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柚子愛運動

    押題可以說是一種賭運氣的行為,有的年份押題超級準,有的年份卻是很難準,學習一級建造師必須以自己看書為主,必須實打實的去學習鑽嚴,以押題為輔,押中了算是走運,沒壓中,也不必擔心,因為知識點自己也看過,自己有真材實料,也就來者不拒。押題不是原題,現在的比較靠譜的就是那種整理好的考點資料,讓考生提前瞭解考試要考的的知識點,類似考試100的押題,而且考試(特別是實務)有很多靈活運用的題,要用好押題必須先熟悉課本。也就是你強則押題就強,你弱則押題弱。如果一點書不看光靠押題透過無異於痴人說夢。另外,押題只能當成錦上添花,能在後時刻為你提分,而不能雪中送炭,按自己的計劃,好好複習是硬道理。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2 # BTL供配電

    壓題都是賺眼球的事!

    說白了就是機率,母體多大量,猜中幾個題?這些都是賭博,個人覺得不靠譜!

    當然除非提前洩題

  • 3 # 老蘇論試

    關於網上教育培訓班考前押題這件事,我的答案是“不靠譜”,千萬不能信,並且一定要遠離,離的越遠越好。

    我結合2019年自己考市政的親身經歷告訴你為什麼不能相信所謂的“押題”。

    2019年9月22日我到北京參加市政專業的考試,中午12點多到的北京西站。在乘坐地鐵的過程中,某個培訓班的朋友給我發了一套押題卷,上面打著“絕密”水印,標註“閱後銷燬,禁止傳播”字樣。

    當時很激動,急忙開啟來看,具體內容現在已經沒有印象了。大體上跟平時看到的模擬試卷差不多:20道單選題,10道多選題,6道案例題。由於下午13點40分要進考場,而此時我還沒吃午飯呢!為了能夠在考前把這個“押題”卷看完記住,我在地鐵上看,走路時看,吃飯時也在看。

    好不容易看完了,那個朋友又發過來兩張卷子,結構、題量和前2張一樣,這時已經13點了!朋友告訴我,這是另一個更權威的培訓班押的題,歷年準確率很高。這那能看完呀!於是我心一橫直接刪掉,就當作沒有押題這回事,在路邊樹下找個馬路牙子坐下,閉目養神,靜待進入考場考試。

    四個小時的考試結束後,我慶幸考前沒有再看“押題卷”,因為第一套“押題卷”一道題也沒押中!如果我在考前半小時接著看“押題卷”,勢必會精神高度緊張,心理壓力也會很大,在考試時發現命中率幾乎為零時,一定會特別沮喪,恐怕連正常水平也難以發揮出來!

    今年我的市政考試成績104分,順利通過了及格分數線,雖然跟考試大神們動輒130甚至140多的高分沒法比,但我也很知足,畢竟是自己半年的努力有了個不錯的結果。

    押題說白了就是猜題,一般有責任心的老師都不會去押題,畢竟押中的機率太小,還不如在平時的複習過程中多看,多寫,做題更有效。再者,有些教育培訓班為了吸引考生的眼球,故意借某些有名氣的老師之名,出一些“內部絕密押題卷”,欺騙那些懵懂無知的小白青年,鬼才知道這些押題卷是他們怎麼東拼西湊弄出來的!

    有些教育培訓機構會宣傳歷年的押題命中率有多麼的高,其實這些普通人都能做到。假如一門課程共有1000個知識點,每張試卷涉及其中的100個知識點,那麼做10張押題卷,這1000個知識點就全部包括在內了。他們把這10張卷給你,告訴你肯定能押中,你信還是不信?

    這個道理想明白之後,就會清楚教育培訓班的伎倆了,就知道“高命中率”的虛假之處了。在平時多下功夫,認真備考,把基礎知識掌握牢,多做練習題,多總結,查漏補缺,提高應試能力水平才是王道。

    在平時的複習備考過程中,聽課是幫助理解疑難點,梳理知識點;看書是重點,至少三遍,以達到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的目的,強化記憶;做題是為了檢驗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查漏補缺,補強弱項。這三個環節迴圈往復,每一次都能夠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至於押題,忘了它吧,就當是它根本就不存在。

  • 4 # 拿著手機找手機

    我來說一下一建方面的吧,因為我今年第一次參加一建考試,考四科,一次全過。

    我在2017年考的二建,三科一次全過,2018年考的註冊安全工程師,本來信心滿滿,結果趕上2018年註冊安全工程師大改革,管理和技術每科差5分沒過。2019年達到一建報考資格就考了一建建築,考四科一次全過,11月考了注安的剩下兩科現在成績還沒出來。

    每一次考試之前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培訓機構都會有海量的押題知識點。

    透過二建和一建考試,我覺得公共課有些押題知識點還是差不多的,比如2017年的二建,我不記得是法規還是管理,我考前做的模擬題好像在考試時遇到了不下25分,個別還是原題,當然我不能確定到底是哪一套卷子,因為考前看卷子都是一掃而過,看一眼知識點就完了,我覺得這並不能說明培訓機構就水平很高押題準,因為公共課那些知識點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勢考察,特別是一些計算題出題模式都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會碰到原題的原因了,而實務考試很難碰到原題,因為實務考試主要是以案例題來考察,只要稍微更改問題內容,答題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樣了,除非是出題老師偷懶拿別人出過的題直接照搬或者洩題,否則考碰運氣押題不可能壓中。

    我透過這三年的考試發現一些問題:

    第一:培訓結構號稱的名師押題都是鬼話,完全不可信,他們只是為了掙你的銀子,這樣宣傳只是為了吸引人而已。

    第二:越臨近考試,各大結構給出的重點再重點的知識點往往趨近於一致,我分析的原因可能是,重點中的重點大家都清楚是哪一部分,但是你如果想僅依靠這些知識點去得到一建那是不可能的,越臨近考試,時間越是寶貴,好鋼用在刀刃上,所以一般知識點各大機構都知道學員沒有精力卻展開學了,唯一的方向就是在重點的重點上不丟分,這就是為什麼考前的“絕命三頁”知識點都差不多的原因。

    第三,前些年可能培訓機構會壓中一些題,因為前些年出題還是以一級知識點為主要出題方向,輔助以一些小知識點。但是這幾年每次考完試都會有各大論壇網站說今年網校和培訓機構又集體翻車了,我覺得這幾年出題老師的思維也在變化,比如今年一建建築,大多數人都認為重點會在基坑、樁基等一次結構這方面,但是出題老師偏偏不這樣出題,出題方向全是偏偏的又不離大綱,培訓機構沒法把我出題老師的出題路子肯定要集體翻車,以後這樣的翻車現場會更加普遍,一級知識點就那一點,能出多少題,二級的普通知識點才是考察考生學習水平的關鍵。

    另外還有一點:現在明顯很多培訓機構掙錢心太強,根本就沒有把教學放在首位,太注重營銷,為什麼這樣說呢,2018年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是一次大的改革,當年的的出題大綱是繼續沿用2011版教材,結果考試的時候管理和技術出現了大量的未知知識點,管理還出現了海量的“雙重預防機制”的考題,要知道“雙重預防機制”在2019年年初才在各個省份的省廳檔案中以選擇試點單位的形式出現,2018年的時候全國大多數單位根本就沒聽過這個玩意兒是個啥,結果2018年考試題中至少出了45分這樣的題目,我今年翻看新的技術教材發現去年技術考試出的很多題目都是新教材剛剛新增上去的,也就是說在新教材還未上市的時候2018年考試已經沿用新教材出題了,並且這次教材改革不像其他證書教材的小改,幾乎是一次推倒重來的大改革,這種背景下無數的考生在2018年被坑殺,到了2019年新教材開始施行,並且考試製度也大改,結果各大培訓結構和網校都還是沿用了老教材的出題模式,他們給的選擇題特別簡單,知識點也抓不住重點,給人的感覺就是2017年之前的老路子,結果今年考試又是集體翻車,如果說2018年考試的改革是一個猝不及防的話,那2019年就是活該倒黴了,因為2018年已經改了,各大網校和培訓結構卻不加以改正培訓思路,只管拉人賺錢,這樣的經營思路,想讓他們去壓中真題是不可能的,他們現在的應變速度還趕不上參加考試的考生,別說壓中真題了,就連一般的知識點都把握不住。

    所以想要拿一建註冊證書,認真學習是唯一的路子,不要投機取巧,只要認真學習了,即便頭一年某些科出題偏或者沒有發揮好,第二年也該過了,如果運氣好,可能一年就直接通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銀行工作都有哪些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