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98727556629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這句詞的作者是,謝無逸。 1、【原文】:千秋歲詠夏景 謝無逸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萍風起。 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裡。 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 2、【賞析】: 詞有濃有淡,譬如,柳永詞濃,晏殊詞淡。濃的詞,借用徐志摩的一句話,真是可以“濃得化不開”,其間情意纏綿,讀來稠密不已。而淡的詞,就算寫愁苦、寫情愛,也只是輕描淡寫,自有一種高遠的意境。 謝無逸的這首詞,就是典型的淡詞,一個“淡”字就是全詞主旨。和辛棄疾的《尋芳草》一樣,這首詞也寫相思,相比之下辛詞濃,謝詞則淡。我們且來看看謝無逸是如何把濃濃的相思之愁寫出淡泊之境的。 先來看謝先生選的第一個意象:楝花。楝花春末夏初開花,由此可知時序當為初夏,起首兩字便點題。楝花是詩詞中非常少用到的一種花,我們說春暮一般用酴醾,夏初則多用小荷,謝先生別有用心得拈出一個楝花來,就已知不肯落入俗套。楝花飄砌,階梯上飄滿了落花,隨著落花傳來細細清香。楝花花型本身就很細小,加之香味之細,簌簌聲之細,首二句就已在嗅覺、視覺、聽覺上營造了精緻的意境。接下來,梅雨,再次點題。梅雨既點時令,又點天氣——初夏雨後。雨後寫風起,但這裡的風,不是尋常的風,謝先生特特點出一個“萍”字,不說風,非要說“萍風”。萍乃是聚散無常之物,萍之聚散,往往令人想起人之聚散。因此,詞的主人公看見萍,不禁想起遠方的人。這樣,自然而然就有了下兩句——我的情隨那人遠去,我的夢亦追隨那人而去。在這裡,湘水、吳峰並非實際指這兩個地方,而是作為一種意境出現,意謂他思念的人在遠處,隔著重重山水。我們偉大的數學家有首著名的《四愁詩》,說他所思念的人在太山、在桂林、在漢陽、在雁門,道路遙遠而見不到所思念的人,因此很憂愁。實際上他思念的人真的在那麼多地方嗎?不是的。張衡說“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湘水,是舜的妻子娥皇、女英二人死去的地方,相傳舜南巡不返,娥皇、女英去找他,死在湘水,淚化為竹上斑點。因此,湘水為一個思人至極的意象。謝先生這兩句寫思念,然而思念的落腳處卻是虛的,不知思念何人,更不知人在何處,在此處,詞已漸入空靈之境。他不訴相思之苦,就已把愁寫淡了。 下一句“琴書倦”承接“夢”而來。倦而入睡,睡而入夢,夢而思人。南窗睡,為什麼偏偏是南窗,不是東窗、西窗、北窗呢?夏風為南風,因此面南之窗恰有風入。此處呼應上文楝花清香,有風入,方能聞到花香。繼而又呼應萍風,上片由起句到結句前後照應,結構縝密。此外,南窗還有一層意思。南窗一詞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為歸隱、心之歸宿的代指。因此,這二字又為本詞添加了淡泊脫俗之境。按照一般閨怨或是思念的詩詞,完全可能把南窗寫成西窗的。為什麼呢?因為西在古代文化中是陰柔、是女性、是美的代表,譬如西廂、西施。謝先生卻舍卻了西窗的柔情蜜意,用南窗取代之,又是淡了一層。 下片筆鋒繞回來又寫思念。“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可憐我濃密的情意寫給誰看,我的恨誰來幫我洗去?這一筆是很高妙的。尋常人寫到上片南窗,下片可能就拋開人間俗情直接寫高情啦、清淡啦。而謝先生卻非要提一句纏綿之情,這就形成了迂迴婉轉的格局。只有此句之濃,才能襯出後幾句之淡。在濃後,馬上就來了兩句輕淡無比的意象:修竹畔,疏簾裡。謝先生無端端點出兩個地名幹什麼呢?這兩個地方發生了什麼呢?“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原來主人公在竹邊舉辦了一場宴會,載歌載舞。然而,他卻不寫熱鬧的歌舞,只寫歌完了有那麼點微塵粘在扇子上,舞完了還有點微風掀動衣袖。最安靜的時刻,不是靜的一根針掉地上都聽得見,而是剛剛由動入靜的那一剎那,謝先生寫的就是那一剎那,那一剎那的變化,那一剎那的心境。“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有聚才有散,他不寫聚,只寫散,那過眼的繁華他不著絲毫筆墨。餘、罷、後,三個字連用,都不是寫此時此刻,而是寫彼時彼刻,他不在乎此時此刻有多麼紛繁,只在乎紛繁過後的清靜,餘味才是長久的。主旨“淡”到最後一句才點出,整首詞都安靜了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東西兩邊都靠印度洋,北面喜馬拉雅迎風坡,它會幹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