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毒舌財經

    嫦娥5號登月是中國航天工程歷史性的突破,而目前嫦娥5號已經開始啟動返程之路,其中還帶了兩公斤月球土壤。

    對於嫦娥5號帶回兩公斤月球土壤,很多網友都表示不理解,地球上的土壤那麼多,為什麼要把月球上的土壤帶回來呢?

    實際上中國之所以要把月球上的土壤帶回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於科研,這次嫦娥5號帶回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是在不同的地點取樣獲得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分析月球的土壤構成,為未來進一步登月以及其他科研用途做準備。

    看到這很多人又好奇了,一個登月工程耗資是非常龐大的,為了研究月球的土壤,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值得嗎?

    對這個問題大家不能用短期的利益去衡量,而是要從長期的價值去考慮。

    雖然同樣是土壤,但是月球上的土壤跟地球上的土壤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月球上有一些物質是地球上沒有的,或者是儲量很少,這裡面最典型的一個物質就是氦-3。

    說到氦-3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是什麼物質,以及這個物質有什麼功能,今天我們就先來給大家做一下科普。

    氦-3是一種氦氣同位素氣體,這種氣體無色、無味、無臭。

    那氦-3有什麼功能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目前地球上的能源結構。

    能源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而電力是能源當中核心中的核心,目前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電力,電力不僅是日常生活所需,也是工業所需,沒有了電力,地球上絕大多數電子產品和機械都會陷入癱瘓當中。

    目前地球上的電力主要表現為火電、水電、風電、天然氣電、太陽能電、核電等等,但這幾種電力都不是最理想的能源,因為他們不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就是受到儲量的影響,還有就是輻射的影響。

    而且未來隨著地球資源的耗竭,類似天然氣電、火電這些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之下,人類就急需尋找其他替代能源。

    而在替代能源當中,核能源是最理想的一種方案,核能源所需要的材料少,但產生的能量非常驚人。但是目前人類真正使用的核能源,主要是核裂變,這種核裂變潛在的風險是非常大的,萬一洩露了就會造成很大的核輻射汙染,比如之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漏,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都是很嚴重的事情。

    在這些核電站洩漏之後,方圓幾公里之內基本上都是不能生存的,所以這種核裂變電站潛在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

    當然在核能源當中,除了核裂變之外還有一種核聚變,目前人類已經掌握了核聚變技術,但是可控的核聚變技術暫時沒有掌握,所以目前核聚變只能應用於武器上面,比如氫彈,真正用於發電並沒有。

    但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相信核聚變應用在民用領域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而核聚變有兩種重要的原料,一種是氘,另一種是氚,在這兩種原料當中,氘地球上的儲量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地球上的氚儲量卻非常少,自然界當中很難找到氚,所以只能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的效率並不是很高,而且成本非常高昂。

    所以即便未來人類真正的掌握可控核聚變了,如何保證氚的供應也是一個大難題。

    那除了氚之外,有沒有其他物質可用作核聚變原料呢?還真有,那就是氦-3,但是目前地球上的氦-3儲量也是非常少,目前全球已經探明的氦-3儲量不超過500千克,這個數量太少了。

    相比於地球來說,月球上的氦-3儲量就非常可觀,根據目前的研究,月球上氦-3儲量大概在120萬噸到500萬噸之間。

    咋一看,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個儲量也並不是很大嘛,幾艘大型油輪基本上就可以運完了,但是氦-3不在於儲量有多大,而在於它的能量有多大。

    氦-3可以跟氘相結合產生聚變,其釋放的能量是非常龐大的,比如對於整個中國來說,一年只需要8噸氦-3就可以滿足全國所有的電量需求,100噸氦-3就可以滿足全球一年的電量需求。

    而目前月球上的氦-3儲量至少達到120萬噸以上,這意味著月球上的能源至少可以保證地球供應1萬年以上,這些月球上的土壤運回地球,經過加熱之後就可以得到氦-3氣體,這樣就可以用於核聚變。

    也正因為月球上潛在的能源資源非常豐富,所以人類才不惜花巨資去登月考察。

    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月球上的能源未來將是各國兵家必爭之地,所以中國儘早登陸地球才能夠從中分到一杯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詩雯還有希望拿奧運冠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