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om8168

    謝邀。在回答之前,我先糾正一下,是李斯,不是李師。我個人認為商鞅對秦國的貢獻最大。因為商鞅透過變法,將秦國變得強盛起來。政治上,商鞅改秦國的戶籍,土地的制度,軍功地位,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和民俗,並且訂製了一系列嚴酷的法規。經濟上,他主張重視農業發展,獎勵耕織,軍事上,他率兵收復了河西。他是秦國統一路上的最重要的基礎,各個方面他都有傑出的貢獻。而問題中提出的李斯,百里奚,范雎這些人,他們只是在軍事戰略方面有造詣,並且他們也不像商鞅那樣真正地用自己的辦法去治理整個國家,不像商鞅一樣忠誠,不像商鞅一樣沒有“勾心鬥角”:鬼谷子曾經逃離了秦國,又被抓住才被迫去秦國的。李斯為權力給同門師兄韓非子放冷箭,迫使韓非子入獄自殺。范雎也是由同門師兄使用“激將法”才能伸展出自己的政治才華的。總而言之,我認為還是商鞅對秦國貢獻最大。

    我想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個學生,我祝

  • 2 # 劉大媽說三農

    秦穆公用5張羊皮,換來百里奚,秦朝自此走向涅槃!

    可能我們現在在聽說秦國的時候,首先進入腦海的就是秦始皇的暴虐以及老百姓的艱苦生活,但秦朝剛成立不久後的情況,我們卻是知道的很少。就像一個人,只有成名之後,別人才會關注他,認識他,而他之前所過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在意?據說秦國之所以那麼快的崛起,就是因為有一個人的存在,也正是因為有他的加盟,國家發展的越來越迅速,直至後來統一六國,他就是百里奚。

    說起百里奚,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因為自幼家裡非常貧苦,他也知道,像他這種身份的人,只有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他就埋頭苦學,有時候甚至忘了睡覺和吃飯,就是這樣的努力下,他終於有了別人不曾擁有的學識。他雖然自身很有才,但是卻不像別人一樣賣弄自己,所以在當時並不出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當時所處的國家因為法律比較嚴格,對於人和人之間的身份更是分為好幾個級別。

    所以說,像他這樣出身貧寒的人,想要入朝為官,是非常困難的。其實在他的心裡也不是沒有想過,只是覺得朝中沒有人脈,也沒有勢力,就算自己有真才實學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妻子卻鼓勵他,讓他一定不要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既然自身有那麼大的學識,就不應該在家裡種田,白白浪費了一肚子的墨水。後來他聽從妻子的建議,於是就離開家外出遊歷,希望透過這個機會,能夠碰到一個賞識自己的人。

    初次來到楚國的時候,因為人生地不熟,而且盤纏帶的又不夠,有一段時間,甚至要靠要飯才能維持生活,但儘管如此,他也沒有放棄。後來終於讓他等到了一個機會,在這期間他認識了蹇叔。經過一番交談後,兩個人對彼此的見識都非常欽佩,而且很多想法也都不謀而合,這讓兩個人異常興奮,感覺就是找到了知己一樣。

    後來蹇叔把他推薦給了楚君,剛開始楚君對他還是比較重視的,有一次晉國的使者想要路過該國的境地,於是就拿大量的珠寶和財務來送給楚君,想讓他們行個方便。但是這種行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他們是抱有不好的目的來的,但當時皇上已經沉迷於此,對於百里奚的建議,他完全不聽,直至後來國家滅亡,再後悔也晚了。而百里奚也被俘虜成了奴隸,後來更是成了別人陪嫁的隨從。但他不甘於此,於是在送嫁的途中,逃跑到了楚國。

    楚王則完全不知道他的能力,只聽說他會放牛,於是就安排放牛的活給他。他不知道,自有人聽說過百里奚的大名。於是秦穆公就以抓捕奴隸的名義,用五張羊皮作為交換把他帶回了秦國。至此百里奚終於有了能夠展現他才華的平臺。來到秦國以後,秦穆公把他當做上賓一樣,對他非常重視和尊重。其實對待文人不是說有多少寶物可以賞給他,主要是要給人家最起碼的尊重。

    而在秦穆公這裡,百里奚完全感受到了自己被重視的感覺,所以就一心一意的,幫助秦穆公治理秦國。他通過幾個月對秦國的國家基本情況進行了基本瞭解,在這之後才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動。首先他認為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這也是一個國家應該最基本必備的,因為古代的人時不時就會發起戰亂,每到這個時候,實力則是決定這場戰爭的勝利。

    所以說他不愧是一個人才,能一眼就能看出國家最需要的是什麼?在這之後他也大力發展經濟,鼓勵老百姓種田,還教他們如何提高莊稼的產量,在當時,百里奚在老百姓心中是非常受歡迎的。國家有了經濟力量,這是最基本的,然後就開始發展軍事力量。畢竟一個國家是要士兵來守護的,尤其是在戰亂的時候,士兵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如何提高他們的作戰能力就是緊要的事。針對這種情況,百里奚也提出了相對應的措施,一時間,秦國的軍事力量也上升了好幾倍。

    秦國有了百里奚的加盟後,日益變的強大起來,也不再是那個任人欺負的諸侯國了,所以說百里奚對於秦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百里奚,也就沒有秦國那麼快速的發展,更不要說後來的統一六國了。在他死後,全國上下一片哀呼,可見他當時多受百姓的擁戴。

  • 3 # 謀士說

    秦國的百里奚,商鞅,范雎,李師(應該是李斯吧),其中對秦國貢獻最大的肯定是商鞅這毫無疑問,其次是范雎,再是李斯,最後是百里奚。在百里奚之後,秦國就開始倒退,到秦獻公時秦國才安定下來。秦獻公死後,他的兒子秦孝公繼位,任用商鞅變法,秦國才走上開掛模式。在秦穆公到秦獻公這幾百年間,秦國都被中原國家吊打,而

    商鞅,范雎,李斯,都是秦國強大後出現的人物,只有百里奚不痛不癢,幫助秦國稱霸西戎。雖說,李斯的貢獻比百里奚要大一點,但此人也是使秦國滅亡的推手之一。前面幾位的貢獻,最後毀在了他的手裡。所以,李斯就是來添亂的。把他排在百里奚之後也可以,不過歷史發展是這樣子的,所以只能這麼排了。

    百里奚早年在虞國做大夫,後來虞國被晉國滅掉了,做了俘虜。當前秦國向晉國求親,晉獻公將百里奚作為女兒的陪嫁送給了秦穆公。百里奚半路逃跑,被楚華人捉住,後給楚王養馬。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有才能,又怕楚王用他,於是用五張黑羊皮將百里奚贖了回來。百里奚到秦國做了官當時已經70多歲了,又向秦穆公推薦了好友蹇叔,這兩個人成為秦穆公稱霸西戎的中流砥柱。其實,秦穆公時想稱霸中原,只因為中原的晉國太強大。秦穆公很多次不聽從百里奚的意見,所以損兵折將,最後只能稱霸西戎。秦穆公死後,最大的詬病就是將秦國的人才拿去殉葬,所以導致秦國幾百年沒有翻身,導致華人不滿。

    到了秦獻公時,秦國廢除了殉葬,開始改革,但是不徹底。其兒子秦孝公繼位以後,招賢納士,第一個來投奔他的就是商鞅。商鞅,本名公孫鞅,又名衛鞅。早年在魏國宰相公叔痤門下做門客,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魏惠王覺得他地位低,所以沒有用他。後來,他去了秦國。去了秦國以後,秦孝公全力支援商鞅變法。到死之前,都想把國君之位讓給他。所以,商鞅在秦國大刀闊斧的改革的時候,沒人敢阻攔,改革之路非常徹底,超過任何一個國家。所以,秦國經過商鞅改革以後,經濟騰飛,使秦國很快成為強國,曾一舉奪回了被魏國佔領的河西地區。

    秦孝公之後,秦國的經濟、軍事、政治都由於其他六國,所以逐漸強大。到了秦昭王時,秦國又迎來了一個人才——范雎。范雎早年也在魏國做官,只因為太優秀了,被上司誣陷,最後逃到秦國。秦昭王任用范雎為相,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開啟征服了六國的道路,其長平之戰就是他一手炮製出來的。所以,范雎是繼商鞅之後第二個對秦國貢獻最大的人才。

    而李斯在以上四人當中是最有爭議的一個人物,李斯提出的策略其實,范雎已經打好了基礎。李斯出生在楚國,做過文書小吏,後來去了秦國。開始在呂不韋手下做門客,後來南韓人派間諜入秦,秦王嬴政下逐客令將各國的門客驅逐。李斯在被驅逐之列,因為上書《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李斯為文官,對秦國的一些制度做出了不少的貢獻,在統一六國時期的一些主張深的嬴政的欣賞。不過李斯還是韓非,主張焚書,後與趙高合謀害死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可以說李斯對秦國的危害已經超過其對秦國的貢獻。他與百里奚,商鞅,范雎幾人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罪人。他如果,不與趙高合謀,擁戴扶蘇,那麼可能會名垂千古。只可惜被利慾薰心,最後被趙高腰斬,也是他應有的下場。

  • 4 # DDG1000旗艦

    這麼說吧,衛鞅第一,李斯第二,百里奚第三,范雎第四,張儀第五!後四位加起來沒有衛鞅一個人貢獻大,商鞅變法核心是重新分配社會資源,徹底顛覆了秦國舊有落後的社會制度使得整個國家煥然一新,商鞅變法能夠成功兩個人的功不可沒,第一魏國的李悝、第二秦國秦孝公兩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服務間的通訊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