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過的大仙
-
2 # 冷月說歷史
息夫人遭到楚王搶婚,和丈夫息侯雙雙殉情自殺的傳說。
息夫人是春秋時期陳國的公主,後嫁給息侯為妻,傳說她容顏絕美、豔若桃花,又被稱作“桃花夫人”。
傳說息夫人嫁到息國後,息侯對如花似玉的妻子十分疼愛,見她時常因思念親人而鬱鬱不樂,就讓她回孃家去探親。息夫人有個姐姐嫁的是蔡國國君,所以從陳國回來時她特地繞道蔡國去看望姐姐,她的姐夫蔡侯設宴款待她,不料在宴席上喝多了酒,竟對她出言調戲,還動手動腳。息夫人很不高興,就提前離席,回到了息國。
息夫人回去後並沒有對息侯說起這件事,畢竟蔡侯是自己的姐夫,又是酒後失德,她不打算追究此事。可是她的隨從把這件事告訴了息侯,息侯聽了大怒,當時就想出兵攻打蔡國,但息國比蔡國小,真打起來佔不了便宜。息侯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向臨近的大國、楚國借兵。他向楚王建議楚國出兵假裝攻打息國,他向蔡侯求救,等蔡侯領兵到來後,楚國再捉住蔡侯。
正忙著開疆拓土的楚王早就對蔡國和息國虎視眈眈,有這樣的便宜事自然滿口答應,於是一切按息侯的計劃進行。楚國出兵息國後,蔡侯果然領兵來救,楚軍大敗蔡軍,蔡侯跑到息國的城下,息侯不開城門,蔡侯遂被楚軍俘虜。
蔡侯明白自己是遭到了息侯的暗算,當然恨極了息侯,為了報復,他向楚王坦白了自己之所以被息侯暗算,就是因為受到息夫人美貌的迷惑而對她失禮,趁機不遺餘力地把息夫人的美麗大肆渲染了一番。
聽到世上竟有這樣的美女,楚王自然動了心,他親自帶兵前往息國,不知道危險已迫在眉睫的息侯設宴接待他,酒過半酣,楚王對息侯說:“聽說你請我出兵對付蔡侯是因為他得罪了尊夫人的緣故,既然我已幫尊夫人出了這口氣,她也該敬我一杯酒表示感謝呀。”
息侯雖然覺得他這個要求不合禮儀,但不敢得罪他,只得命人去叫息夫人來敬酒。息夫人一來,所有人的命運就此註定。
第二天,楚王回請息侯,不知是計的息侯前往赴宴,剛一到就被楚王扣留,同時一隊楚兵攻入毫無防備的息宮,捉拿息夫人。息夫人無處可逃,正要跳井自殺,楚國大將鬥丹趕到,一把抓住她的衣服,說道:“夫人難道連息侯的性命都不顧了嗎?”
息夫人無奈,只得改嫁楚王,楚王果然沒殺息侯,讓他做了看守城門的小吏。
息夫人三年之內,給楚王連生了兩個兒子,但卻從不跟他說話,楚王再三追問她究竟是為什麼。她含淚說道:“我一個女人伺候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麼話可說的。”
這一天,楚王出城去打獵,要幾天後才回宮。由於息夫人生了兩個兒子,楚王以為她不會再有二心,對她的看管鬆了很多,所以她趁此機會出宮去找息侯。兩人見面,禁不住抱頭痛哭,息夫人邊哭邊說:“我之所以忍辱偷生,開始是為了保全你的性命,後來是想再見你一面,如今心願已了,死也瞑目。”
說完,她竭盡全力向城牆撞去,頓時香消玉殞。息侯悲痛欲絕,只覺得世間再無留戀之處,也跟著撞死在了城下。
楚王得到訊息,想起自己三年來對息夫人寵愛有加,竟然換不來她一點真情,不禁黯然神傷,又想起造成這起悲劇的始作俑者蔡侯,滿腔悲憤總算是找到了發洩的地方,於是出兵滅了蔡國,殺了蔡侯。
因為感念息侯和息夫人生死相隨的痴情,楚王按諸侯之禮將二人合葬在漢陽城外的桃花山上。後人在山上建了一座廟宇,稱為“桃花夫人廟”。
傳說確實哀婉悽豔、令人感嘆,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個傳說的前半部大概源於春秋時的史書《左氏春秋》,後半部來自漢朝劉向的《列女傳》,據《左氏春秋·莊公十年》記載:
蔡哀侯娶於陳,息侯亦娶焉。息媯將歸,過蔡。
這裡的息媯就是息夫人,媯是她孃家的姓,而息媯將歸的意思,根據晉朝杜預《左氏春秋正義》的解釋:
嫁為之歸,而寧謂之來。
也就是說息媯不是傳說中的歸寧(回孃家),而是出嫁,在嫁往息國途經蔡國時被姐夫蔡哀侯調戲。而息媯被迫改嫁楚文王之後,三年不與他說話,也是根據《左氏春秋·莊公十年》的記載:
以息媯歸,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問之,對曰:“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
息夫人的這個傳說有史可查的也就到此為止了,至於她與息侯雙雙自殺殉情的悲劇,正規的史書裡是沒有的,只能在《列女傳》以及各種文學作品中去找。
《左氏春秋》是儒家的史書,已經帶有儒家倫理道德觀念,而《列女傳》中不但有息夫人去城門會見息侯時說“妾須臾不忘君也,終不願一身二嫁”這樣的話,還刪去了息夫人為楚文王生了兩個孩子的事實,其儒家色彩可就十分的濃厚了。可息夫人的時代連孔子的老爹都還沒有出世,哪會有這樣強烈的儒家觀念。而且蔡哀侯的無禮既是在她出嫁途中,那麼息國被滅就是她嫁後不久發生的,她和息侯真的就到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地步了?
所以,她和息侯在城門相會、殉情應該是後人杜撰的,想想看,楚文王又不是傻瓜,他怎麼可能讓一個被自己滅了國、搶了妻子的人看守城門,在戰亂時代,城門可是很重要的,楚文王哪會讓一個痛恨自己的亡國之君去擔任這個職務。
再說息侯,他的所為實在是昏庸無腦,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身為一個小國的君主居然連唇亡齒寒的起碼道理都不懂,僅憑對蔡侯的一己私怨就致國家於不顧,引狼入室,導致國破家亡。蔡侯雖然不是正人君子,但他在息侯求救之後,不管是出於親戚關係,還是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立即親率大軍來救,相比之下息侯的行為就更顯得卑劣了。對這樣的男人,息媯會愛他愛到甘願殉情嗎?後人對兩人殉情自殺的傳說,不僅是出於儒家的道德標準,還出於對強權壓迫弱者的一種憎恨吧。
另外,息夫人對楚文王自始至終沒有一點感情嗎?
一開始息夫人對楚文王肯定是恨的,畢竟身為一國公主、君侯夫人,在強權壓迫下改嫁,肯定是不甘心的,而當時的楚國雖然強大,在中原諸國的眼裡仍被視為蠻夷國家而瞧不起。楚文王滅息、蔡,《左氏春秋正義》注說:
楚闢陋在夷,與此始通上國。
“上國”指的是中原華夏之國,可見楚國在中原人眼裡不過是蠻夷國家,息媯落到一個蠻夷國家的君王手裡,當然滿腔憤懣,所以連跟他說話都不願意。但楚文王對她應該是真心喜歡,息媯嫁給他是妻不是妾,而且楚文王滅掉息國的時候已經人到中年,不可能沒有兒子,根據《史記》記載,他死後繼位的是他和息媯生的長子熊囏,由此可見她在他心中的地位。
楚文王搶奪息媯的行為確實令人不齒,可在那個時代,掠奪性婚姻在史書中屢見不鮮,“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最寵愛的褒姒就是他打敗褒國後得到的,所以不能因為楚文王的搶親行為就認為他是一個荒淫昏聵的君王。事實上,楚文王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在滅掉息、蔡之前,他就已經滅掉了申國和鄧國,並把目光盯上了息、蔡,只不過息侯對蔡侯的報復使他輕鬆地拿下了這兩個國家,而息媯不過是意料之外的戰利品罷了。
到楚文王去世時,息媯和他生活了八年,對這個雄才大略、真心對待自己的男人,即使不愛,也不會再恨到不說話了吧?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聽過一個關於物理天才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說在德國上大學時,愛因斯坦因為貪玩,荒廢了學業,一次在物理學考試中,他竟然只考了1分。後來愛因斯坦知錯能改,努力學習,終於成為了一代物理大師。
故事講是有圖有真相,也的確是激勵是很多人努力奮鬥。然而實際真相是,愛因斯坦的確只考了一分,但是一分不是最低分,而是最高分!
德國大學實行的是六分制:
1分:sehr gut(優秀);
2分:gut(良好);
3分:befriedigend(中等);
4分:ausreichend(及格);
5 分:mangelhaft(不及格);
6分:ungenuegend(差)
結果這個故事到了國內經過改變,就完全變了味兒,成了勵志故事,愛因斯坦要是知道,他這麼天才的科學家成了反面典型,估計會做出下面這個表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