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馬閒評

    上中下三策,其實是利弊對比及成本對比。

    一般上策,利最大,但,成本最高,包括君主的聲譽成本。

    一般下冊,成本小,利也最小。君王看到利小,也不會幹。

    一般中策,利益及成本較為匹配,君王既能得到應得的利,成本也能接受,所以,君王一般選擇中策。

  • 2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古代謀士向主公提策略的時候,會有上中下三策,君主有時候不選上策,也不選下策,而是中策呢?我們來舉個例子來說,三國著名的謀士龐統向劉備取益州的時候就提供上中下三策,最後劉備選擇了中策,為何呢?

    龐統獻三策建議劉備迅速拿下益州的背景

    我們先交代下背景,赤壁之戰的第三年,益州的劉璋與漢中經常搞軍事摩擦,怎奈劉璋不敵張魯,於是在益州別駕張松的建議下想要外援來抵禦張魯,張松本來是去請曹操來的,不料曹操怠慢了張松,張松在回益州的過程中得到劉備的禮遇,於是看到劉備的仁義和大志,就想著把劉備迎到益州,取代劉璋做益州的新主人。

    張松和法正

    到了公元211年,劉璋派法正去荊州邀請劉備入蜀共同抵禦張魯,法正本來在劉璋手下不得重用,於是與張松勾結,法正到了荊州後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藉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進言,他說:“荊州荒蕪殘敗,人口流失殆盡。且東邊有孫權,北邊有強敵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此為根基,當可成就大業。”

    龐統

    劉備說出自己的擔心:“我與曹操勢同水火,他用急,我用寬;他用暴,我用仁;他用詐,我用誠;行事都與曹操相反,事情方可成功。如今應人之請入蜀,便欲奪人益州,這種失信於天下之事,我怎麼能做呢?”

    龐統不像諸葛亮,遇到劉備把事情提高到義利之辨來認識時就閉口不語,他繼續堅持己見:“凡事在需要權變之際,不能固守一途。事成之後,給劉璋以優厚之祿爵,不就照顧到信義了嗎?今日我們不取益州,日後益州亦將落於他人之手,何必袖手謙讓呢!”劉備認為龐統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黃忠等人,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

    劉備率軍入蜀

    龐統獻的上中下三策是哪三策呢?

    劉備入蜀後到達涪城的時候,受到了劉璋的盛情款待。在這時張松與法正急於建功,暗中向劉備獻計,要他在和劉璋見面時,突然動手製服對方。劉備徵求龐統的意見,鳳雛先生也滿口贊成。但是,劉備覺得在他人的地盤上擺鴻門宴,來反客為主,收拾軍力強盛的劉璋,實在是沒有把握,於是又拿出大道理來推辭,說道:“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劉備和劉璋

    就這樣,劉備答應劉璋進軍葭萌關去抵禦張魯,劉璋負責供應劉備的軍需錢糧。過了一年後,劉備沒有去攻打張魯,反而在當上廣樹恩德,為此龐統很著急,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上中下三策:

    上策:出奇兵暗中組織一支精兵,晝夜兼程,南下八百里,偷襲成都。劉璋不諳軍事,又沒有防備,必可一戰成功。

    劉備和龐統

    中策:分析形勢,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手握強兵,又向劉璋建議把劉備趕回荊州。如今這樣的進退兩難之際,不如我們假裝荊州有急事,故意收拾行裝準備東歸,請白水關守軍主將楊懷、高沛來赴宴告別。二人來後,即行斬殺。待把白水守軍近三萬人抓在手中,再南下進攻成都。

    下策:退到位於三峽西端的白帝城,等待荊州的後援大軍來到,再慢慢向西硬攻成都。

    提完三策後,龐統又說如果猶豫不決,時間長了,必定反受其害,建議劉備早拿定主意。

    針對龐統獻的上中下三策,劉備是如何選擇的呢?

    劉備仔細再三考慮,覺得上策太過於激進冒險,下策進展又太緩慢,只有中策最為合適。

    我們仔細分析下這三策,也不難理解劉備為何要選擇中策了?

    上策:出奇兵偷襲成都,符合孫子兵法的“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但危險實在太大,首先白水關在葭萌關的南邊,如果劉備軍隊有動靜,他們可以從背後切斷劉備的後路,其次從葭萌關到成都有八百多里,這一路還有綿竹、雒城等重鎮,還沒有到成都估計就被消滅了,劉璋是有些無能,但手下能人武將都很厲害,黃權、劉巴、張任等人早就反對劉璋邀請劉備入蜀。

    下策:退到白帝城,等待援軍,就等於一切要從頭開始,硬攻益州,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我們知道劉備與劉璋決裂後,光是攻打雒城、綿竹就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劉備與劉璋決裂

    中策:劉備雖然採納了中策,但還在等待時機,不是馬上就攻打成都,這個時機就是曹操起大軍攻打淮南,孫權一邊迎戰的同時一邊向盟友劉備求援,劉備立即以急需救助孫權為藉口,寫信向劉璋索要精兵一萬及大量物資。劉璋給了他四千人馬和所求物資的一半。這一下劉備就找到了藉口,他立即對部眾進行煽動說:“我們為益州討伐強敵,不辭勞苦,備嘗艱辛。而他們卻如此吝嗇財物,我們難道還要替他們賣命嗎?”加上張松暗地勾結劉備的事情洩露被劉璋所斬,劉備藉此並採用了龐統的中策來向劉璋用兵透過武力來奪取益州。

    結語:龐統這個人不虧是謀略的高手,審時度勢,善於分析利弊形勢,向劉備獻上上中下三策,同時也懂得自己的定位,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決策,而是把決策權交給了自己的主公劉備,這就是是說話做事的藝術和分寸,劉備依據龐統的分析與策略,善於做出自己的判斷,採納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中策。

  • 3 # 秦嶺論史

    上策是理想狀態,中策是實際狀態,下策是不入流的狀態。

    古人中庸獻計者本人其實就推崇中策,這個在三國演義裡就有體現,那麼有沒有君王使用上策那當然有,朱元璋之類,言聽計從的,劉溫當然會獻上上策,當然上策如猛藥,後遺症是避免不了的。

    庸君才使用中策,這是因為他們覺得上策也對,下策也還說得過去,模稜兩可,所以就中策吧

  • 4 # 愚獨醒

    君主為什麼不選上策?這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謀士認為是上策,君主未必認同。

    這又分幾種情況,一種是君主沒有遠見,認識不到上策的好處,比如袁紹聽不進田豐沮授的任何高見;另一種相反,是君主有遠見,認識到所謂的上策符合眼前利益損害長遠利益,比如劉備拒絕龐統的上策採納中策;第三種是君主也認同上策,但急功近利,擔心在自己任上見不到功效享不到榮耀,也就不認為是上策,比如秦孝公拒絕商鞅的王道採納商鞅的霸道。

    第二種是客觀條件不允許

    比如發展科技發展經濟,有些事後諸葛亮,就批評毛主席不懂得與美蘇超級大國搞好關係的上策。客觀事實是,美國一直對中國進行技術與經常封鎖,至今仍不肯對中國出售尖端技術;而蘇聯給予援助的同時要求中國做附庸國,甚至要求中國讓臺灣獨立,讓印度侵佔領土。

    以犧牲主權為代價的上策就變成了下策。

  • 5 # For42975719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在君主眼中謀士也是人,不是上帝,給出的不一定是正確答案!

    假如你是老闆 有個事項事關重大 決定你公司的存亡 你向管理層尋求意見 其中有一個人說 我有三個方案 我認為最好的是方案一,巴拉巴拉巴拉;其次是方案二,巴拉巴拉巴拉;再次是方案三,巴拉巴拉巴拉。

    請問,你是不經思考直接選了他的方案一呢?還是再自己考慮一下這三個方案的優劣,自己再選選?

    所以往往君主選了中策、下策的,那麼其實在他的綜合考量中,他選的那個,才是他心裡的上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外要回家的小留學生,到底應該不應該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