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為齋常嵩
-
2 # 大觀書畫院牛頂天
據我所知有很多部關於書法的電影
1.《啟功》
2.《啟功軼事》
3.《大唐書魂顏真卿》
4.《井上有一》
5.《筆中情》
6.《墨香天使》
7.《白之書法》
8.《中國書法5000年》八集
9.《王羲之》
據我所知有很多部關於書法的電影
1.《啟功》
2.《啟功軼事》
3.《大唐書魂顏真卿》
4.《井上有一》
5.《筆中情》
6.《墨香天使》
7.《白之書法》
8.《中國書法5000年》八集
9.《王羲之》
好的書法電影不是很多,在這裡推薦一部電影、一個電影短片和一部電視紀錄片。
一部電影:《啟功》
劇情簡介:
文革期間,一生兢兢業業以教育為畢生事業的書畫家啟功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顯赫的帝胄家世,即使摘掉了右派的帽子,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也依舊避免不了浩浩蕩蕩的思想改造運動,由於擅長書法,紅衛兵隊長劉雨辰安排啟功負責摘抄大字報。
一切教學研究、書法創作活動的中止,帶給啟功生活上的窘迫令他一度開始懷疑自己的創作,甚至想燒掉自己畢生研究的心血,身患重病不離不棄的妻子鼓勵啟功繼續堅持自己的事業。
紅衛兵的搜查讓啟功銷燬不少珍貴的文物字畫,塵封的往事隨著字畫浮現眼前。 啟功少年時代接受祖父的藝術薰陶,痴迷於作畫,後拜書畫大師溥心畲為師潛心學習,頗有成就,宗親紛紛來求畫卻因字醜不許他落款,啟功從此發奮練習書法。
中年時期的啟功被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提攜,介紹進入輔仁中學教國文,因學歷不夠被辭退,走投無路之際,陳垣校長又伸出援手,破格讓他到輔仁大學當助教,陳垣校長悉心指導栽培啟功,師生情誼真摯感人,啟功更以"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當做自己一生所求。
改革開放後,啟功先生成為了享譽國內外的大師,他筆耕不輟,繼續為教育事業奮鬥。為了恩澤下一代年輕人,他將自己書畫作品義賣所得的資金成立了勵耘獎學金,啟功先生高尚的品格,偉大的情懷堪稱聖賢。
一部書法短片:《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申遺片解說詞
❤中國書法是以筆、墨、紙等為主要工具材料,透過漢字書寫,在完成資訊交流實用功能的同時,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從而表現出華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歷經3000多年的發展歷程,書法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
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與演變而發展。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古漢字是商代 (約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的甲骨文和金文;把文字的書寫記錄功能逐漸發展為具有審美功能的書法藝術,是在漢末魏晉之間(大約公元2世紀後半期至4世紀)。伴隨著字型的演變,中國書法形成了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產生了手札、手卷、條幅、中堂、對聯、扇面等載體形式。除紙張之外,金屬、石頭、木板、織物等也是書法鐫刻或書寫的媒質。
書法在華人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印刷術發明以前,以書面形式記錄資訊進行溝通交流的功能都由書法承擔,如書信、公文、著作等;書法的展示空間從室內的家居、殿堂、商鋪、寺廟延伸到大自然的名山大川;書法還出現在國家慶典、祭祀等重大活動以及平民的喜慶、喪葬、宗教等日常活動中並承擔重要功能,如石碑石刻、青銅器銘文、春聯、墓碑墓誌、抄經和道符等。在中國傳統社會,書法是知識分子必備的一種技能,書法的好壞幾乎決定了他們能否被錄用為管理國家的官員;同時,圍繞書法展開的系列活動也成為他們擺脫世俗社會、追求心靈自由的一種方式。
書法表達了“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中和”等中國哲學思想以及華人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獨特意識。人們常從自然中感受書法,把書法中的文字看作是有生命的形象。書法還因其思維方式與肢體運動相融相諧的特點,被華人當作修身養性的一種活動。
書法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擁有完備的理論、技法體系以及不同時代獨特的風格,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書法家及代表作品,如王羲之(公元303-361)及其作品《蘭亭序》,顏真卿( 公元709-785年)及其作品《祭侄稿》,蘇軾 (公元1037-1101)及其作品《黃州寒食詩》等,傳世不朽。
書法是最具中華民族特點並深受華人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當代仍有很多的參與者,各地都有由書法家組成的協會和社團,不少高等院校也都設有書法專業,許多孩子也被家長送到專門的書法班學習,以此作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
在很早以前,書法就傳播到了北韓、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在世界各地,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書法。很多來中國的外國友人也透過學習書法進而瞭解中國,認識中國。當代藝術、建築和設計也從書法中汲取有價值的元素。
但由於社會的發展,當代的書法也面臨來自各方面的挑戰。保護書法文化,將不僅增強華人的自信感與自豪感,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使得中國書法得以傳承和發展,進而促進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為弘揚中國漢字書法藝術,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由政府主導,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協力推進的局面。中國政府在不斷加大書法的保護力度:成立於1981年的全國最大的書法專業性人民團體——中國書法家協會,至今已擁有會員8000餘人;2004年又成立了國家級書法藝術研究與創作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同時在部分高校中設定了書法專業,並形成了梯次完備的高等教育體系。專業報刊、電視及網路媒體也都成為了宣傳和普及書法最有力的手段。書法的對外書法交流活動也在蓬勃開展,成為宣傳中國文化的重要視窗。
對書法的保護主要圍繞書法文化、書法藝術、傳承人三方面進行:多角度開展書法文化價值研究,形成並不斷健全完善書法文化理論體系;透過書法理論研究、書法教育、書法展覽等形式,提升人們對書法的認識;利用現代化手段,對當代代表性傳承人的資料進行整理、建檔,形成系統、完整、準確的資料體系,為後人提供寶貴的借鑑資料。此外,相關機構還制定了2004年至2025年《中國書法發展綱要》和2009年至2013年的中國書法保護五年計劃,為中國書法走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傳承創新道路奠定基礎。
中國書法、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一部書法紀錄片:《中國書法五千年》
《中國書法五千年》簡介:
《中國書法五千年》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書法紀錄片。無論是其闡述視角、文化內涵、畫面感染力,還是跨世界範圍內的拍攝,都是書法紀錄片的上乘之作。
《中國書法五千年》記錄書法對世界、對國家、對社會、對民間書法組織的重要積極影響,以及書法在個人成長髮展中的積極影響。
書法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塑造個人人格修養、修煉內心。中國書法可以看作是一種自我教化、自我反思成長的方式。書法或者書法文化體現的是一種自覺能力。一句話,書法對於中國古代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多安定作用,對於個人來講則是一種人生的寄託和歷練。
《中國書法五千年》記錄書體的歷史演變,很多人以為書法演變應該是: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但實際上這種簡單線性發展是錯誤的,也不符合書法發展的歷史實際。
隸書之後,草書、行書與楷書可以說是在隸書母體內發展演變的。簡單形象地說,隸書是母親,草書是長子,楷書是次子,行書是三兒子。
書法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承載了更多日常實際應用的工具,比如信件、詩文、記錄、藥方、裝飾等等。認真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會對書法發展演變的過程會有一個詳細的瞭解。
《中國書法五千年》共分為八集:
第一集 墨潤五洲
第二集 點睛人間
第三集 篆脈舒捲
第四集 隸勢承載
第五集 草舞龍蛇
第六集 行雲流水
第七集 楷規精義
第八集 書法天下
總結全文
《啟功》是一部拒絕高尚的人,不屑一顧的電影;也是一部書家不看會遺憾的電影。
《中國書法》申遺片,雖然短短十分鐘,但是就是這部短片,讓中國書法最終再在2009年9月28日,最終申遺成功。
《中國書法五千年》是一部全方位全景式展現中國書法的電視紀錄片,不看不足以能以書家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