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去年(2020年)元月18號,我在郵政銀行裡面辦了個存款業務。當時業務經理說的是:第一年存一萬,第二年存一萬,第三年再存一萬,然後從第一年算到第五年可以取出,利息是三千元。今年18號收到中國人壽的催費通知,說我買的保險到繳費期了。 說實話,當時有點懵逼。我打了中國人壽的客服電話,瞭解到,我這可以不用續費,可以解除合同。但是,會有違約金,大概是2400元。我這一聽肯定不願意了,我存一年的錢一分沒掙不說,還要扣我2400元,我馬上聯絡了當時的客戶經理。 我把我收到簡訊的事和她說了下,然後她說不能退什麼的,大概意思是讓我接著存。最後我想著退確實虧,不如接著存吧,就和她確認下到期收益。好傢伙差點被氣死,她告訴我說,第5年取出只能得1750利息!當初和我說按合同履約第5年取出可以有3000元收益,現在變成了1750! 現在不是想不想存了,是感覺自己被騙了。當初說的是存款產品,現在變成了保險,當初承諾的收益現在砍一半!越想越氣,大夥說說我該怎麼辦?
5
回覆列表
  • 1 # 餘漢波

    這不屬於自產自銷的銀行理財,銀行理財與保險是無關的,它是銀行的代銷理財,實質它是保險產品,並非存款。

    如果題文的意思是,第1年存1萬,第2年存1萬,第3年存1萬,第4年不用存,第5年不用存,第5年末可取回33000元的話,那麼該產品的收益率是極低的,我們可以採用Excel表格中的IRR函式,求的內部收益率只有2.4%,跟目前的餘額寶收益率是差不多的,真不如去存餘額寶。

    若第五年取出則有31750元,那麼實際收益率只有1.425%,更加低得可憐。

    若購買的是保險產品,那麼應當是存在人身保障費用支出的,否則收益率應該不會這麼低,可以看一下合同有哪些人身保障。比如很多人買萬能險,萬能險的收益剛好抵充人身保障費用的支出,即用錢去買萬能險通常是沒有實際收益的。

    透過銀行渠道購買保險產品,通常有15日猶豫期,在猶豫期內,保險公司會透過回訪跟你確認是否買過保險——只要接過電話或者收到相應的合同,便可知是否為保險,在猶豫期內退保是不產生費用的。

    也就是說,通常年輕的男性不容易被銀行理財經理忽悠,對金融應當有一定的瞭解,被忽悠的通常是對金融產品沒有什麼興趣的女性或老人。

    如果有證據證明自己在不知曉的前提下購買了保險,而如今感覺與原先的差異極大,那麼可向銀保監會投訴,要求退保並取消退保費用。

    但是如果你是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購買的是保險,但卻因為被高收益迷惑購買了保險,那麼只能認栽了,並不能怎麼樣。

  • 2 # 金融知窗

    關於銀行理財業務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中行曾出現的“中油寶”事件、還有理財產品達不到預期收益,甚至虧本等。但是,不能就此下結論,說銀行的理財都是坑,畢竟銀行絕大多數理財產品還是有可靠的收益的。特別是銀保監會加強了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管力度,強調了不能承諾保本收益和剛性兌付,客戶購買理財必須是客戶自願原則,操作上必須有實行櫃面“雙錄”等。銀行理財業務逐步走向規範化、正規化。所以,像題主出現的這種不知情的情況購買了保險應該非常少見了。

    一、簡單分析一下銀行理財業務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該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代銷類,另一種是由銀行發行和銷售的理財產品。前者是指商業銀行透過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等渠道,向客戶銷售合作機構的相關投資產品。銀行代銷的產品常見的有:代理基金,代理保險產品,代理債券、代理貴金屬等,這些代銷產品銀行只提供銷售渠道,但是不承擔風險。銀行自己銷售的理財產品是指靠銀行自身信用而發行的產品。按風險和收益型別劃分,可以分為保證收益型和非保證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按照期限劃分,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可以分為超短期產品(期限一個月以內)、短期產品(1~3個月)、中期產品(3個月~1年)、長期產品(1年以上)以及開放式產品(產品可以每天或者在約定的日期申購、贖回)。銀行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客戶要填寫風險測評問卷,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才可以購買。

    二、關於代理保險業務

    銀行代理保險業務是保險公司與銀行合作,由銀行代理銷售保險的業務,保險公司利用的是銀行渠道和客戶資源,銀行為了收取代理費用。

    顯然,題主遇到的是買保險,不是存款。前些年,不少客戶抱怨,原本是去銀行存錢,卻迷迷糊糊被櫃員忽悠成了買保險。若要提前退保,非但沒有預想中的高收益,還可能面臨本金的損失。這種“存款變保險”的事屢見不鮮。不過,大概是2016年,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銀行代理保險產品銷售過程錄音錄影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工作人員在經營場所向客戶銷售1年期以上(不含1年)個人投保的人身保險產品和財產保險產品時,應對銷售過程實施錄音錄影。兩大監管部門首次就銀保銷售的“雙錄”聯合發文,就是為了防範銷售誤導,規範保險產品銷售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所以買保險應該是知情的並簽字認可的,而且買保險在猶豫期回訪時,如果不同意可以退保的(沒有損失)。

    但是,一旦買了,提前退保肯定不合適,要扣一定比例手續費。保險主要買的是保障,而不是圖高收益。個人認為,這種人壽保險是一種分紅型保險,雖然收益不高,但到期本金沒有損失,並有最低收益保障的。既然買了就當是零存整取存款,提前退保也不合適,建議持有。

    三、如何區分銀行的代銷產品和銀行自身理財產品

    一是要了解產品說明書和產品合同。知道是什麼產品後再決定是否簽字購買。二是銀行代銷的保險很容易識別。有購買保險提示函,並標註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三是.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或者合同上會標明理財產品管理人或者發行機構。

    最後,友情提醒投資人,作為投資人不盲目追求“高收益”,高收益也就伴隨著高風險。是投資都有風險,也包括存款,應當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

    宇宙行---工商銀行

  • 3 # 蘭州蘭

    曾經存錢的時候,就買過個一次保險好像也是三年,當時那個保險買的是5000塊錢,也沒有保什麼說是分紅的,還給了一個保險公司的合同,16K紙的好幾紙裝訂的冊子,取錢的時候拿那冊子過去的,年化利率是多少也忘記了,總之不是你的這種時間特長,名不符實的理財。

    後來存款渠道多了,十幾年再也沒有去過郵局。

    去年疫情期間,郵局業務變更,裡面買雞蛋、賣鹽,日用品價格比超市低。賣的雞蛋還挺便宜,我過去買雞蛋,當時郵局有工作人員就推薦他們有一款理財產品利率比較高,好像還送東西,問我要不要買,讓我留下資訊有了這種理財給我打電話,說是針對50歲以上老年人的。

    你買的應該就是他們給我推薦的這款產品吧。估計這款產品就是針對老年人,專給老年人設計的東西,本都應該回不來吧。

    現在這個社會,騙子太多太能偽裝了,郵局大廳坐的是不是郵局的工作人員還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著裝是綠色的,誰知道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買幾套郵局的工作服,坐在郵局,但是不是櫃檯時,只是擺了兩個桌子的這種,我們老百姓都分不清,上當就成了常態。

    騙子也就太可惡了。

    如果按照你說的,第一年存10000,第二年存10000,第三年存10000,五年後取出,如果按照年化4%的算的話利率是這樣的,你看對不對?

    第一年存款10000元,年化4% 五年後400*5=2000元

    第二年存款10000元,年化4% 四年後400*4=1600元

    第三年存款10000元,年化4% 三年後400*3=1200元

    五年後取出可得利率2000+1600+1200=4800元

    郵局門口經常有個小黑板上面就是第一年怎麼樣,第二年怎麼樣,我總是覺得是一筆糊塗帳,從來都不進去,一看就是套路,誰讓你當時進去入了人家的圈套呢?

    現在的這個形勢下,我們老百姓就是要保命,錢要保本,不要貪圖別人的高利率,人家虎視眈眈盯著咱的本金呢。

    以後郵局去存錢,一定要問清楚,就告訴只辦存款業務別的一律不辦,所有的銀行進去只辦銀行存款,什麼理財,期貨、基金都不要買。

    賺大錢的事能輪到老百姓嗎?看看前幾年火爆的P2P都害了多少人。

    希望你再問清楚,手裡拿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產品?如果只少一些利率就算了,本金一定要保住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今年沒進季後賽,湖人明年需補強,有人說許多球星不會去湖人,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