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69011209644

    就先從踝關節扭傷的原因及康復方面的知識來簡單的解釋踝關節扭傷處理思路!建議在扭傷之後,適當的口服活血化瘀的藥物,多注意休息,休息時儘量把腳架高,多活動活動腳趾,促進血液迴流。一般一個月左右就會好的。

    踝關節的解剖學

    踝關節“扭傷”(崴腳)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般所說的崴腳,指的就是足內翻的踝關節的扭傷,常常伴有軟組織,一或多處韌帶損傷的結果,通常發生在踝關節外側。韌帶是可彎曲,纖維樣的彈性結締組織,就像橡膠帶一樣連線骨與骨、把關節結合在一起。踝關節處的韌帶限制側向的移動而提供踝關節的穩定性。崴腳的嚴重情況取決於韌帶是否被拉傷、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也取決於受傷的韌帶有多少。踝關節扭傷與肌肉(拉傷)不同的是後者更多的是影響肌肉而非韌帶。

    原因/Cause

    踝關節扭傷一般緣於摔倒、突然的扭傷或打擊力而致使踝關節脫離正常位置。通常發生在從事體育活動種、穿著不合適得鞋子或在不平整的地面行走或跑動。一般來說95%的腳踝扭傷發生在外側韌帶,通常情況下踝關節扭傷後趨向2個結果,

    一,踝關節變得纖維化且僵硬活動度健身,由於夾擠,腳踝前側,前外側會發生疼痛。

    二,踝關節周圍韌帶變得鬆弛,無力,本體感覺受損,踝關節變得不穩定,有份研究顯示40%的踝關節損傷後,會導致軟腳進而發生習慣性損傷。症狀/Symptorm

    崴腳的症狀可能包括以下:

    疼痛或痠痛

    腫脹

    淤青

    行走困難

    關節僵硬

    以上這些症狀因由崴傷程度的不同而嚴重不一。有過崴腳前科的患者有時會感覺不到疼痛和腫脹。相反的,他們可能只會感受到行走時搖晃和不穩。即使崴腳時沒有疼痛或腫脹的症狀,不管這是你第一次還是第三次崴腳,及時的治療處理都同樣尤為重要。

    怎樣預防崴腳?/Prevent

    下面是一些預防崴腳的小貼士:

    1.在做完運動前的暖身活動後進行拉伸。

    2.穿著合適並且提供良好足支撐的鞋。

    3.當感覺踝關節疼痛時停止運動

    處理方法/Treatment

    一般來說輕微或中度的崴傷會隨著時間自愈。

    你可以進行以下步驟加速扭傷的痊癒:

    1.讓受傷的腳踝得到充分的休息。盡最大可能不要給受傷的腳踝施加重力。如果疼痛劇烈,你可能需要拐杖支撐直至疼痛減緩消失。

    2.冰敷患處以減少踝關節的疼痛和腫脹。在扭傷的頭兩天或直至腫脹症狀改善,每兩三個小時進行15-20分鐘的冰敷。之後每天進行一次冰敷直至症狀消失。

    進行完了以上步驟之後,按照固有的觀念,一般會進行2-3周的靜養來完全恢復。但是,當完全靜養恢復,下地走路後,你會發現,足踝的各個方向的活動均有受限,彷彿腳不是自己的一樣。其實,在踝關節扭傷之後,如無很嚴重的骨性損傷,一般在執行完冰敷加壓抬高之後的3-4個小時後,可以採取一些主動恢復的方法來進行康復。一方面,可以加快軟組織的回覆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預防完全康復之後踝關節活動幅度受限從而帶來的不良後果。

    首先,可以採用遠端肌肉按壓法,主要對足內翻扭傷後易受傷的肌肉(腓骨肌)進行遠端按壓,以緩解可能造成的肌肉痙攣以及水腫。進行完了這一步之後,可以採用在無痛範圍內進行主動關節活動,即自我控制踝關節在無痛的範圍內進行各個方向上的活動(注意一定不要超出無痛的範圍!),以加快踝關節周圍肌肉的恢復。注意:在進行以上處理時,可能會造成患處升溫,應隨時監控是否有升溫,如有,則應用冰袋做降溫處理,同時休息片刻,再繼續進行。另主動恢復單次持續時間不宜太長,以30分鐘到1小時為宜,之後視自我感覺來調整。3. 1.加壓。彈性繃帶也許有助於控制患肢的腫脹。 2.抬高。將腳踝微微抬高到心臟水平線之上有利於減輕腫脹。3.儘早的物理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儘早開始康復治療和運動有助於加速痊癒和增加踝關節活動範圍。

    4.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例如布洛芬可能有助於減輕疼痛和發炎。在有些情況下,處方藥物對於幫助緩解症狀是必需的。何時需要手術介入?/Need Surgery?

    在一些較為嚴重的踝關節崴傷病例中,幫助修復受損的韌帶的手術是必需的。足科醫生會根據扭傷的型別、程度和你的日常活動水平選擇最為合適的治療方案。術後的康復運動對於是否能夠痊癒也尤為關鍵。在此期間,記得去看足科醫生以確保踝關節的癒合以及看康復師保證功能的恢復。

    運動康復/Rehabilitation

    一,SMR 自我筋膜放鬆

    1. 足底SMR大多數並不瞭解其實腳掌有許多的肌肉,他們稱為屈趾肌(Flexors)並且會影響下肢整體的柔軟度腳掌踩著球,來回滾壓60秒,換腳。

    2. 小腿SMR(來回滾壓60秒,換腳)3. SMR脛骨前肌二,Stretch/牽拉

    小腿肌群

    時間 60秒

    次數 3次

    頻率 每天一次三,Active Join Rom/主動活動度

    主動活動, 坐於凳子上,進行腳掌內翻 外翻活動度運動,鬆動踝關節提高主動活動度。

    組數 3組

    次數 10-15次.2次/天

    四,Strength/區域性力量

    將腳掌內側置放於牆側,進行內翻等長性訓練。

    時間:10秒

    次數 10次

    頻率 1週五次

    將腳掌外側置放於牆側,進行內翻等長性訓練。

    時間:10秒

    次數 10次

    頻率 1週五次

    用彈力帶進行踮腳尖抗阻訓練

    次數 10-15次

    組數 2組

    頻率 1週三次

    用彈力帶進行勾腳尖抗阻訓練

    次數 10-15次

    組數 2組

    頻率1週三次

    用彈力帶進行內翻抗阻訓練

    次數 10-15次

    組數 2組

    頻率 1週三次強化臀中小肌的肌力 (髖關節穩定)五,踝關節穩定性訓練

    增強踝關節自身的穩定性,以此來減小崴腳發生的可能性。如單腿站立,可以先找一面牆或其他物體輔助軀幹穩定,然後保持身體中立的情況下,緩慢抬起單腿,讓其另一條腿支撐住身體承重。靜態保持一段時間後,休息,換另外一側腿進行。如果訓練比較成熟後,可以嘗試進階,不依靠物體支撐保持軀幹穩定,然後再加上閉眼,再進行單腿站立,除了踝關節的穩定性可以得到鍛鍊,也可以較好的培養對穩定性的本體感覺。六,功能性訓練/Functional Training

    目的:恢復 平衡,協調 ,敏捷性模擬日常生活動作,達到真正的預防崴腳。

    我一般是不建議進行穿鞋糾正訓練的,穿鞋訓練忽視了腳趾的抓地能力,足底本體感覺,那麼在這個階段麻煩脫下鞋,進行赤腳訓練吧。

    足底本體神經恢復,單腿站立於枕頭(平衡墊,軟塌,疊起來的毛巾等等不穩定的區域性平面)上,用身體控制平衡。

    時間:10秒

    次數 10次

    單腿提踵

    次數 10-15次

    組數 2組

    頻率 1週三次踮腳農夫行走 (進階)

    六,功能性爆發力(迴歸賽場,運動員部分)冠狀面爆發力強化

    側向跳躍

    次數 10-15次

    組數 2組

    頻率 1週三次

    結論/Conclusions

    當提及踝關節受傷時,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康復運動的意義,積極康復,糾正而不是靜養,有時我們會發現有些受傷非常嚴重的高水平運動員,只要康復計劃設計得當,很快就可以迴歸賽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鷹眼和綠箭俠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