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考之露
-
2 # 3654541
由於曹操的事蹟知名度極高,本期將以略寫事蹟,詳細探討問題的方式為您講述三國最強世家——曹操世家! 毛澤東對曹操持正面評價,他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年公開讚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曹操是一代軍事大家,對中國軍事思想作出重大貢獻;曹操謀求集權,禮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兼併無令弱民兼賦等諸多經濟主張,以及力除社會陋習、以先王之道為教和文學主張,都是對中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亂世之梟雄!千百年來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譽之者為當世英雄、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毀之者稱其為逆賊奸臣。說曹操是軍事家,這點我很同意。曹操有統一北方的歷史功績,這是無法泯滅的歷史事實。說曹操是個詩人,我也贊同。因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樣的詩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達到的文學意境。說曹操是政治家,我認為有些評價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殺百姓的暴行,屠殺的黎民達到幾十萬之多,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汙點。其次,曹操個人作風也有很大問題,曹操這個人非常的好色,曹操為了女人確實到了瘋狂的地步。征戰張秀時霸佔其嬸母,打呂布時強佔其部將秦宜祿的夫人。最後,曹操為了自己的權力‘挾天子令諸侯’而屠殺了許多文臣武將。驗證了封建統治者能為我所用留之 不用則殺之的惡劣作風。我們華人所崇拜的魯迅認為曹操‘至少是個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處?卻並未明言。任何極端的評價曹操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更加辨證公正的評價和認識曹操。雖然說我並不是很喜歡曹操,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性格是我很喜歡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和曹操一樣,有著私心也很有雄心壯志,但是卻沒有曹操的氣魄和曹操的堅持。 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勇敢的表現自我,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始終如一的堅持,哪怕與世界為敵也要堅守著自己的夢想,或許我們早已擺脫了現在的環境,雖然沒有一步登天的希望,但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卻是必不可少的。 63歲,皇家醫學院院長吉本串聯了一小撮漢室忠臣在許都作亂,試圖劫持獻帝投奔關羽,曹操的秘書長王必在平亂後傷重而死。64歲,曹操的愛將、連襟夏侯淵在定軍山被劉備軍斬殺。漢中失守,劉備稱漢中王。關羽降於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宛城守將叛變響應關羽。同時鄴城有一位超級演說家魏諷煽動了一大堆官二代準備發動政變。65歲,關羽在曹操孫權兩軍的聯合絞殺之下敗走麥城,孫權居心叵測地將關羽首級送到曹操面前。曹操見招拆招,將關羽以諸侯之禮安葬在洛陽。 葬禮之後,曹操在洛陽一病不起,當時曹丕身在鄴城,曹操卻派人去長安急召近年來在軍事上表現搶眼的曹彰,由於曹彰未至曹操就已去世,其動機成為千古之謎。曹操臨終前發表了題目為“分香賣履”的著名遺言,一句軍國大計都不涉及,只是嘮嘮叨叨地安排著小妾們以後的日子到底該咋過。在曹操看來,軍國大計早已安排妥當,屯田保障了糧食,唯才是舉保障了人才的梯隊建設、漢室無人可用,孫劉反目成仇、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曹操想不到他所自豪的制度在曹丕看來是多大的麻煩。曹操充分考慮了那些不忠於自己的人已經被解決得七七八八,卻沒有充分考慮過忠於他的人不一定會忠於曹丕…… 在開啟曹丕時代之前,按照慣例應該給曹操一句評語,筆者原本想刷刷刷寫上一大堆評價,但在1954年,唯一一位與曹操同樣在政治、軍事、詩歌、書法上造詣極深的毛澤東已經為曹操寫下了一段無法超越的詩詞,遂決定老老實實摘錄如下: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回覆列表
在三國時期中,小編認為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曹操,這個人在歷史上也佔了很大的地位,尤其是我們研究三國的時候必須要研究的一個人,當然了,我相信在現在的社會一提到曹操就大家腦海裡的印象就會想到奸雄,陰險狡詐,可能就像戲劇裡唱的一樣,白臉的曹操,是奸雄。那麼在小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也講到了,三國演義中的形象不是歷史上真正的形象,那隻能稱之為是文學藝術形象,那大家肯定會對歷史上這個人的真實形象表示很疑問,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解讀一下歷史上真正的的曹操。
我們今天所謂的三國時期,實際上也就是三個國家鼎立的時期,魏蜀吳,而魏政權的開國皇帝,實際上就是曹操這個人,那麼在這個人在位的時候,他是沒有做皇帝的,但是他的兒子是在他死了之後,才追封他為魏武帝,認他為開國皇帝。但是就像上一段說的,這個人的名聲不是太好,比如奸賊。但是,我們的魯迅先生講,曹操其實是個英雄,肯定不是奸雄。可以說是近代以來第一個為曹操正名的人。
那麼現在就有了三種形象,英雄,奸雄,奸賊。這就有意思了,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其實是有個這樣的資料,古代有專門講歷史的人,最早在北宋時期就有記載,民間那些說書的先生,給大家講講歷史,一講到劉備敗北,大家都表現的情緒很低落,但是降到曹操敗北,大家的都開始歡呼雀躍。這說明了什麼呢,這說明,操這個人在北宋的那個時候形象就不太好了,我們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討厭一個人,不然我們幹嘛不討厭劉備,那麼曹操這個人到底幹了些什麼事情讓自己的名聲變得那麼臭呢。
小編總結了一下幾個原因,第一點是流傳這個人為人非常奸詐,第二點是曹操篡權,第三點也是有爭議的一點,他講了一句話,我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他說寧可我把天下的百姓都辜負了,也不能讓眾生辜負了我。那麼這件事到底是真的嗎?有這樣一個典故是曹操在呂伯奢家裡,以為這家人要殺他,然後他把人家一家給殺了。其實這句話原話是寧我負人休人負我,他是一種很無奈的語氣。歷史上也說,曹操是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但是在那個時期大部分人都是偽君子,大家乾的都是曹操的勾當,但是嘴上還說為天下人。
在三國時期有三場大戰役,其中最著名的一場就是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打的那一場,其實那一場戰役大家都知道是曹操贏了,但是細節方面有沒有想過呢,真實情況是這樣的。曹軍的糧餉已經不夠了,正所謂打仗除了拼裝備拼勇氣,更是要拼錢啊,那時候曹軍只夠一個月的糧食了,那怎麼辦,這時候,袁軍方面跑來一個人叫許攸,當時曹操光著腳就跑出去了,見到許攸後大喜,許攸問他你們還有多少糧食啊,曹操說了好幾次,許攸都說,你老實講,我來幫你!後來曹操才說只剩一個月的糧食了,此時許攸這個人告訴他,我知道袁軍有個地方儲備了好多的糧食,你從一條小路去燒掉,就能扭轉這個局勢,當時曹操聽後特別的開心啊,當時就喊了好幾千人馬,連夜燒了他們的糧食,這才扭轉了這個局勢。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曹操這個人的奸詐的一面。但是其實小編認為這都是他被逼出來的,在那個局勢,他也是受形勢所迫啊。
操這個人其實也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他有個妻子,我們叫她丁夫人,有一天啊,這個丁夫人被曹操氣走了,回到孃家去了,這在今天看來也算是個很平常的事情了,小兩口吵個架女的回孃家去。然後呢曹操就上門去找她對她說,都是我的不好,跟我回家吧這裡的話,然而丁夫人還是在工作臺上咔嚓咔嚓的織布,連說了好幾遍都不理曹操,其實大家想一下,曹操是什麼人,脾氣也不好,他能這麼溫柔的來喊老婆回家已經算是很好的了。然後他轉頭對岳父說是我對不起你女兒,她也不肯跟我回去,要不然你就把她改嫁了吧。當然了,最後也沒改嫁。
所以,其實曹操這個人的三種形象都是沒有錯的,大家都各自持有各自的意見,都希望塑造成自己內心的那個形象,但是歷史上的曹操是個很複雜的人,絕非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那麼非要是給曹操一個定義的話,小編認為,曹操這個人非常的可愛,當然了也有奸詐,重感情的一面,可以說,曹操這個人是非常的真實。也是最貼合人性的這樣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