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玩轉數學

    語文只是眾多學科中的一科,但社會卻給予高度的關注,非議聲從未停歇。如何對待語文這門學科?我想從以下幾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尊重語文教育的規律

    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公平”是根本,“質量”是追求,而提高質量的前提是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成長規律。就語文學科的學習而言,老師與家長都應該尊重語文的學科規律和學生的發展規律,才能針對不同時段學生的特點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策略。

    首先要尊重語文的學科規律。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葉老的這句話首先強調的是應該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二是強調學生的成長需要一個週期,講究水到渠成。教育如此,語文教育更是如此。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積澱過程,語文的學科特質又決定了語文能力的形成更具潛在性,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同春之禾苗,日不見長,卻又日有所長。那些在教育過程中靠“提前量”與“加速度”的方式去追求“高成效”的行為,其實就是打著“質量”的幌子,施“揠苗”之暴行,助推學生語文學習的“偽生長”。這種“偽生長”不僅是虛假的繁榮,更是破壞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罪魁禍首。所以老師和家長對待孩子的語文學習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如同養花,一邊養一邊靜待花開。“養”是用足夠的耐心帶領孩子去積累與感悟,讓他們真正體驗語文對生命的滋養,而“靜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智慧。

    其次是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學生的智育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特點,不同階段的注意力、學習動力、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成長階段所投放的教學策略也應有所不同。以背誦積累為例,背誦本應是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前提,但現在的普遍觀點卻是將“背誦”與僵化學生思維畫等號,認為背誦應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

    背誦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不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毫無差別地運用到不同學段的學生群體,就失之偏頗。因為就中小學生的語言發展規律來看,小學階段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關鍵點是語言素材的積累,朱熹在兒童啟蒙讀物《童蒙須知》中明確提出,“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強調的就是先記住再去思考的觀點;加之“記憶力隨年齡的增長而衰減,理解力卻隨生活經歷的豐富而增強”的一般規律,所以就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其記憶的黃金時期,適當的增加背誦量,對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科素養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學校語文教育要堅持正確引導

    學校是語文教育的主陣地,教師是語文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學校和教師作為語文教育的行為主體,要明確自己導向的著力點,這樣才能確保語文教育改革理念的真正落實,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真正生成。

    學校的引導在於教育教學環境的創設。目前,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考、中考也在進行著積極改革。作為學校,首先是要為語文教師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不能再將“即時收益”作為對語文老師的考量標準,不能寄希望於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測試中解決學生語文學習的所有問題。只有這樣,語文教師才有底氣和空間去設計和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其次要為語文學習創設閱讀環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不會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美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大閱讀計劃”就是希望透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學校要在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為師生提供閱讀環境,並將此納入學校發展的戰略設計。

    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在於興趣的保持與能力的生成。課堂教學是需要教師設計的,設計的出發點應是興趣的保持與能力的生成。首先要去除語文教學的功利化追求,教學需要完成任務,但不能唯任務化,那種滿堂灌、大量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沒有時間去思考、質疑,當然也就無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此以往,不僅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訓練,還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去認識、探索、享受真理生成的過程,進而體驗語文的無窮曼妙,即使在這個過程犯了錯也無妨,因為錯誤往往是走向真理的足跡。再者是教師要給予學生中肯、科學、寬容的評價,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自我反思、矯正,最終促進語文素養的生成。教師如何讓自己的課堂有意義且有意思,是學生興趣保持與能力生成的關鍵。

    輿論介入教學要把握合理限度

    從來沒有可以離開社會環境的成長,也從來沒有可以離開家庭環境的語文教育。

    社會的介入應該適度。公眾雖不能直接參與教育決策,卻能影響教育決策與教育工作者的行為。不可否認,社會輿論對教育有監督作用,但也必須承認,社會輿論具有較強的情緒化與非理性的特徵,如果不加以約束與引導,負面效應也會非常強大,甚至可能破壞正常的教育秩序。每當專家、家長在公共平臺對語文教學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批評時,社會就迅速形成抨擊語文教學弊端的風浪,沒人去考慮這種抨擊是否科學公允,更沒人考慮這種抨擊是否利於解決問題。有調研顯示,近九成教師認為社會與家長的“過度干預”是自己工作壓力的主要來源。長此以往,學校與教師必然會顧及“輿論”,其教育決策與教學行為一定會平衡諸多壓力,但是否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最佳選擇呢?

    家長的介入應該理性。語文作為母語學科,是家長最容易介入的學科。家長介入的本意是瞭解與幫助,但不當的介入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家長常見的錯誤介入方式就是用自己的“期望目標”去評判孩子的學習現狀,用自己的“理想模式”來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一旦與自己的期望、理想不相符,便顯得焦慮,並把這種焦慮傳遞給自己的孩子,這對孩子學習動機的保持與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是極其不利的。其實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家長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如課外閱讀、親子閱讀,家長一要幫助孩子辨別哪些書不值得看、哪些書要好好看,二要克服功利思想,不能奢望孩子讀一本書就得有所收穫。這樣才能與教師一起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最終將閱讀轉化為一種生活方式。

    教育價值不應被測試成績取代

    測試作為教育教學評價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引導一線教學和促進學生髮展。但由於教育部門、社會、家長對測試分數的過度關注,讓測試成了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甄別和選拔學生的唯一方式。結果就是教育價值被測試成績所取代,教育教學也就被測試訓練所替代,讓多元評價變成了單一評價。

    測試應該追求“課程標準、素養要求、測試試題”三者之間的統一。就語文學科而言,測試必須遵循語文學科教學的價值取向,必須在導向上下功夫,否則就會失去測試的本來價值。一些既偏又怪的語文試題,如“請列舉出《西遊記》中妖精的後臺是誰?”“茄鯗是《紅樓夢》中賈府家宴的一道菜品,請寫出其製作方法?”這類試題不僅沒有體現語文學科應有的知識與能力要求,完全不符合立德樹人的育人標準,更將學生的閱讀美感體驗破壞殆盡,從而讓老師與學生對語文學習無所適從。因此,我們的測試必須從“落實課程理念”“導向一線教學”“促進學生髮展”等角度出發,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考試的導向功能。

    “語以經世,文以養心”,語文作為母語學科,關係到個人修養、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思維方式等,她對我們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所以必須正確、友好的對待語文和語文教育。

  • 2 # 水煮月亮

    先給講語文的重要性,讓他們重視,再告訴他們方法。

    第一,語文是工具性的學科,沒有語文就沒有其他學科,必須學好。

    第二,語文課文是從小學到大學都開的學科。小學時透過認字開啟學習之門,大學是透過寫論文走進學科巔峰。不會寫文章表達自己的學術觀點,基本沒人知道你,也不被承認,必須學好。

    第三,語文是長線學科,突擊不見效,努力學習也不一定很見效,怎敢慢待語文。

    第四,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會一直好下去,成績好的敢說這次考試能的139分,甚至滿分,語文你敢說嗎?作文一寫不好,可能不及格。你再看每次語文成績大多在100——120分之間,極少低分和高分,而數學、物理、化學不然,有很低的,也有很高的。你敢不努力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語言中指標運算子*和自增運算子++的優先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