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刀刀說史

    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禪位給顒琰,也就是嘉慶帝,乾隆為太上皇。不過,太上皇乾不捨得放權,依舊把持著朝政。

    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終於得以親政。正月初四,嘉慶下令和珅日夜為乾隆守靈,且不得擅自離開皇宮。

    到了正月初九,嘉慶下詔削奪了和珅的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步軍統領、九門提督的軍政等職務,並將其下刑部大獄候審。十一日,嘉慶又頒下詔書,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並抄家沒收了和珅家產,賜和珅自縊。

    很顯然,這是嘉慶帝早有預謀針對和珅的一系列行動。

    嘉慶先下令和珅為乾隆守孝,隔絕了他和外界的聯絡,不給他任何反抗的機會。而和珅身為乾隆生前的身邊重臣,為乾隆守孝也是天經地義,不疑有他,再說了,古代的皇帝皇權高於一切,嘉興一心要和珅死,和珅又怎麼能倖免?

    而按照慣例,乾隆皇帝駕崩還不滿一個月,嘉興帝在這個時候還在孝期期間,是不適合大動干戈的,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殺了和珅,而且行動十分迅速,這是為什麼呢?

    出於政治考慮

    要殺一個人一定有原因的,先來看看嘉慶帝對和珅的評價。

    據《清史稿》載:和珅並非一無是處,他“精明敏捷”,任職30年,還是做了很多的事。只是和珅貪鄙成性、怙勢營私、狂妄專擅、貪婪專權,才不得不加以重罰。

    “貪鄙成性、怙勢營私、狂妄專擅、貪婪專權”。這就是嘉慶對和珅的不良印象,按意思看來就是,和珅是個精明人,但用錯了地方,是個貪婪成性,善於鑽營弄權的貪官,被殺也是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在乾隆執政後期,清朝吏治十分腐敗壞,且深入骨髓,貪汙尤其嚴重。其實說到底,乾隆就是一個坐享“康乾盛世”的二世祖,這繁華盛世實際是先由康熙打的基礎,雍正再用十三年勤政將其發揚光大的結果,到了乾隆即位時,清朝已是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徹底的步入到了盛世之中。

    乾隆在執政後期又特別昏庸,只懂得以“十全老人”沾沾自喜,沒有什麼有效的政策措施來應對日益嚴重的貪汙現象,其寵信大臣的和珅更是清朝一大蛀蟲,當時朝中又大部分都是和珅的親信,所以上到朝堂大員,下到地方官員都是貪墨成風。

    甚至有官員連軍餉也貪汙。

    比如在嘉慶元年擔任湖北省安襄鄖荊道道員的胡齊侖,就利用職務之便,僅兩年不到的時期,任意侵貪、剋扣餉銀至二萬九千餘兩。

    所謂皇帝不使餓乒,打仗的時候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在歷個朝代,軍餉是極其敏感又特別捅出大簍子的,由此也可見當時的貪汙現象之嚴重性。

    清朝國庫空虛

    其實說乾隆是二世祖一點也不為過。

    乾隆曾經六下江南,名義上是微服私巡,實際上就是遊山玩水,其中的勞民傷財是不可計量的,後來也因此引發了轟動一時的“偽造孫嘉淦奏稿”案。

    公元1750年,江西千總盧魯生與守備劉時達合 謀,編造了一個指責乾隆帝勞民傷財的奏稿,奏稿落款寫上孫嘉淦的名字。

    這孫嘉淦歷任左都御史、吏部和刑部尚書及直隸總督、湖廣總督等要職,以敢於直言極諫著稱,聲望很高。

    奏稿假冒孫嘉淦的影響力,無非就是希望稿件得到乾隆的重視,讓他不要再南下游玩勞民傷財了。

    但皇帝的行事豈容別人指手畫腳?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經過三年時間的順藤摸瓜,最後終於揪出了幕後的偽稿作者,最終,“偽造孫嘉淦奏稿”案以盧魯生被凌遲處死,劉時達被斬而告終。

    雖然鬧出了這麼一檔事,但是乾隆皇帝還是照樣南下,我行我素。

    另一方面,從公元1795年開始,白蓮教禍亂始終是清朝的心腹大患。 清朝屢次派軍隊去鎮壓,但收到的效果都不大,一直到1804年五月,清朝才徹底肅清了白蓮教起義餘部,但清朝也為此損耗軍費白銀二億兩。

    清朝內部的貪墨成風、乾隆時期中後期的揮霍無度、鎮壓白蓮教起義所需,以及國家運轉的日常所需等,所以到了嘉慶皇帝登基的時候 ,清朝國庫是沒什麼錢的。

    嘉慶之前做了太子這麼多年,對和珅的貪汙早有耳聞,將和珅抄家沒收其家產,無疑是一個短期內能夠充盈空虛國庫的好機會。

    為了殺雞敬儆猴

    嘉慶皇帝對之前乾隆的執政是有所不滿的。

    所以在政治上,面對乾隆末年的種種弊端,顒琰也努力扭轉。乾隆末年權臣當道,言路堵塞。顒琰首先“詔求直言,廣開言路”,鼓勵大家向皇帝提意見。還褒獎起復了部分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

    另一方面,乾隆禪讓帝位之初,其實是不捨得放權的。但因為乾隆的偶像是康熙,康熙皇帝在位執政61年 ,乾隆在執政了60年的時候,一方面為了在位時間不超過偶像康熙,只得禪讓帝位給嘉慶,但又捨不得手中的權力,怎麼辦呢?

    這時候和珅給乾隆獻策:傳位不傳璽。

    此舉正中乾隆下懷。這樣一來,朝中一切大小事務得先讓乾隆同意了才行,所以,乾隆得以繼續掌握實權,架空了嘉慶。

    嘉慶做了這麼多年太子,本來以為可以登上皇位,好日子要來了,誰知道到頭來是個傀儡皇帝,而且這傀儡一做就是4年,可想而知,嘉慶皇帝當時心情是何等的糟糕了。

    據北韓使者李秉模記載的《北韓正宗實錄》中載:“(新皇帝)狀貌和平灑落,終日宴戲,初不遊目。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則亦喜,笑則亦笑,於此亦有可知者矣。”

    從這裡可以看出,嘉慶平時無所事事,在上朝的時候只能在側位,看乾隆老爹的臉色行事。毫無一個九五之尊之威嚴,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了。

    所以,乾隆駕崩後沒滿一個月,還在守孝期間的嘉慶,便迫不及待將始作俑者和珅殺了,才能吐出胸中的那口惡氣。

    總的來說,嘉慶殺和珅,對他對朝廷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另一方面,雖然嘉慶也知道清朝貪墨成風,但他當時剛剛登上帝位,那邊還有白蓮教作亂,大刀闊斧的整頓,可能傷了清朝的根基 ,所以只拿和珅及其一些黨羽作為代表,除了達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又能不傷害他的執政根基。

    所以從各方面來看,對當時的嘉慶帝來說,殺和珅是一個不二的選擇,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 2 # 機油密碼欄目

    殺和珅有幾大好處:

    一、迅速穩固朝局。

    和珅一派已經掌握了朝中重權。對於新皇帝掌權是第一位的。殺貪官是最快平復朝局的手段。

    二、解決經濟問題。

    乾隆不殺和珅,最重要的喜歡帝王平衡權術。也知道和珅是最大貪官,所以把錢都留給了自己的兒子。

  • 3 # 小亮哥哥66

    和珅作為乾隆皇帝的第一寵臣,他雖是天下第一鉅貪,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也是非常厲害的,他可以把乾隆交代或是沒交代的事情辦的令乾隆非常滿意。某種意義來說,他就是乾隆的錢袋子,乾隆幾次能下江南遊玩,和珅功不可沒。為什麼乾隆在位時他不殺和珅,難道他不知道和珅貪汙、受賄嗎?不,乾隆肯定知道和珅貪汙、受賄的,他之所以不殺和珅,那是因為他看重和珅的能力,看重和珅能幫自己辦許多並不是很光彩的事情,而且和珅是貪官,但和珅治理貪官辦法比清官治理貪官還有效。和珅他有三不貪:一、科舉考試不貪;二、救急災民不貪;三、朝廷軍餉不貪。這些都是國家社稷之根本。

    而 嘉慶皇帝為什麼要殺和珅呢?一、順應天下之民意。和珅之貪,天下無人不知,殺和珅乃民心所向。二、新官上任三把火,必須有點政績令天下百姓滿意。三、嘉慶剛當皇帝時,乾隆還是太上皇,和珅仗著乾隆的寵信,對嘉慶傲慢無禮,令嘉慶十分不滿。四、因為和珅是天下第一鉅貪,家中財產超過了當時清王朝數年國稅的收入,殺和珅,抄和珅的家,無疑可以填補當時清王朝虧空的國庫,所以才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而殺了和珅,嘉慶後來是後悔的,因為和珅的能力毋庸置疑,是十分了不得的,而且和珅能力雖強,但對清王朝忠心耿耿,從無造反之心。有和珅在,嘉慶皇帝可以省心很多,有很多事,還就只需要和珅這種人辦才合適。

  • 4 # 語文老師的歷史課代表

    首先提問的問題有毛病。把明朝的嘉靖帝混淆於清朝的嘉慶帝。其次,針對嘉慶帝登記殺和珅的問題,進行作答。總結為三立。一曰立威;和珅作為乾隆朝權臣,權勢滔天,許多權貴都以結交和珅為立身之本,威脅君權。嘉慶初登大寶,殺權臣和珅,有助於立威,鞏固君權。二曰立德;眾所周知,和珅一黨結黨亂政,營私舞弊,風評不好。殺和珅,除奸佞,有助於立德。三曰立財;和珅把持朝政多年,貪墨甚巨,多到什麼程度,當時,清朝歲銀,也就是每年財政收入也才七八千萬兩白銀。查抄和珅家產時,就查到白銀2.6億。這還不算珍奇古玩,名人字畫等。也就是說查抄的僅僅錢財一項,就相當於清政府三年的財政收入。這也就有了“和珅倒,嘉慶飽”。

    至於說嘉慶後悔不後悔,估計不會後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發動機是如何“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