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桃源天馬行空

    祭孔大典,是一種主要包括樂、歌、舞、禮四種形式的廟堂祭祀樂舞。樂、歌、舞都是緊緊圍繞禮儀而進行的,所有禮儀要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之謂,自古以來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祭孔的最重要議程是三獻禮,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後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時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後。所謂三獻,分初獻、亞獻和終獻。

    初獻帛爵,帛是黃色的絲綢,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獻官將帛爵供奉到香案後,主祭人宣讀並供奉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分別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式和初獻相當。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為明故城開城儀式、孔廟開廟儀式、現代公祭和傳統祭祀四個部分。在音樂、舞蹈和服飾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首先是音樂新,在原有樂譜的基礎上,重新制作了開城、祭孔音樂,引入了交響樂、合唱樂團的表現形式,意在達到磅礴大氣、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參照《中國曆代孔廟雅樂》等有關文獻圖譜,對祭孔樂舞進行了重新編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飾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裝和道具經過重新設計製作,準確體現了明代祭孔的規模和盛況。更加古樸、莊嚴、凝重,展現了"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的盛況。

  • 2 # 史文書苑

    樂、歌、舞、禮四種形式。整衣冠,洗手後到孔子香案前鞠躬上香。三獻禮:初獻帛爵,正獻官將錦帛和酒杯供至香案,主祭人誦讀並供奉祭文,全體參祭人員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和獻酒。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至香案,程式和初獻基本相同。

    孔子被稱為至聖先師,儒家文化思想影響深遠。

    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後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居改為壽堂用來祭祀孔子。這便是歷史上第一座孔廟。

    漢高祖劉邦路過魯地,以牛、羊、豕三牲全備之“太牢”之禮祭祀孔子。遂開帝王祭孔之先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各地跟風均建孔廟。

    公元739年,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宋朝之後,祭孔制度更加完備,形式更加隆重盛大。

    17世紀以來,孔子思想傳至海外。許多國家也出現孔廟,祭孔活動流傳到世界各地。

  • 3 # 自在瞭然1

    要是孔子活著,喝一杯茅臺,五糧液也值了。還是他兒孫後代值得呀。吃香的,喝辣的,聽音樂,看舞蹈。出門前呼後擁。

    孔子在天之靈,發出無限感慨,當年我辛辛苦苦掙來的榮譽,讓子子孫孫享受。心有不甘哦。

  • 4 # 歷史哆唻咪

    《孟子·萬章下》說:“孔子謂之集大成。集大成者也,金聲而玉振之也。”意指孔子思想完美無缺,集古代聖賢之大成。據明代《大成禮樂集》記載,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立廟孔子故宅,為廟祭孔子之始;漢高祖十二年(前195)以太牢祠孔子,為後世隆重祭祀孔子之始;東漢建寧二年(169年),“祀孔子,依社稷”則是釋尊先師列入國家祀典之始。此後,雖然歷經政治變化和改朝換代,但祭祀孔子的儀式禮樂並隆,一直是各國朝代自覺沿襲的制度。

    周公作禮樂,公祭天地、社稷、先聖先師

    禮樂最初形成與西周,在中國古代禮樂制度中一直具有非常特殊和顯赫的地位。古語講“治國先作樂”,其源頭始於周公製作禮樂,“周禮佾舞”至今有3000多年曆史。自彼時期,佾舞成為國家專屬傳承的官方行為和呈現給尊貴國賓的最高國禮,也是公祭天地、社稷、先聖先師的重要禮儀。歷代皇帝都將制禮樂視為治國安邦的重要措施,認識樂舞可修繕民心,整飭社會。孔子先賢和儒家思想作為治國安邦的重要部分,成為官方禮樂弘揚的重要物件。

    佾舞——廟堂祭祀樂舞。作為祭孔大典中的樂舞表演,佾舞繼承了上古時代漢民族祭祀天地和慶祝豐收與戰功的原始舞蹈,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廟堂祭祀樂舞。

    祭孔佾舞講究按照歌和詞裡的含義,運用手中的道具、展示形體動作,一字一勢,按詞義生容,依樂而動容。祭孔佾舞所表現的內容體現了儒家禮樂精神中天地有序,和諧融洽的特徵,每個動作都有深厚的內涵。

    2005年“佾舞”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佾舞”為代表的南韓釋奠大祭是南韓第85號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歷朝歷代的佾舞發展

    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祭孔音樂由朝廷正式頒定。當時按照古代祭祀天神的禮樂規格,祭孔用“八佾之舞”,旋以“郊樂”。南齊武帝永明年間(484年),承襲周代禮樂的等級制度,頒定祭孔用“軒懸之樂”和“六佾之舞”。這也是祭孔使用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的開端。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北魏孝文帝在祭孔用“軒懸”樂和“六佾”舞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三獻禮”的專案,並且具體規定了祭孔大典的日期為每年春秋“二仲”。至此,祭孔樂舞的規格、形式、內容和日期得到了確定,併為後世帝王所沿用。

    隋唐時期,是祭孔音樂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期,出現比較符合規範的祭孔樂章。隋開皇二年(582年),祭孔樂章《諴夏》的出現標誌著祭孔大典進入新階段。《諴夏》歌詞主要頌揚和緬懷孔子集古聖賢之大成的偉業。 採用詩經體,每局四字,每字配一個音節,音調平和,節拍舒緩,從而襯托祭孔儀式的典雅和莊重。

    唐宋以來,孔子的地位日益升高,祭祀佾舞也不斷髮展興盛。。唐高祖李淵武德九年(626年),祭孔音樂形成了“十二和”的《大唐雅樂》。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改祭孔樂為八奏。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又確定祭孔樂為八個樂章,每章以“和”字為名,這時的祭孔儀式共設五樂八奏。唐代將孔子譽為“文宣王”。到了漢文帝永平二年(59年),在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從此,朝廷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政教活動。

    宋元時期,是祭孔樂舞從內容到形式都得以充實和發展的時期。宋代,祭孔音樂共進行了四次修改。

    第一次是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960年),對祭孔音樂的修改。竇儼建議:“改前朝祭孔雅樂‘十二順之樂’為‘十二安之樂’,盡取治世之音安以樂之義。”於是,改《十二順之樂》為《十二安之樂》。

    第二次是宋仁宗趙禎,於景佑二年(1035年),命呂夷簡等人制祭孔樂,以《凝安》取代《永安》,稱為《凝安九成之樂》,並對各個樂章的演奏程式做出重新安排。

    第三次是宋徽宗趙佶,於崇寧四年(1105年),由大晟樂府主持制定祭孔音樂,改為四曲九奏的《大晟樂》,至大觀三年(1109年)完成,其樂名仍襲用景佑年“凝安”之稱,共八章。

    第四次是宋徽宗趙佶,於政和六年(1116年),較之先前的祭孔樂舞,又增加了升階、 奠帛兩個樂章,共十章,樂名未變。

    金代初期,沿用北宋《凝安九成之樂》。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朝廷開始向各直省頒佈孔廟祭祀樂章。元代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大德十年(1306年),取“簫韶九成”之義改祭孔音樂為《大成樂》,共設樂曲七章,詩歌十九篇,演奏三十四成,變換六或七個宮調。

    明代初期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人簡化元樂,重新制定《大成樂》並用以祭祀孔子。洪武十五年(1382年),廢除武舞,以示“仁德服天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廷正式向全國頒佈《大成樂》祭孔,共分六個樂章,均以“和”字為名。萬曆年間李之藻對此進行了改進,這影響了清代祭孔禮樂的發展。

    清代初年使用的祭孔樂章沿襲明制。清康熙六年(1667年),為倡導儒家“中和”思想,制定《中和韶樂》,並用於京師國子監祭孔。清乾隆八年(1743年),清高宗又重新頒定《中和韶樂》,並頒行全國文廟。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中央級的孔廟、闕里孔廟升格為大祀,行帝王所用之禮節,地方級的孔廟也跟著升級為大祀。

    隨著佾舞的研究和挖掘,不僅深刻反映了中華儒家道德思想、教化為先、尊師重道等內涵,更代表了中國曆代禮樂制度和雅樂藝術的最高水平,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個月的寶寶晚上睡兩個小時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