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國歷史五千年,經歷了千朝萬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如果穿越回古代讓你做皇帝,你會如何選擇?
8
回覆列表
  • 1 # 知乎那個橘子

    瀉藥

    如果穿越到古代,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我不在乎後代對我的評價,但是我總會想著留下點什麼東西給後人。

    成吉思汗固然偉大,但是隻是曇花一現;康熙大帝固然卓越,但清朝已經被過度消費,也就不提了。

    所以,我的答案是,如果穿越回古代,我會一樣成為隋文帝一樣的皇帝。

    無奈隋文帝又揹著千古罵名,所以說出這個答案總會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別忘了,隋文帝楊堅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皇帝之一,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理由如下:

    1.他成功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並開創了影響後世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則是尚書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機構設定雖有變動,但原理不變。這一舉動直接保證了之後一千多年各封建王朝能夠實現中央集權,加強了社會的穩定性。

    2.隋文帝楊堅開創了科舉制度,這一創舉的偉大性可能就不需要我贅述了。一千多年過去了,乃至今天,東亞各國的人才選拔制度都是由這一古老制度演變而來的。縱使八股文、文字獄、應試教育一直被人所批判,但是,從科舉制創立以來,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可能也只有這一條路相對公平一點。(畢竟公平沒有絕對的)

    3.開皇之治。可能大家不清楚什麼是開皇之治,要理解隋文帝這一壯舉,最直觀的就是看他當政的時候人口變化。

    在經歷過幾百年的軍閥割據、內戰不斷地動盪後,隋文帝當上皇帝時,當時中國的人口已經降到了462萬戶,而到了隋文帝兒子隋煬帝上臺的時候,人口已經增加至900萬戶,達到了4600多萬戶(即隋文帝在位23年,全華人口增長一倍)。

    最後,隋文帝楊堅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千古一帝,但是守業更比創業難,到了隋煬帝時期,在隋煬帝堅持不懈地實施暴政下,隋文帝的一世英名終於毀於一旦。兒子做錯事還要老子背罵名。不過京杭大運河確實又是隋煬帝的一大壯舉,到現在,這條運河自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中國內河航運做出了巨大貢獻。

  • 2 # 可汗說事

    萬曆38年,公元1610年大明版圖

    這類問題純屬yy了,不過可以當娛樂聊聊。如果讓我穿越回古代,給我30年時間,我願意穿越到明末,接萬曆皇帝的班。

    先說明末背景:明末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實行的是內閣制,人才濟濟,李贄、方以智、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啟蒙思想家人才輩出,徐光啟、朱載育(明皇室子弟)、宋應星、徐霞客、馮夢龍、湯顯祖、錢謙益、董其昌、八大山人(朱耷,明皇室子弟)、石濤(朱若極,明皇室子弟)、朱舜水、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鄭成功、李定國等大批軍事、科技、文化、藝術天才呈現噴薄湧出的狀態,絲毫不亞於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才質量和數量。此時的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而且是平等和諧的交流,明朝對西方學說採取的又是積極引進的態度,如果用好這些人才,中國近現代歷史前景看好。

    目前:30年時間是這樣規劃的,以十年平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首先,以十年平天下。明末明朝大概有200萬軍隊,扣除駐紮各地維持基本穩定的部隊,真正可用的機動部隊,大概有60萬。

    我會任用孫承宗總督天下兵馬,併兼顧東北平叛事業。孫承宗是明末最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卓越的軍事家,在他的選拔下,袁崇煥、滿桂、祖大壽在內的一大批將才被啟用,他和袁崇煥一起修建了一條牢不可破的抗金防地——關寧錦防地,極大地延遲了清兵入侵的程式,直至明代淪亡也沒有被攻破。

    我會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先剿滅西北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具體用兵如下,以孫傳庭為主將,以洪承疇、盧象升、陳奇瑜、曹文詔、左良玉,賀人龍等為副將,陣容堪稱豪華,配兵40萬。對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農民軍主要領導人採取格殺勿論政策,不管採用什麼手段,對這種反覆之人一個字,殺!對他們的手下兵士等從犯採取招撫政策,並積極改編為己用。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陳奇瑜、曹文詔、左良玉等人,其中的任何一人都幾次差點剿滅農民軍,由於崇禎的瞎指揮,老是功虧一簣,所以我要吸取教訓,樹立孫傳庭的權威,讓他放開手腳,大膽用兵,其他將領要絕對服從孫將軍的指揮,否則嚴懲不貸,並給孫傳庭做好後勤保障服務。

    對東北後金作戰方案如下,主將孫承宗,副將熊廷弼、袁崇煥、吳三桂、祖大壽、滿桂、趙率教等,陣容強大,配兵20萬。開始時,採取防守策略,消耗它的有生力量,並對後金採取圍困政策,實施經濟制裁,最大程度上的隔斷部分晉商的賣國行為,抓住的嚴懲不貸。

    等關內農民軍消滅以後,再徵調60萬以上的大軍,以及關內一幫猛將助陣,出關圍剿後金部隊。經過幾年的圍困,此時的後金已是疲憊之師,只要用兵策略不存在大失誤,用80萬大軍,剿滅努爾哈赤等人,不是問題,不管是兵力和國力,還是將領質量和數量,都有壓倒性優勢。對後金我會採取三光滅絕政策,不到20萬人的部族,耗也把它耗死!

    其次,十年養百姓。任用能臣葉向高為內閣首輔,史可法、洪承疇、徐光啟、朱瞬水等人為閣員,其中讓史可法負責給圍剿部隊搞好後勤,他剛睜不阿,清廉正直,應該可以勝任。此階段施政方針是輕徭薄賦,提拔賢能人才,從諫如流,勵精圖治。

    並積極發展資本主義,鼓勵方以智、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啟蒙思想家開啟民智,並積極引進西方學說,慢慢推行君主立憲制。支援徐光啟、朱載育(明皇室子弟)、宋應星等人,開展中西軍事、科技、文化交流,為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提供科技支撐。鼓勵並扶持徐霞客、馮夢龍、湯顯祖、錢謙益、八大山人(朱耷,明皇室子弟)、石濤(朱若極,明皇室子弟)、朱舜水等文化、藝術天才,發展繁榮大明文學藝術,為盛世添彩。

    第三,十年致太平。繼續輕徭薄賦,提拔賢能人才,從諫如流,勵精圖治等方針政策。與此同時,派遣得力將領,分批次開疆拓土,佔領蒙古、西伯利亞、東南亞、新疆等地。

    在佔領地發展經濟,開拓海外市場,並移民人口,將其牢固納入中華版圖。這樣內外兼修,大明經濟肯定會獲得大發展,加上搶佔的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和海外領地,支撐國內發展,大明定會國富民強,科技發達,文化繁榮,萬邦來朝!

    終極目標理想版圖:鞏固已有版圖,並出兵和移民佔領東南亞、蒙古、新疆、西伯利亞等地,為我大中華開疆拓土,致萬世太平!

    附錄美國明史專家黃仁宇對明朝晚期萬曆時期的評價:

    總的來說,萬曆即位以後的第一個十年,即從1572年到1582年,為本朝百事轉蘇、欣欣向榮的十年。北方的“虜患”已不再發生,東南的倭患也已絕跡。承平日久,國家的府庫隨之而日見充實。

    “萬曆時代”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非凡。萬曆時期是東西方文明相遇,交流碰撞的時期,西方文明首次叩開了東方的大門,是東西方文明最友好平等交流的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組成了西學集團,傳播西方文明。

    “萬曆時代”時“非君浪潮”高漲,民本主義盛行,是封建皇權統治遇到極大衝擊挑戰的時代。“萬曆時代”是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是蘊育新型生產關係的時代。

    “萬曆時代”是首次出現了市民力量和封建統治黨爭的時代,是社會動盪和蘊育社會變革的年代,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華夏科技文明再次站在世界高峰。

    萬曆時期的火器特種兵

    萬曆時期的水下導彈

    萬曆時期的佛朗機

    萬曆時期中國的火器作戰能力依然領先世界

    無敵大將軍炮

    萬曆時期的機關槍

    萬曆時期的火箭武器

    萬曆時期的機關槍雛形

    萬曆時期的火銃

    萬曆時期的重武器,大型爆炸燃燒武器,重40公斤

    單兵多管火器,明代萬曆時期趙士楨發明

    明朝萬曆時期的機關槍雛形

    明末重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等離子切割機不起弧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