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小咔咔啊

    來【拼音】:lái

    基本釋義

    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往。~賓。~信。從縣裡~了幾個幹部。

    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了。開春以後,農忙~了。

    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一盤棋。~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何必~這一套?

    詳細釋義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麥子形。本義:麥。小麥叫“麥”,大麥叫“麰”(或寫作“牟”))

    同本義

    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說文》

    貽我來牟。——《詩·周頌·思文》。段注:“ 武王渡 孟津,白魚躍入王舟。出涘以燎。後五日。火流為烏,五至,以殻俱來,此謂遺我來牟。”

    於皇來牟。——《詩·周頌·臣工》。疏:“嘆其受麥瑞而得豐年也。”

    又如:來牟(古時大小麥的統稱)

    未來,將來

    來日方長。——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知來者之可追。——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又如:來代(後代;後世);來辰(來早。明天早晨);來茲(來年;將來);來哲(後世賢智之人);來軫(後來的車,比喻後來的人或物)

    〈動〉

    由彼至此;由遠到近。與“去”、“往”相對

    來,至也。——《爾雅》。朱駿聲曰:“往來之來正字是麥,菽麥之麥,正字是來。三代以還,承用互易,如苑宛、童僮、酢醋、穜種之比。 許君未經訂正,故沿偽至今。”

    憧憧往來。——《易·鹹》

    我行不來。——《詩·小雅·采薇》

    笑問客從何處來。——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然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有朋自遠方來。——《論語》

    往昔初陽時,謝家來貴門。——《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來寇(敵人來犯);來至(來到);來突(突然而來)

    歸,回來,返回

    萃聚而升不來也。——《易·雜卦》。注:“還也。”

    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左傳·莊公二十七年》

    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誰來之?——《左傳·文公七年》

    又如:來家(回到家裡來);來三去四(來來去去);來還(歸來,回來);來寧(歸寧。女子回孃家省親);來歸(回來;歸來);來舍(迴歸而有所定止)

    歸服;歸順

    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又如:來服(前來順服)

    招來;招致。後多作“徠”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又如:來致(招致,招來)

    加入[一群人] 中 。

    如:你來不來?

    讓不受約束、干擾地滿足 [需要] [let’s do]。

    如:來五斤;來兩盤

    意想不到地或突然地發生、出現 。

    如:問題一來就馬上解決

    產生;開始;發生 。

    相當於做 。

    如:來不得

    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態度,是目的。

    如:你能用什麼辦法來幫助他呀?

    用在動詞後,表示估計或著眼於某一方面。

    如:看來容易;說來話長

    用在另一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件事。

    如:我來畫;大家都來唱歌

    〈方〉∶在 。

    如:來裡(在這裡或在那裡);來哚(在);來浪(在那裡)

    表示動作的趨向

    將子頭與劍來。——晉· 幹寶《搜神記》

    聞來垂釣碧溪上。——唐· 李白《行路難》

    長鋏歸來乎。——《戰國策·齊策四》

    歸來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長鋏歸來者。——《戰國策·齊策四》

    假借為“釐”( lí)。賜予

    來女孝孫。——《儀禮·少牢饋食禮》。鄭玄注:“來,讀曰釐;賜也”

    假借為“賚”。賜予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詩·小雅·大東》。高亨注:“來,借為賚。”

    〈代〉

    你的;你們的 。用於通訊的回覆中。

    如:來信收到;來電收到

    俺哥哥傳將令三四番,可怎生無一個承頭的?來一個燕青將面劈,那一個 楊志頭低。—— 元·佚名《黃花峪 》

    〈助〉

    無義,譯作“了”,“吧”,或不譯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在數量上接近精確 。

    如:兩米來高

    用在數量或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大約 。

    如:二十來個

    從頭到尾過去地 。

    如:兩千年來;來日(往日;過去的日子);來日大難(本指往日艱難。後亦用以指前途困難重重)

    以來,表示時間從過去某時持續到現在

    吾數年來欲買舟。——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數百年來。——唐《柳河東集》

    去來江口守空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夜來城外一尺雪。——唐· 白居易《賣炭翁》

    又如:來古(自古以來);來來(以來);來緣(指來生的因緣);別來無恙乎?

    用在數詞後,表示列舉的原因或理由。

    如:這些天沒去看她,一來路太遠;二來沒功夫

    用於句尾,相當於“咧”

    剛才奶奶和襲人姐姐怎麼囑咐來!——《紅樓夢》

    另見 lài

    來、勑 lài

    〈動〉

    慰勞 [appreciate sb."s services and present gifts]

    勑,勞也。從力,來聲。字亦作倈。——《說文》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詩·鄭風·女曰雞鳴》。高亨注:“來,借為勑。”

    勞倈有意者。——《漢書·平當傳》

    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孟子·滕文公上》

    莫我肯勑。——《詩·魏風·碩鼠》

    賢者勑其材。——《韓非子·王道》

  • 2 # 音悅心靈魂

    lái 部 首 木 筆 畫 7 五 行 火 繁 體 來 五 筆 GOI

    筆順 :       

    名稱 : 橫、 點、 撇、 橫、 豎、 撇、 捺、

    基本釋義

    已與權威書籍校驗

    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往。~賓。~信。從縣裡~了幾個幹部。

    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了。開春以後,農忙~了。

    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一盤棋。~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何必~這一套?

    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這個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辦法。

    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後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了。他回家探親~了。

    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個荷葉~當雨傘。你又能用什麼理由~說服他呢?

    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

    9.未來的:~年。~日方長。

    10.姓。

    11.詩歌、熟語、叫賣聲裡用作襯字:正月裡~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櫻桃。

    12.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各條戰線傳~了振奮人心的訊息。

    13.用在動詞後,表示結果:信筆寫~。一覺醒~。說~話長。看~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1500米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