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1.幼蛙飼養。幼蛙池面積一般以20~50平方米的長條形泥底水泥池為宜,池深0.8~1米。池中設立陸島,配備2~3個飼料臺及遮陰棚。池四周為陸地,供幼蛙棲息,面積為水面積的1/4以上,並種植多葉植物,池中種植水生植物。池壁設定一些人工洞穴,有利於幼蛙越冬,並滿足其穴居的生活習性。為防蛙逃跑和敵害生物的侵入,在蛙池周圍須設定防逃設施。

    放養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放養前2天先注水20釐米,以後慢慢提高水位。放養密度為:剛變態的幼蛙100~150只/平方米,或體重25~50克的幼蛙80~100只/平方米,並隨著其個體的增大而相應減少放養密度。

    剛變態的幼蛙應繼續投餵1~2天活餌後再開始馴食。先將活的小雜魚放入餌料臺,調整其高度,使小魚只能橫臥蹦跳而不能遊動,引誘幼蛙前來攝食,2天后將雞、魚等的肉或內臟切成條狀混在活餌中投餵,大小以幼蛙能吞食為度;然後將人工餌料製成大小合適的軟顆粒狀,慢慢地扔到餌料臺上,或直接投餵膨化餌料,引誘幼蛙攝食。

    昆蟲是幼蛙較理想的餌料,因此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在池上面安裝雙層的黑光燈,誘集昆蟲以供幼蛙攝食;但主要是投餵人工餌料,每天投餵1~3次,每次投餵量以牛蛙1小時左右吃完為度。

    飼養期間要定期換水,每週換水2~5次,每次換水量5~20釐米,並保持一定的微流水;每月定期潑灑一次15毫克/升濃度的生石灰,以保持水質清新;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分級培育,防止自相殘殺;每天巡池3次以上,觀察幼蛙攝食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採取措施。

    2.成蛙養殖。成蛙養殖多為土池,其形狀和構造與幼蛙的相同,面積為200~1000平方米,防逃網較高(1.2~1.5米)。放養密度應根據放養的規格而定,放養體重30~100克的蛙種一般為20~50只/平方米,飼養過程中應定期分級分池稀養。日常管理基本上與幼蛙飼養相同。成蛙攝食量大,換水量要比幼蛙的大,夏季水溫高時,最好每天換水1~2次,每次換池水量的1/2。

  • 2 # 眯眼愛三農

      作為我們餐桌上非常常見的菜餚,牛蛙很受人們歡迎。牛蛙是一種可食用的青蛙。它的肉很嫩,味道平滑爽口,藥用價值低。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上最重要的養殖青蛙。牛蛙養殖已成為許多人的主要育種專案,但牛蛙的成長階段是如此之多,如何管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吧!

      1,蝌蚪管理

      蝌蚪是牛蛙的初始形態。當您管理蟑螂時,您應該定期檢查,觀察蟑螂的活動和進食,然後進行記錄。控制池塘水的溫度和深度,管理水質,並確保水清潔和清潔。做好疾病預防工作。加強飼料管理,及時應對蟑螂的異常情況。最嚴重的是浮頭。浮頭表示溶解氧或氧氣過多,並且培養池中的溶解氧含量及時調整。

      2,幼蛙管理

      幼蛙是青蛙成功轉化為青蛙的基本外觀。這時,幼蛙的身體非常虛弱,其抵抗力不強。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青蛙的飼料可以喂少量的肉,如蠶繭和動物內臟,但要注意用餐量,不能放太多,這樣幼蛙吃得太飽,不是有利於營養吸收和後期消化。幼蛙的生長應受溫度和溼度的控制,並採取分類措施。預防和控制天敵和疾病是最重要的。如果要進行越冬,越冬也是首要任務。

      3,進入青蛙管理

      隨著幼蛙的成長,它的體型會變得越來越大。此時,應根據青蛙的體重合理調節繁殖密度,繁殖密度通常在30 /平方米左右。到達蛙期後,牛蛙的生長能力增強,能量越來越強,其跳躍能力逐漸提高。因此,我們必須做好防止繁殖池周圍逃逸,增加牆壁高度,防止青蛙跳出繁殖池的好方法。青蛙生長的合適溫度約為25度。控制水溫並在夏季進行遮陽,以防止Sunny直射Sunny照射在牛蛙的面板上。成年蛙到達產卵期的時間與天氣的變化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產卵在22度及以上的晴天早晨開始。

      4,親青蛙管理

      親青蛙是一種青蛙,在繁殖青蛙作為繁殖種子方面具有強大的生長能力。親青蛙通常體積大,重量高。親青蛙的繁殖和生長需要很大的空間,因此每隻青蛙管理的平方米數量不應超過兩個。親蛙繁殖需要大量營養,每日食物攝入量將超過至少1/10的重量,誘餌的營養應該是全面的。由於親青蛙用於產卵和繁殖,親青蛙的生長環境不僅適合親青蛙的生長,而且還確保雞蛋能夠順利孵化。水溫約25度,水位不超過35釐米,青蛙卵的孵化率提高。以上是不同階段牛蛙的不同飼養管理。雖然牛蛙的增長階段遠遠超過這個,但上述四個是牛蛙增長的重要時期。每個人都必須加強管理,親青蛙應該關注它,因為親蛙的管理成功與是否能夠保持牛蛙的高效養殖密切相關。

  • 3 # 鄉村張少

    ①掌握飼養、管理的關鍵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成活率。

      ②使用安全合格,品質達標的專用飼料,飼料利用總量可達90%。

  • 4 # 小羅聊魚

    (1)首先是蝌蚪期。

    我見過的蝌蚪池有兩種,分別是土池和水泥池。

    如果是新池,放養蝌蚪前一定要先灌滿池水浸泡一週以上,這樣可以去除新池中的重金屬鹽之類的有害物質,之後再換水放養蝌蚪。

    如果是老池,要先清幹水塘,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生石灰的用量一般為90~120千克/畝。正常情況下,清塘後7~10天才能灌水放養蝌蚪。

    (2)凡是水產養殖,調節水質、控制水溫都是必要的,牛蛙也不例外。

    不管是蝌蚪還是幼蛙或是成蛙,好的水質都影響著發育、生長和成活率。可以使用微生物製劑調節水質。蝌蚪期水的溶解氧要保證在3毫克/升以上,變態期後可以浮出水面吸收空氣中的氧,水體中的溶解氧可以保持在1.5毫克/升。

    牛蛙跟魚一樣也是變溫動物,所以要控制水溫,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適於蝌蚪生長髮育的水溫為23~25℃;適於成蛙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最適溫度為25~30℃。當溫度低於15℃時不攝食,低於9℃時進入冬眠,當水溫高於35℃陸續死亡。

    (3)放養密度。可以根據粗養還是靜養、飼料種類、蝌蚪/幼蛙/成蛙大小來決定放養量。一般來說,幼蛙的放養密度宜高不宜低。

    不過放養密度大,水質不好調節,可能每天都會有一定量的死蛙,要及時撈出來。投餵飼料時,要儘量讓所有的蛙都能吃到,但是不要投餵過多。

    (4)牛蛙的防病措施。

    牛蛙的抗病能力還算比較強,正常餵養一般不容易生病。牛蛙疾病的病原體主要透過池塘、牛蛙、水源、餌料和肥料來傳播。所以放養前進行清塘消毒是必要的,然後對牛蛙進行藥浴消毒以去除病菌,保證水源清潔衛生。

    合理放養,為了防止大蛙吃小蛙,一定要按大小分池餵養,也可以降低出現弱小個體發病的可能。科學投餵,飼料要適口、新鮮,不要喂腐爛變質的餌料。

    保持水質清新、水溫不要過高,定期換水、消毒。

    牛蛙每個時期的管理方法都不盡相同,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實踐出真知。

  • 5 # 山落青天外

    牛蛙也稱美蛙或非州由美國引進,因其聲如牛,其勢揮宏,因此得名牛蛙,現在中國有大量養殖。因其肉質量大,味道鮮美。在中國不少地方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做為一名重慶人當然還是要介紹一下我們的美食。美蛙魚頭,尖椒蛙蛙都是我們的美食。

    牛蛙養殖池可以是水田,也可以在小溪邊挖水池一般池深50釐米左右,並在周圍設定30一一50釐米高圍欄。防止成蛙逃跑。周國水源一定要有活水為宜,既可增加水的含氧量也可淨化水質,減少蛙類的疾病。

    幼蛙及蝌蚪對水質及水的含氧量有一定要求,要及時觀察隨時對水中含氧量,促進蝌蚪蛻化成幼蛙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它們這時身體非常虛弱,抗病能力差。要保證水質潔淨和蛙也消毒,可用1:1000高猛酸鉀溶液噴灑消殺細菌。投餵食物一定要少量多次,主要以蠶蛹,動物內臟為主。千萬不能過量。吃太多幼蛙消化不良會引起腸胃炎棄疾病。

    一般養殖的密度在每平米30只左右。做好防天敵工作。貓,鼠和一些大型食肉烏類都是美蛙的天敵要做好防護網,防止天敵入侵,並在池邊做好遮陽棚,並種植一些藤蔓植物夏天遮陽。保持溫度在25度左右。

    這幾個方面是養殖牛蛙的關鍵方面,只要做好前期的水池和防護工作,保證水源和食物營養牛蛙的養殖也不是很難。主要是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牛蛙的養殖也是一項不錯的農業專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實婚姻中是不是隻該對男方父母盡孝,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