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科哲學專業,畢業後想重讀哲學史
10
回覆列表
  • 1 # suri941

    《邊城》裡天保、儺送兩兄弟為了摘取翠翠的芳心,一個選擇了車路——由父母出面向翠翠的外公提親;一個選擇了馬路——由自己努力在山頭唱情歌吸引翠翠注意。二者雖然選擇的方式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透過努力,讓翠翠選擇自己、嫁給自己。反觀哲學史的著述,同樣也是這個道理。為了獲得哲學的通路,我們既可以選擇諸如羅素所著的《西方哲學史》這樣的作品,站在一個門檻相對較高的起點,開始正統的學習;同時,我們也可以選擇一些相對通俗的導讀文字,從興趣出發,去實現能力的遷移,而《通向哲學的後樓梯》正是這樣一本看似“旁門左道”的書。

    雖然哲學研究的物件是日常生活中最為通俗的基本道理,但現實中的人們已經脫離這些基本的道理太久,無法以純粹的眼光去認識哲學,反而會覺得哲學不通俗、不可攀。威廉·魏施德為了還原哲學的通俗性,特意寫下了《通向哲學的後樓梯》這樣一本哲學史。與其他正兒八經的哲學史不同,《通向哲學的後樓梯》並沒有嚴肅地將哲學家的一生莊嚴地鋪陳開來,也沒有對哲學思想進行過於深刻、不易理解的論證;而是相反地,透過講述哲學家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解放了我們的想象力,也使哲學家得以擺脫固化了千百年的刻板形象。在描繪蘇格拉底的悍妻,克爾凱郭爾的社交恐懼這些貼近人情的小故事時,魏施德使我們意識到哲學家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哲學思想也並非難以觸控。從這些通俗的人物故事、思想導覽出發,我們可以較為輕鬆地實現對於哲學歷史認識的貫通,並且在腦海中形成相對深刻的記憶。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獲得一個較為清晰的哲學思想的通路,去觸控哲學,而這才是著述哲學史的真正使命。

    正如書名所呈現的那樣,魏施德透過《通向哲學的後樓梯》一書,帶領我們從後樓梯進入哲學之樓,避開了正門唬人的守衛,去真實地觸控哲學的每個轉角,感受哲學的每個上升;避開層層遮掩的形式偽裝,和哲學家進行心靈的真實對話。那麼,魏施德是如何建設這一哲學通路的呢?這其中涉及的其實是切入點的選擇與時間軸的建構。

    如何實現哲學的切入?這可以從對哲學的外部研究著手,即哲學家的個人歷史研究、社會歷史變遷等。中國有句古話:“知人論世。”只有瞭解了一個人的生長脈絡,才能認識他的思想變遷,獲得他個人對於人生、世界的獨特認識。魏施德在論述選取的34位哲學家的哲學思想之前,都會對每位哲學家的一生選取幾個重要的點進行論述,而往往正是這些重要的轉折點促成了了哲學家獨特的哲學思想。同時,哲學的切入也必將建立在內部研究之上,即對於哲學家個人作品的研究。在文學研究中,我們把專注於文字的研究稱為“新批評”,用來區別專注於作者個人聲望的影響研究。只有在文字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看到作者真正的思想辯證。這是文學研究的必然趨勢,而這也同樣適用於哲學研究的語境。可以說,哲學的切入其實是外部作者研究與內部文字研究的統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對哲學通路的深刻把握。

    哲學的通路,即哲學的歷史。歷史,是一個複雜溝通的網路,既有共時的溝通,也有歷時的繼承與創新,二者縱橫交叉而成為歷史。建構哲學的座標軸,也同樣需要共時角度與歷時角度的考量。我們常以“魏晉風度”指代魏晉南北朝時的文人墨士,他們雖然有著各自不同的生命意識,但都表現出相似的時代氣質——即飽受戰亂之苦,尋求個人解放與心靈寄託的文學訴求。在這一點上,“魏晉風度”呈現的就是一種共時的溝通與綜合。而魏晉與盛唐的分期則體現了歷時的繼承——從見之於魏晉文學的對於紛亂時代的苦悶,對於避世歸隱的渴求,到盛唐文學中呈現的對於門戶之見的叛逆、對於美好的不懈追求,其間的不同是時代的因素,是時代變遷給予人的心靈的變化。無論是文學,抑或是哲學,正是這共時與歷時的縱橫交叉才勾勒出偉大心靈、偉大思想的軌跡,才讓我們得以一窺哲學的通路。

    哲學的通路有不同種敘述的方式,哲學史也有著不同種接近的路徑。《通向哲學的後樓梯》以一種通俗平易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34位哲學家的偉大心靈,同時又深刻地以外部研究與內部研究相結合、共時與歷時相結合的方式勾勒了這些偉大心靈的思想軌跡,逐漸塑造我們對於哲學通路的認識。因此《通向哲學的後樓梯》可以作為重讀哲學史的一種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卡塔庫慄的藍色武裝色霸氣,是所有顏色中最強武裝色霸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