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OKIAe66
-
2 # 羊4926344502678
多簡單的問題啊 古代有沒現在這麼多媒介 互相之間當然不認識了 我感覺是想不靠標識都不行想靠認人都靠不了 還有旗子也是
-
3 # 時光無聲169993511
題主提的這個問題非常好,說明題主也是個歷史愛好者。
歷史,什麼叫歷史過去的事都叫歷史,。記得小時候讀過一則笑話:
小明歷史吃了四十分,小明爸爸被請進學校。
小明爸爸:"老師,我小時候歷史就不好,現在小明考的怎麼樣?"
老師:"歷史又重演了。"
好了,與大家談了個題外話,現在我們言歸正傳。
筆者也是個《歷史》愛好者,兵符在哪個朝代出現的,又是在哪個朝代消失的,筆者沒有具體查閱過這方面的資料。我們先說古代這個詞:做為歷史愛好者,可能東西方的劃分標準不同,我就以中國史學界的劃分標準,簡單說一下:中國是以鴉片戰爭為分界點的,即1840年以後為近代,相應的1840年以前的為古代。
筆者讀的史料不多,在古代史書中出現兵符一詞,筆者發現最早的是北宋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出自《信陵君竊符救趙》一篇。當時兵符為虎狀稱作虎符。虎符分為兩半,合二為一才能調動軍隊。君王掌握一半,大元帥掌握另一半,。至於沒有虎符能不能調動軍隊,我們從《信陵君竊符救趙》一文就能知道答案。
信陵君魏公子無忌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以禮賢下士聞名,後趙國被秦兵圍困,信陵君透過如姬取得虎符,但是大將軍"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硃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後大破秦軍遂解趙國之圍。可見持有兵符未必能調動大軍,但是沒有兵符是萬萬不能的。
,漢高祖劉邦曾經夜入韓信的軍營,盜取兵符剝奪了韓信的兵權。士
從元朝開始兵符開始使用虎頭牌。一直到清朝,都是使用令牌。
-
4 # 雄觀歷史
關於兵符,歷史上有個著名的事件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
秦昭襄王在長平之戰後,又讓人帥兵圍攻戰國的都城邯鄲,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感到事態危急,就讓人到魏國去搬救兵,因為信陵君魏無忌是平原君趙勝的小舅子,讓信陵君勸說魏王發兵救趙,魏王發兵後,秦昭襄王威脅說,誰要是敢發兵救趙就先滅了誰,嚇的魏王也不敢進兵了,持觀望態度,信陵君勸說也不管事。信陵君的門客侯贏就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透過魏王的寵姬如姬來偷魏王的兵符,拿到兵符後,殺了晉鄙,兩半虎符合到一起,調動了魏軍。
從這個故事可見在古代兵符是很重要的,有兵符才能調動軍隊。
其實也不能說沒有兵符就不能調動軍隊。
在秦朝末年,各路諸侯紛紛反楚,當時趙軍也是被秦軍圍困,楚懷王派宋義和項羽帥兵去救趙,宋義是主將,宋義到了戰爭前線也是不進兵,持觀望態度,這次項羽沒有盜兵符,而是直接殺了宋義,率領楚軍救趙,當時的士兵也沒有說看看兵符,而是對項羽感到害怕,就聽從了他的命令。
這個故事又說明兵符也不是萬能的,也得分情況。
大多數情況下,士兵是隻認兵符的。
我試著分析下原因:
一個士兵從進入軍營開始,就要接受訓練,最重要的訓練就是服從命令,孫武練女兵,首先訓練的就是讓她們服從命令,因為到了戰爭中,士兵服從命令才能保證行軍佈陣和軍事行動的認真貫徹執行,因此,士兵在平常訓練中懂得了如何看軍旗指揮,如何聽鼓聲前進,鳴金後退,當然也要懂得看兵符來服從命令。況且古代計程車兵腦子中是忠君報國思想,如果對將軍的擅自調兵感到懷疑,比如對君王不利,是要驗證兵符的。
對於軍事將領來說,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很大的自主權,不過還是要聽從皇帝命令的,所以如果皇帝讓人拿著兵符去命令將軍撤兵或者進兵,將軍也是必須服從的。
歷史有能量,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
-
5 # 西府趙王爺
按道理講,是這樣的!因為在古代,軍隊是保證統治者能夠實際掌控國家的最有力工具。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有軍隊才能有底氣。歷朝歷代,任何一位帝王,最想做的一件事,便是如何能將兵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則就會可能出現將領擁兵自重,架空皇帝的悲劇。就像東漢末年的那些傀儡皇帝,沒有實權的皇帝是最悲痛的,三國期間的漢獻帝過的都是啥日子啊!
所以,就有了兵符這樣的東西,這是將領調集軍隊的直接憑據,代表帝皇行使的權利是軍權,效果就相似聖旨和尚方寶劍,見之如見帝皇。當初信陵君就是因為竊取到了魏王的兵符,才能攫取了晉鄙的軍權,並大破秦兵,救了趙國,成果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美談。
據說兵符是周代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是用玉石、青銅等材料做成虎狀,所以也稱虎符。劈為左右兩半符,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當地長官,右半符由皇帝儲存(以右為尊),是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兵符信物,要用兵時,兩半要對合才幹調兵,且周圍會有皇帝派來的專人監督。為了避免冒充,在興師動眾時,除了要勘驗兵符外,還要出示皇帝的聖旨或許朝廷的公文,缺一不可。和平完畢後,將帥手中的兵符要出借朝廷,不得私自珍藏。
所以,按理來說,古代士兵只要是心向皇權的,他們都是隻認兵符,不認將帥。現代軍人講究以服從命令位天職。而在古代,士兵們第一個認的就是兵符,因為由於一支軍隊的樹立都會被灌注聽命於兵符,聽命於皇上的觀念。而山高皇帝遠,普通士兵很少能夠有機會認識皇帝,所以新兵入伍除了練習最主要的即是要知道兵符長啥姿態,識得兵符。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失利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無,命趙雲攫取南郡,而且抓獲守將陳矯,獲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順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相同的辦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
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沉著調開而不導致置疑,兵不血刃就攫取了三處城池,而消耗許多賦稅、戎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得,如何不生氣?可見虎符在官兵心中的認知程度有多深。
當然了,並不是有兵符就能保證軍權了,畢竟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特別是那些樹立過戰功的武將,一旦有事,就算沒有兵符,憑著自個的威信,以清君側和救駕等理由照樣可以調兵。這也是為何歷朝歷代那些功高將領,大都會不得善終的重要原因。
不過,總的來說,兵符是絕對的信物保證。將領拿著虎符調兵,與憑空調兵,其能夠調動的力量絕對不能夠同日而語。
其實,兵符從表面上看是作為調兵憑據,更深一層意圖即是為了加強中心權利,分解當地將領的軍權,防止當地擁兵自重。
-
6 # 劉一千五
先說一個"勻長"的故事。很多年前,糧米緊張,讀書要在學校吃午飯。差不多自帶米和搪瓷缸去蒸飯。但上千個這種蒸飯器,經常端錯,搞得學校食堂別出絕招。他們就請美術老師和校工製作竹牌。在竹牌上標字號。然後開成兩半,一半拴在搪瓷杯上。一半自己帶著。取飯時,在出門口合牌,合上了就是你的。合不上,是你的也端不走。
這就是古代兵符信印的一種實際運用,效果非常好。有了竹牌就少有搞錯過。
在古代,軍隊是一切的一切,是重中之重,必須決勝之。國王或皇帝抓住了軍權,這是穩定統治的基礎。但皇帝也不是逢戰就親征的。他要拜將領兵去征討平亂。這就得給權利,給將領一個信符印章。虎符就是這一種,使用十分廣泛。這虎符一半在"兵部",或者類似於兵部的機構,一半在受命將領手中。皇上冊命一下,將軍合符於兵部,即調遣軍隊。至於士兵,說白了是見不著兵符印信的。這兵符印信只掌在將領手中,交接軍隊後嚴加係管
皇帝或國王對出征將軍說:國家內事,朕為之;軍營之事,將軍為之。為國為家,將軍便宜從事,勿失朕望。
至於具體事例,信陵君"竊符救趙";項羽殺宋義,奪了符璽印信,帶兵北上救趙;劉邦奪取韓信兵符印信,奪了韓信兵權,引兵攻打項羽。這些都是經典案例。
士兵只跟著將領走。他們聽命令打仗。打敗打勝,他有領導擔著。而誰當領導,對他們關係不大。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不太合理,不過在當時應該是算最好的辦法了,當時沒有電話,電報,電視,軍隊留一半,將領拿另一半對上了,就可以指揮軍隊了,丟了我認為問題不大,不能光有虎符,應該還得有聖旨或者兵部的調令,都是假的機率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