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琪38

    招募流民,利用無主荒地,實施民屯。讓軍人休整時

    進行生產,實行軍屯,由此增加了財政收入,維護了封建社會統制秩序,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 2 # 詫寂說史

    導言

    屯田是指利用軍隊、農民等群體進行開荒種糧,以實現軍隊和百姓糧食富足。

    屯田起源於西漢文帝時期,當時是為抵禦北方匈奴而在邊境進行屯田以保證糧食供給。曹魏在繼承西漢屯田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延伸和拓展,並形成了一整套系統,成為“屯田制”。

    屯田制對曹魏的經濟、政治、軍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僅使得曹操在北方群雄中脫穎而出,更為後來的統一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屯田制背景

    東漢末年,漢室皇權旁落。地方豪強紛紛兼併土地,加之軍閥混戰,致使流民四起,田園荒蕪,廣大地區的農業生產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到處是一副“田無常主,民無常居”的景象。

    不僅廣大的農民生活在飢餓之中,就連軍隊也沒有足夠的糧食。淮南袁術計程車兵們吃河蚌充飢,河北袁紹計程車兵在野外吃桑葚。許多軍閥,因為缺糧導致在對外的征戰中屢屢被迫中途撤兵,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

    曹操下屬棗祗在鎮壓黃巾起義過程中,對起義農民亦戰亦耕的兵農合一的做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中得到了啟發。於是向曹操提出屯田制,以解決糧食緊缺的問題。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為屯田都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屯田制內容

    建安元年,曹操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周邊率先開墾土地,實行屯田。

    屯田用的是荒蕪的土地,耕牛、農具是鎮壓黃巾起義中擄獲的,將這些土地交給流民進行耕種,免費提供農具和種子,等到獲得收成後政府和農民按照比例進行分成。

    第二年,屯田初見成效,當年得谷百萬斛。“於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併群賊,克平天下”。

    曹魏屯田有民屯和軍屯兩種。

    民屯:每 50 人為 1 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屯田農民不得隨便離開屯田。軍屯:設立土地予不用打仗的軍士,要求士兵能自行耕作而生產行軍所需糧食。軍屯以六十人為一營,且佃且守,士卒需繳納分成地租。曹魏屯田制和漢代屯田的差異

    1、屯田目的不一樣

    西漢:西漢屯田的目的是服務於軍事。西漢面臨北方匈奴的威脅,所以從文帝開始就陸續在北方邊境進行屯田,給戍邊的軍士提供糧食支援,減少戰爭給內地帶來的壓力。

    曹魏:曹魏屯田不僅服務於軍事而且改善國內經濟。曹魏屯田使得流民和無主的田地相結合,不僅緩解了流民的威脅而且透過兩者的結合,增加糧食的供給,在前期極大的支撐了曹魏的軍事行動,從而統一北方。

    在北方穩定後,屯田制已經成為了曹魏農業政策當中的重要一環,不僅促進了地區農業的發展,還推動了地區經濟的繁榮和穩定。

    2、屯田的規模和程度不一樣

    西漢:西漢的屯田只集中在西北邊境,而且規模較小,只是戰爭情況下才會產生的軍屯。而一旦戰爭結束或者和北方少數民族關係緩和,屯田就變得不再重要。

    曹魏:曹魏的屯田制度已經成為了當時的農業政策之一,除了在邊境還在內地都設有屯田,加上外部環境長期處於戰爭狀態。

    所以曹魏時期屯田的規模和程度一直處於一個較高的水準,而且更成體系。

    3、屯田的地理位置不一樣

    西漢:西漢政府為了應對北邊匈奴的威脅,選擇在北方邊區進行戍守,實行屯田。所以屯田的地理位置,集中在西部和北部邊境,多在河西河套地區。

    曹魏:曹魏的對手為蜀吳兩國,面臨的威脅集中在西南和東南。除了在西南和東南邊境進行屯田以外,還在魏國境內的廣大區域實行屯田,包括兗州、豫州、徐州、雍州等地區。

    總結

    東漢末年社會動亂產生了大量的流民和荒蕪的土地,這些給曹魏進行屯田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透過屯田,不但讓曹魏解決了軍糧問題,還充實了國家實力,穩定了社會秩序。

    曹魏時期作為屯田制度的集大成者,更是為後世的土地政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奠定了後世屯田制的基礎。

  • 3 # 壹零壹肆

    前言

    曹操代理兗州牧以後,帶兵和黃巾軍作戰。戰鬥結果是,黃巾軍向曹操投降。但是黃巾軍是一種奇怪的軍隊,隊伍當中除了戰士,還有隨軍的家屬和農民,甚至耕牛和農具,號稱百萬。因此,曹操當時就面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這如何養活這麼多人。

    於是,曹操在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接受謀士們的建議,開始實行屯田制。

    由於連年戰爭,許多土地已成為無主田畝。曹操就將其收歸地方政府,一部分交給軍士和黃巾降卒耕種,名為軍屯;一部分招募失地農民耕種,名為民屯;耕牛和農具則由政府提供,同時收取五到六成的地租。這就是曹操實施的屯田制。

    曹操的屯田可謂是一筆極其划算的買賣。

    第一,土地是收歸的無主之地,耕牛和農具是從黃巾軍那裡收繳來的,可謂無本生意。

    第二,地租高達五到六成,比漢初的十五分之一不知高出多少,可謂牟取暴利。但是,戰士和農民從此有飯吃。

    第三,居住方式軍事化,耕作方式集體化,等於建設了一支耕戰合一的新軍隊。這支隊伍,平時能幹,急時能戰。

    第四,屯田制度在解決了糧草和兵源問題的同時,還解決了令人頭疼的流民以及由此造成的治安問題,豈非一舉多得?

  • 4 # 傳奇歷史觀

    曹操屯田的地方很多,從許昌開始,各州郡基本都有屯田。不光是曹操,其他勢力也相繼效仿,在各州郡紛紛屯田。為什麼要屯田呢?因為自從漢靈帝時期,爆發了黃巾軍起義以來,各地盜賊並起,河北有黑山賊,益州有五斗米道教,西北有邊章韓遂的羌亂,東部沿海還有管承等海盜,南方的蠻夷也頻頻叛亂。再加上州郡各自募兵,各勢力之間互相攻伐。所以造成人民流離失所,土地基本上無人耕種。

    漢獻帝時期,大旱、蝗災,京城白骨遍野,饑民相食。糧食價格飛漲,一斛穀子五十萬,一斛豆子二十萬。甚至連漢獻帝自己都有一段時間被李傕郭汜鬧的吃不上飯,到處逃命,京城的文武百官跟著獻帝死了不少。各軍閥的部隊也沒有糧食吃,袁紹的軍隊在河北摘桑葚吃,袁術在江淮吃河裡的魚蝦。

    曹操遷都許昌之後,漢獻帝算是真正的穩定了下來。這時有個叫棗祗的人建議在許昌附近屯田,於是曹操任命棗祗為屯田都尉,任峻為典農中郎將,開始在許昌附近招募軍民屯田。屯田的效果非常好,當年就得谷百萬斛。

    其實屯田的制度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不過漢朝主要是在邊疆屯田,目的是防範外族入侵,或者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管理。比如漢武帝在西域的屯田,漢武帝時期還沒有正式建立西域都護府,只是派軍隊在西域屯田。

    位於今天內蒙古額濟納旗的居延塞遺址是當年漢武帝修築的防範匈奴的城障。居延塞從居延澤到甘肅的張掖,一直連到長城上。兩漢在居延塞都有長期駐軍,這些駐軍平時就有屯田。近代在居延塞發掘出的居延漢簡中就有關於屯田的記載,在居延塞的兵員薄上,除了打仗的燧卒、鄣卒等,還有屯田的田卒、河渠卒、守谷卒等兵種。

    除了在許昌屯田外,在史書上明文記載的曹操的屯田地還有:揚州、合肥等。總之只要是軍事上的要地基本都有屯田,屯田可以作為軍糧供應的保障,所以要做根據地必須大力屯田。諸葛亮以及他的後繼者都在漢中屯田,姜維在沓中屯田等等。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屯田對於軍事的意義非常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文、那一刻,我讀懂了你。我想寫曹操。可是不知道該怎麼開頭,怎麼寫,求教、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