實找不到了,現在很多墓都已經挖掘出來了像曹操,劉備,關羽,諸葛亮,周瑜等,現在國家不會主動去開挖墓葬,如果發現古墓破壞嚴重就會搶救性挖掘,三國時期的墓如果還存在的話,總有一天會被找到的。

  • 2 # 歷史花布雨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是十分注重風水的,因此對於死後的墓地選擇都十分考究,對於至高無上的的皇帝,還有身份尊貴的王公大臣更是如此。許多皇帝從登基開始,就著手陵墓的選址、修建了,而且其工程之浩大,往往是皇帝不死,修建的工作是不能停止的,否則對於皇帝來說是十分不詳的預兆。對於注重風水的古人而言,保護自己的祖墳陵墓不被盜墓者挖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以便保持其“氣運”不會被改變。

    對於盜墓者來說,一座貴族乃至皇帝的陵墓,無疑是一座令人眼饞的寶藏,其貪婪的本性決定,一座大墓一旦被發現,必定會慘遭盜掘。所以說,防止陵墓被盜墓賊挖掘最好的方式,並不是時時刻刻的守衛看護,而是將陵墓選在不為人知的地方,因而隱藏與偽裝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是很多的墓葬都還未被人們發現的原因。

    據說,三國時期的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特地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原文出自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既然是檄文,那其真偽就有待考究了,如果這是真的,那當時的人就要更加千方百計地隱藏陵墓的位置了。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公元220年曹操卒於洛陽,靈柩葬在鄴城的西門豹祠以西丘陵中。在2009年12月27日,經考古發掘確認,曹操的墓地確實在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的高陵,而古鄴城也正是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和河南安陽市北郊一帶,可見曹操並沒有秘葬,更未設疑冢,只不過是主張喪葬從簡。

    同樣的,《三國志》記載,劉備攻打吳國失敗後,退到了白帝城,並於公元223年4月病逝,屍體由奉節運回成都,後與吳夫人合葬於惠陵,惠陵正在今天的武侯祠的地方。而後來考古者也確實在今天的武侯祠內發現了劉備墓的建築。可見劉備的墓在何處,從當時就不是什麼秘密。

    孫權墓史稱蔣陵,又名吳王墳,也稱孫陵崗,在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南麓。《三國志》記載:"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造孝陵時,還特意保留了孫陵崗,僅將孫權墓前的一對石麒麟遷移。

    至於其他名人的陵墓,也大多有所記載,至於“謎團”一說,可能大多出自於民間傳說,尤其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說法,流傳甚廣。事實上,就算因為年代久遠,加上當時的連年戰亂,一些名人墓葬之地的記載有所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 3 # 江湖小曉生

    第一,盜墓祖宗曹操的出現,讓當代人膽戰心驚。

    曹操不僅是一方諸侯,更是是盜墓界的鼻祖,是他首創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些官職。中郎將、校尉手底下當然也有一幫專門幫助他一起盜墓的人。曹操之所以盜墓是因為貧窮,帶兵打仗需要大量的軍餉,而曹操本人又沒有多少錢。所以他想出了這麼一個餿主意,跟死人借點錢花一花,當時漢朝的墓基本上都被曹操給盜光了,所以曹操也變得富可敵國,這也是他能夠做大的主要原因。而這個時候其他人可就害怕了,曹操一旦開了這個先河,那今後盜墓的人一定非常多。這些有錢人大多數在自己的墓地裡都埋著不少陪葬品,他們擔心後人會學曹操一樣,跟他們借錢用,所以一個個都把自己的墓給藏起來了。真的是心好累,活著累,死了還要累。

    第二,曹操本人給自己設了七十二座墓穴。

    自己是盜墓界的鼻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墓被人家給盜了。所以曹操絞盡腦汁,終於想了一個好辦法,在他去世的時候,同時有七十二副棺材從不同的門出去。裡面只有一個是他真正的棺材,甚至連一個都不是真的。這麼一來,他就有了七十二座墓穴,甚至更多。就算是盜墓賊想要找到,也必須要一個一個找,每一個都很神秘的話,壓根就不可能找到曹操的墓穴。據說前些年找到了曹操的墓穴,在河南安陽市,這也已經過了一千七百多年了,曹操的這種辦法還是非常奏效的。不少有地位的帝王在後來都會按照他的做法為自己建造墓穴。

    第三,諸葛亮的墓穴神秘失蹤,其實跟一個傳說有關係。

    諸葛亮是非常著名的三華人物,他的墓穴其實也找不著。這是為什麼呢?據說諸葛亮自己生前有個心願,等他去世以後,讓劉禪找兩個人用繩子抬著他的棺材往前走,走到哪兒繩子斷了,那就把他埋在哪兒。後來劉禪確實這麼做了,這倆人抬了很久繩子都沒有斷,他們索性就把繩子隔斷了,隨後便將諸葛亮給埋了。回去交差以後,劉禪感覺不對,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撒了謊,於是盛怒之下便將這二人給殺了。殺完他們以後,劉禪才後悔起來,天地間只有這兩個人知道諸葛亮被埋在了哪裡,現在一個人都沒有了。其實這只是為了體現出諸葛亮的聰明而已,現在漢中市定軍山下便有一處武侯墓,只不過不清楚是不是諸葛亮真正的葬身之地。不過諸葛亮崇尚節儉,所以不希望劉禪鋪張浪費,墓葬之中應該是沒有什麼陪葬品。

    第四,劉備的墓穴是三國唯一儲存下來的帝王陵墓。

    這就比較厲害了,劉備的墓穴一直都是明擺在那裡的,一千七百多年了,他的墓穴始終沒有被偷盜和毀壞的現象,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縱觀三國帝王陵墓,只有這麼一座是儲存完好的。這座陵墓叫做惠陵,其實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做武侯祠。去過成都的朋友一定是聽過武侯祠的,喜歡三國的朋友去了成都,必然也要去武侯祠走一趟,感受一下當年的氛圍。有趣的是,武侯祠是紀念諸葛亮的,而惠陵是漢昭烈皇帝劉備的陵墓。人們將諸葛亮的祠堂設定在這裡,其實也是為了保佑劉備的陵墓,希望他們君臣能夠保護大漢天下長久。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景,或許是千百年來,大家感念於這對君臣的恩義,所以不願挖掘惠陵,這才將其完整地儲存了下來。

    第五,孫權和朱元璋葬在了一塊兒,也是有意思。

    三國另外一位帝王武大帝孫權,他的陵墓其實大家都知道在哪兒,那就是著名的明孝陵那邊。不過人家孫權先在這兒佔了座,朱元璋屬於來搶座位的。我們現在去南京鐘山風景區的時候,也能夠看到孫權的陵墓,不過只能看到一些斷壁殘垣了,連墓碑都消失不見了,可見毀壞程度達到了什麼地步。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當年朱元璋為自己的陵墓選擇地址,走到鐘山這地方看到孫權陵墓,問手下這是誰的陵墓,手下人告訴朱元璋這是孫權陵墓的時候,朱元璋若有所思地說,那就讓他給我看門好了。於是在孫權陵墓的上方建造了明孝陵。其實這是對孫權的一種詆譭,他認為孫權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下,完全不能跟自己的功績相提並論,所以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自古不僅文人相輕,其實帝王之間也是相輕的,只是大家不敢提而已。

    總結:其實從曹操開始,盜墓之風便盛行於世,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

    三國時期名人的墓很多都能找到蹤跡,不過能夠像劉備陵墓一樣儲存完整的,卻再也看不到第二個了。這或許冥冥之中老天是有安排的,雖然不能從曹操手裡奪回漢室江山,但是至少可以名垂青史千年之久,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曹操盜墓帶來了很不好風氣,他手下的這些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們一個個開枝散葉,將這門本事變成了討生活的手段,甚至還創立了門派,使得若干古墓損毀破敗,文物也毀於一旦,實在是可惡的很。不過如果古人都學習諸葛亮,不實行風光大葬的話,也就沒有這麼多煩惱了,有錢陪葬多也是一種煩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料夾內的所有檔名如何才能匯入到EXCEL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