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笑在臉上飛
-
2 # 禪貓饞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問的好像缺錢的自殺就能說得過去,說不過去!為“物”而死誰也說不過去!
“不缺錢”里根本不存在滿足。生活的快樂離不開錢“很多人”不置可否,“很多人”又只是此刻對於金錢或者物質未達到預期目標的失落和得到金錢後用它來宣洩另面失落的假象對比,垂涎別人宣洩的假象就天塌地陷的認為只有自己在痛苦中掙扎。
有錢人與沒錢人相互刺激,自殺只是博弈的手段。內心從來沒感覺到自己有錢過,說白了是沒有感知快樂的能力。自殺是種無助和無望的宣洩,何必讓金錢背鍋?其實‘’很多人‘’認為有錢的那種快樂是長期被錢左右生活狀態以後在夾縫之餘用錢來宣洩情緒的暫時快樂,這不能算快樂,不然吸食毒品也算種快樂的手段了。
“不缺錢”自身怎麼定義區別於向內還是向外,即便擁有了地球也會哀嘆銀河系的浩瀚,感知“不缺了”認知就容易畫地為牢。‘’缺與不缺‘’本質不在於積累量詞的大小,在於體會擁有“缺”裡面的“得”。
“不缺錢為何自殺”跟“這麼有錢為啥不花”屬於同病相憐,都算窮人。
要追究死因,說到底是一種思維的兩種對立手段,最後手段用盡又統一成了一種手段“自殺”。社會法則說到底是以物質為籌碼的有限遊戲,是遊戲就兩種結局,一種結局通關,剩下的是輸的打不下去了,很多人對輸的一方選擇極端方式表示理解,通關的一波人就理解不了了。但一生為了個結果玩遊戲的人一旦有了結果,一生所有的期待,夢想,希望……都灰飛煙滅時的感覺就是絕望。這兩種結局就帶來一種思維定勢,就是脫離遊戲活不了的“畫地為牢。
宋儒問孔顏之樂到底樂什麼,我理解的是一幫玩老虎機遊戲的人看到有人在研究“道”怎麼還這麼開心就不理解了。難道世界上還有不玩遊戲就能開心的事?但孔子也玩兒遊戲,但是人家是真當成玩兒,輸了或者不讓玩了就拉倒,繼續當老師,研究學問,周遊列國,不至於玩不了遊戲就想不開砸桌子摔凳子甚至死給誰看。孔子也玩過中都宰,大司寇這樣的老虎機遊戲,後來不讓玩了,人家就周遊列國,那孔子一生玩的就是無限遊戲!有限遊戲裡就當時孔子玩到的段位在很多人眼裡估計也算通關安詳其餘,但是安享了就是畫地為牢出不來了,有限遊戲欲催人亡就在於此。
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把“死”裹挾其中,不畏死樂享生活?孔子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人立志立什麼志決定了能不能“不改其樂”。志向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力量,放下執念的物質才是無邊際的空間,便可以自由呼吸,一生用‘’有‘’和‘’無‘’衡量事物無非膨脹至死,失落至衰,兩者是痛苦的因!
從懵懂孩子開始就啟蒙立志於什麼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作家……帶“家”的下場就裹挾著名利權情,那怎麼逃得了名韁利鎖權牢情關。
志立於人心便是道場,怎麼就不能自己立個菩薩自己拜!哪怕志在開朗的人,勇敢的人,好學的人,熱情的人,堅持原則的人,哪怕是詩人……首先基於人才是詮釋了天下!
天下無一人一無所有,無一人無所不缺,為缺而亡,世間將無一物!
回覆列表
不同人的成長環境、所遭境遇迥異,三觀的不同造就各自的思想牢籠。每個人看待事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維度和方法,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世間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