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哺乳動物最早出現在晚三疊世,大約與恐龍同時出現。整個中生代,大多數哺乳動物都很小,以昆蟲為食,過著夜間生活,而恐龍是陸地上的主要生物。這種情況在大約6500萬年前突然改變,當時恐龍消失了,除了它們的後代鳥類,這可能是隕石撞擊的結果。

    古新世初,世界上幾乎沒有更大的陸地動物,這種獨特的情況是哺乳動物進化成功的起點。僅僅一千萬年後,在古新世末期,它們佔據了大部分空白生態位。這時,這裡到處都是小型食蟲類和齧齒類哺乳動物,中型哺乳動物在森林裡尋找它們能對付的任何食物,第一批大型(但還不是巨大的)哺乳動物在豐富的植被上覓食,食肉哺乳動物在跟蹤它們的獵物。

    早期真正的哺乳動物是更古老親屬的後代,主要是適應夜間活動的小型食蟲動物。它們的大小從黃蜂大小到松鼠大小不等,避開了食肉恐龍。它們獲得了此後哺乳動物的特徵:位於身體下方的四肢、擴大的大腦、更復雜的生理學、產奶腺體以及各種各樣的牙齒——門牙、犬齒、前磨牙和臼齒。

    儘管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多樣化,與今天的哺乳動物相比,大多數古新世哺乳動物仍處於原始解剖學水平。它們通常只顯示出它們後代在以後時代特化的第一個開始,例如為一種特殊的食物最佳化牙齒或者使四肢適應快速奔跑。下一個時代的開始,始新世,帶來了這一動物群的重要現代化。幾組外觀更現代的哺乳動物此時遍佈北半球,而古老形式的哺乳動物衰落開始了。

    古新世是哺乳動物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不幸的是,這個時代的哺乳動物化石在世界許多地方要麼稀少要麼完全不為人知。即使在化石出現的地方,大多數物種也只能從它們特有的牙齒中知道,骨骼也只能以幾種形式知道。 今天已經存在的三大類哺乳動物的祖先-一單孔類(鴨嘴獸和針鼴),它們產卵;有袋類(袋鼠,負鼠),它們把幼仔裝在袋子裡;和胎盤哺乳動物(人、牛、馬)在長時間懷孕期間將胎兒保留在體內。

    在新生代早期,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的數量和多樣性激增。僅在1000萬年內——按地質標準來看是短暫的一瞬間就進化出了大約130個屬,包括大約4000個物種。其中包括第一批完全水生的哺乳動物(鯨魚)和飛行哺乳動物(蝙蝠),以及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 物種多樣性突然擴充套件到新的生活方式被稱為適應性輻射。它發生的一種方式是對釋放先前佔據的環境區域和角色的事件作出反應,為許多適應這些空白生存空間的新物種讓路。恐龍滅絕就是這樣一個重大事件,在一些哺乳動物倖存下來的同時,消滅了曾經占主導地位的一群競爭對手。但是哺乳動物並沒有簡單地扮演恐龍空出的生態角色。

    哺乳動物花了幾百萬年才進化出中等體型,它們繼承的世界與恐龍統治的世界不同。有新的環境棲息地和新的食物資源需要開發。到白堊紀末期,開花植物已經佔據主導地位,為迅速增長的昆蟲種群提供食物,這反過來又成為哺乳動物的另一種高質量食物來源,還有水果和漿果。新種類的森林出現了,為後來成為樹棲哺乳動物的靈長類動物提供了新的棲息地,靈長類動物最早出現在大約5000萬年前,最終,大約4500萬年後,直立行走的原始人類,包括我們。

    今天哺乳動物驚人的多樣性部分始於大約兩億年前的大陸分裂,導致不同的大陸分離。在第三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澳洲和南美洲與其他大陸隔離開來,有袋類哺乳動物在那裡茁壯成長並多樣化,而胎盤哺乳動物在其他大陸承擔了類似的角色。

  • 2 # 老尹談創業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看看從哪一個角度講,如果我們站在細菌的角度看,無論是有益菌還是有害菌,哺乳動物都不佔優勢!

    這好比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一樣,地球與人類相比,她永遠是受害者,她對我們給予的傷害,從來就沒有什麼怨言,到不是她沒有感覺。只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她的傷害,還沒達到她忍耐不住痛的時候!

    然而重要的是,地球才真正有一顆上善若水的心!她對人類所造成的破壞,水、空氣、滅絕其它生物等整個環境,一直在包容著!

    直到有一天,她再也無法承受時,一個痛苦的呻吟,一不舒服的翻身,地球萬物的惡運就到了!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我們人類就是依偎在地球上的細菌,你說人類跟地球比優勢,誰的更大?

    就像人類身上的細菌一樣,那些細菌依偎在人體上,破壞著人類的器官,直到有一天,人生病了,住進了醫院,那些細菌也開始走上了滅亡之路!

    但是,這不能說細菌勝利了,也不能說哺乳動物失敗了。所以我說,如果用優勢來對比的話,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因為,哺乳痛苦的軀殼,是與細菌共享的軀殼!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你應該知道《物質不滅定律》吧,萬物的軀殼,無非不滅定律所說的轉化宿主,也是佛學中說的“脫生”過程!

    所以說,哺乳動物的軀殼也是細菌們宿主,在細菌面前,談不上半點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圖解主力吸籌手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