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影無蹤1962

    可以說,姜昆先生的相聲,絕大多數都聽過的。最早沒有電視,只是在收音機裡熟悉了姜昆和李文華。那時正是剛剛結束文革,國內娛樂節目很貧乏的。所以,感覺姜昆相聲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捧哏的李文華,話不多,沙啞的嗓音,聽著更感覺可笑。記憶裡最深刻的應該是《如此照相》吧。那時電臺裡播放的相聲還是不少的,除了姜昆和李文華,再有就是侯寶林和郭全寶、馬季和唐傑忠、楊振華和金炳昶、高英培和範振鈺、常貴田和常寶華、師勝傑和馮勇智等人的相聲。

    在國家經濟百廢待興之際,文化娛樂也面臨更多的解放。在小品出來之前,相聲應該是能帶來最多笑聲的娛樂節目了。應該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相聲經歷著一段黃金髮展期。在小品表演形式出現伊始,相聲仍是佔有一席之地的。當趙本山、潘長江、黃宏等人小品逐漸興起並逐漸佔據中國笑的舞臺,一些相聲演員開始轉行。他們或是演小品,如範偉;或是演電影,如馮鞏。一邊是小品的強勢崛起,一邊是相聲演員的出走,幾年的時間裡,相聲就被從天堂打入地獄。這個時期可以理解成相聲真要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了,這或許也是姜昆成為相聲非遺傳承人最早的想法了。

    當小品雄霸華人笑聲之時,隨著郭德綱的強勢出現,中國相聲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起碼會讓相聲晚幾十年成為遺產了。

    姜昆的相聲,在人們最缺少笑聲時,給老百姓帶來了心情的愉悅。在人們習慣並喜歡相聲後,他們的相聲創作水平和表演,真的又很傷相聲迷的心。記得有一年春節,姜昆表演的相聲,全是網路笑話堆砌而成的,給人一種受騙的感覺。那時想到的真是“江郎才盡”了。當郭德綱的相聲應運而生時,雖然開始有些俗,甚至有些過分,但畢竟都是普通老百姓,除了偶爾搖搖頭,更多的還是會笑的。如果說能力,郭德綱絕對是百年難遇的相聲奇才,這不是姜昆能比的。但如果把相聲比作雨後甘霖的話,姜昆的相聲歷史貢獻也是很大的,畢竟那是一個文化復興的時代。

  • 2 # 才高八斗8080

    鼻子的故事 哺乳詩 辭職以後 北海遊 電梯奇遇 虎口遐想 金剛腿 走錯這一步 祖爺爺的煩惱 戰士之歌 著急 樓道曲 男女有別 詩歌與愛情 能想起來的經典的就這幾個,其他的印象都不深了

  • 3 # 散戶歌手程池

    首先我要提醒提問者,姜昆不是先生,他是個同志。體制內的相聲藝人都是同志,如果是先生,得靠賣票養活自己。

    姜昆同志先是生產建設兵團當兵,而後經組織安排,師從馬季這個同志學習相聲。記住,師從,不是當徒弟,而是做學生,沒有人身依附關係。同學有馮鞏、劉偉、趙炎,這些除了劉偉,其他都是體制內藝人。

    1975年姜昆拜師,隨後組織安排當時有名的相聲工作者李文華同志作為捧哏,確實有些作品,主要是反思文革的,像《跳忠字舞》等。非常好!即便裡面對於相聲傳統技法的運用幾乎是零,但是能夠娛樂群眾就是好相聲。

    李文華先生淡出,姜昆得到新捧哏唐傑忠同志,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藝人,傳統活也比姜昆強。這一時期《掉老虎洞》也很精彩。

    隨後戴志誠從天津調到北京,以姜昆為神,作為姜昆的捧哏,恰巧長期為姜昆寫本子的梁左同志去世。梁左一死,姜昆得根據相聲要美要歌頌的原則,自己攢段子了。從此詩歌派相聲誕生。

    從1986年姜昆開始擔任曲協副主席,後來扶正,他一直遵從一個原則,曲藝要歌頌,相聲要優美。他堅持歌頌原則,他成了非遺繼承人。

    姜昆,一個了不起的相聲書法家!

  • 4 # 杜家爆料

    姜昆說過的相聲很多,尤其是八九十年代是他的相聲表演生涯的高峰期,電視裡收音機裡經常播出,在那個年代可謂是婦孺皆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虎口遐想,現在的年輕娃們聽的不多,所以就會在別有用心的引導下傻乎乎的罵姜昆。感覺有些可笑,罵的時候就沒有想到你爺爺奶奶可能是姜昆的粉絲?郭德綱的相聲也聽過,不過,說實話聽過了也沒有啥深刻印象。

    相聲想所有的文藝作品一樣都有個時代性,姜昆的相聲許多人覺得過時了,而郭德綱相聲在以前可能就不允許演出

  • 5 # 高山流水412639018351

    曲協主席姜昆的相聲,聽的不算少,記住的不算多。一開始只能從生產大隊的廣播和收音機裡聽姜昆的相聲,他的搭擋是已故相聲名家李文華先生。記得他倆說過幾段相聲,叫《錯走了一步》,內容是宣傳計劃生育的,還有《改歌》,《祖爺爺的煩惱》,《如此照像》等,感覺說的還不錯。當時人們業餘生活單調,聽聽相聲倒是一種享受。

    李文華先去因患喉病不能說相聲了,姜昆便和馬季先生合作說相聲。實事求是講,是馬季先生髮現併力挺姜昆,並且收姜昆為徒,馬季先生算是姜昆的恩師了。馬季先生是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可能不會想到,自己的徒弟會當上中國曲協主席。馬季先生言傳身教,姜昆受益非淺。馬季先生與姜昆合作的相聲大多以群口為主,比如《造謠》,《名師出高徒》等。

    由於各種原因,馬季先生沒有與姜昆長期合作下去,時間不長,二人便分道揚鑣了。這個時候的姜昆今非昔比,自從一九八三年首辦春晚,姜昆是主辦者之一,馬季先生只有自己表演單口相聲《宇宙牌香菸》,而姜昆和李谷一表演二人合唱節目。從那時起,姜昆成了春晚常客,而其政治地位也不斷上升。

    相聲名家唐傑忠的出現,使姜昆有了新搭擋,二人合作的時間相對較長,給人留下印象較深的,有《學唱歌》,《電梯奇遇》,《樓梯》,《虎口遐思》等節目。唐老師也是十大笑星之一,好似笑佛,象綠葉一樣,陪襯著姜昆這朵紅花。

    造化弄人,唐老師不幸去世,姜昆便和戴志誠一起合說相聲,主要作品《樂在其中》,《談情說愛》,《我有點暈》,《新虎口遐想》等,其餘作品印象不深。特別是和戴志誠合作以後,姜昆無形中陷入了輿論漩渦。因為戴志誠與妻子離婚,娶了師嬸為妻,人們在議論戴志誠的同時,總把姜昆捎上,認為姜昆身為曲協主席,與戴志誠合作,似有不妥。這當然有點牽強附會。

    姜昆的相聲造詣水平,是綜合因素造成的。在相聲界,馬三立是泰斗級,候保林是大師級。候寶林大師把相聲大旗傳給馬季先生,馬季先生把大旗交給了姜昆,如果考慮到曲協主席這一因素,姜昆在相聲界是無可爭議的領軍人物。

    由於長期擔任曲協主席,姜昆有很多工作要做,這無形中導致相聲水平難以提高,只能處於維持現況的狀態。其實,作為伯樂加恩師的馬季先生,早己看出姜昆的短板,明確針對姜昆的啦吧相聲提出嚴厲批抨,並明確表示支援郭德綱,間接對姜昆提出要求,希望相聲界要團結,特別是身為曲協主席的姜昆,更應該團結大多數,振興相聲事業,促進相聲繁榮,豐富人民群眾的娛樂內容和形式。

    但姜昆屬於體制內演員,又是曲協主席,對相聲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取向,有自己的見解,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如何運籌方面,曲協姜主席顯的有心無力。姜昆認為郭德綱的相聲都是《三俗》內容,提倡高雅相聲。但郭德綱的《德雲社》,如日中天,紅遍中外,影響之大,超出相象。而姜昆扶持的幾個演員,也不太爭氣。老演員吃老本,新演員無新品,組團慰問演出,除了老面孔,就是老內容,售票無人買,贈票不討好,著實讓曲協主席著急上火。

    振興相聲事業,是所有相聲人共同的責任和義務。相聲和任何事業一樣,其發展同樣充滿曲折坎坷。姜昆也是十大笑星之一,從事相聲近半個世紀,徒弟滿天下,曾幾何時,為廣大聽眾送去了笑聲和快樂,廣大聽眾不會忘記。因為是曲協主席,其時間和精力,不能全部用來創作和表演,觀眾完全理解。觀眾熱切盼望相聲重新繁榮,希望曲協主席姜昆同志,帶領全體相聲人,走向新徵程。

  • 6 # xtz忍值千金

    我是五零後,三四十歲時經常聽他的相聲,尤其是春晚必須看。但,他成為曲協主席後所做的事讓人對他有看法,因此徹底不聽了。

  • 7 # 東邊出太陽啦

    因為從小愛聽收音機裡的相聲,馬季、唐傑忠的《友誼領》,常寶霆、王佩元的《挖寶》是我的“啟蒙相聲”。後來姜昆的相聲也沒少聽,比如有關男女青年搞物件的(名字忘了),就是說建築工人找媳婦難。有關北京公共汽車售票員服務態度不好的(名字忘了)但記得一句臺詞“你快叫我下車__都到和平里啦”。有關計劃生育的《祖爺爺的煩惱》,有關住宅樓公共區域亂堆亂放的好像名字是《樓上樓下》?某年春晚和戴志誠、趙津生結合電視劇《潛伏》編的那段“於禍禍”。當然還有盡人皆知的“老虎洞系列”。我個人最喜歡聽的是他和李文華當年的那段《如此照相》。

  • 8 # 家貧子讀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姜昆李文華,姜昆唐傑忠的相聲聽了不少,有自己創作的新相聲也有傳統相聲。

    新相聲,如歌頌相聲《鼻子的故事》,諷刺批判相聲《如此照相》,《打針》,《錯走了這一步》,《想入非非》,《祖爺爺的故事》,《詩歌與愛情》,《棒打與溺愛》,《虎口遐想》,《特大新聞》,《樓道曲》,《著急》等等,傳統相聲《訓徒》,《金剛腿》,《四管四轄》。

    我個人喜歡《棒打與溺愛》。

    至於說相聲水平如何,門外漢,無法評價。但是郭德綱的說法可見一斑,他介紹孫越時,經常說“這是相聲名家李文華先生的外孫”,而李文華與姜昆合作是他的巔峰期,若姜昆沒有作品或作品不行或表演不行,作為捧哏的李文華先生也同樣沒有什麼作品,名家稱號——名不副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個可愛到爆的女朋友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