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在田園

    唐朝借用象徵手法寫時事的詩人不在少數,其中有李白的《行路難》、杜甫的《登高》、李商隱的《無題》、杜牧的《早雁》等等。其中,我認為最典型的是杜牧的《早雁》,通篇運用象徵手法的典範之作。下面一起欣賞下:

    早雁 [ 唐 ] 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要理解這首詩首先了解作者其人其事:

    杜牧,公元(803-853)年,漢族,唐代著名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828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後入為司勳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杜牧胸懷天下,有濟世之才,詩文中多借景抒情,針砭時政,且文筆清麗生動,尤其以七言絕句著稱。後世人稱杜牧和李商隱合為“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著有《樊川文集》。

    其次是瞭解寫作背景: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鶻族烏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邊民紛紛逃亡。杜牧時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刺史,聽說此事十分擔憂,不禁寫下此詩。

    再次是要了解寫作手法:早雁借雁抒懷,以驚飛四散的鴻雁比喻流離失所的北方邊塞人民,對他們有家而不能歸的悲慘處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同時又借漢言唐,對當權統治者昏庸無能,不能守邊安民進行諷刺。縱觀全詩通篇無一批評執政者的詞句,但在秋天就設想次年春天胡騎還在邊疆侵擾,朝廷腐敗無能、無力安邊之意不言自明。此詩表面寫雁早早南飛,實際上寫戰爭時事,進而聯想到邊疆受難人民。象徵手法的運用,更顯風格獨特,婉曲細膩,清麗含蓄,別開生面。

    最後才是整體細節賞析:

    首聯想象鴻雁遭射四散的情景,生動地展現出一幅邊塞驚雁的活動圖景:試想中秋塞外,廣漠無邊,正在雲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騎的襲射,立時驚飛四散,發出淒厲的哀鳴。“驚飛四散哀”五個字,從情態、動作到聲音,寫出一時間連續發生的情景,層次分明,真切凝鍊的動態描寫十分貼切。

    頷聯續寫“驚飛四散”的大雁驚恐地飛經都城長安上空的情景:借用兩個典故抒情,其一是漢代建章宮有金銅仙人舒掌承接露水的托盤——“仙掌”。清冷的月色映照著宮中孤聳的仙掌,靜謐中顯出幾分冷寂;在這靜寂的畫面上,又飄過孤雁縹緲的身影,就更顯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單;其二是失寵者陳皇后幽居的長門宮,燈光黯淡,本就充滿悲愁淒冷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中傳來幾聲失群孤雁的哀鳴,就更顯出境界的孤寂與雁鳴的悲涼。“孤影過”、“數聲來”,一繪影,一寫聲,都與上聯“驚飛四散”相應,寫的是失群離散、形單影隻之雁。兩句在情景的描寫、氣氛的烘染方面,極細膩而傳神。透過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飛圖,可以隱約感受到那個衰頹時代悲涼的氣氛。詩人特意使驚飛四散的徵雁出現在長安宮闕的上空,似乎還隱寓著微婉的諷刺。它讓人感到,居住在深宮中的皇帝,不但無力、而且也無意拯救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可見當時朝廷是十分腐敗無能。

    頸聯又由逃雁南飛遙想到它們來年的北歸。大雁秋去春返,故有“逐春風”而回的設想,但這裡的“春風”兼有某種象徵意義:即朝廷上的“春風”究竟能不能將流離異地的逃雁吹送回北方呢?詩人在哀憐它們的驚飛離散的同時,卻已想到它們異日的無家可歸。這正是對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無微不至的關切。這種深切的同情,正與上聯透露的無言的冷漠形成鮮明的對比。

    尾聯面對流離失所、欲歸不得的逃雁,詩人更是無奈,或許它們最好的辦法和歸宿是:“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古傳雁飛不過衡陽,所以這裡想象它們在瀟湘一帶停歇安頓下來。詩人深情地勸慰南飛的孤雁不妨暫時安居瀟湘一帶,也是沒有辦法的好辦法,在無奈中發出的勸慰與囑咐,更深一層地表現了對流亡者的深情體貼。

  • 2 # 靈籤神算

    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寫的是秋風蕭殺,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卻精神百倍,方興未艾,長安城裡遍地黃金璀璨,清香瀰漫;實際上,詩人是以菊花盛開象徵起義的最後勝利,表達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統治的決心和信心,顯得含蓄雋永並意味深長。

  • 3 # 江湖夜雨92

    我不知道你怎麼提出這樣一個古怪的問題,象徵是散文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如大家都知道的《海燕》《白楊禮讚》。古詩中很少有象徵派詩人的說法。如果勉強推出一位的話,那就非李商隱莫屬了。他的代表著《錦瑟》,運用了象徵手法,表現了什麼思想,被稱為千古之謎,到現在人們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原詩為: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首聯由一件樂器發端,引起對青春年華的追憶。

    錦瑟你為何有五十根弦呢?一般只有二十五根弦。這裡包含著一個典故,漢朝一皇帝聽歌女演奏五十根琴絃的琴瑟,覺得音樂太淒涼了,於是改為二十五絃的。

    可見,本詩一上來就定了一個基調,詩中瀰漫著淒涼,蕭瑟的氣氛。

    頷聯,頸聯運用四個典故,描繪了四幅悽美的畫面,到底象徵了什麼?誰才能解開千古之謎?

    先說這四個典故。其一,莊周夢蝶,莊周夢見自己變成栩栩如生的蝴蝶,十分快樂得意。醒來之後,不知道是自己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周。詩人聽到了清越的琴音,往事如夢幻一般湧來。還可以理解為,詩人想到了少年得意之時,牛李二黨,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李德裕甚至還把女兒嫁給他。其二,杜鵑啼血,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叫杜鵑,於春末日日悲啼。是琴音忽然變的淒涼,哀怨嗎?牛李二黨的爭執越來越激烈,李商隱夾在中間,如蝙蝠一樣,兩家都不重用他。心中的哀怨又何處訴說,只好也寄託杜鵑了。其三,鮫人流珠,古代典籍記載,南海外有鮫人,如魚一樣生活在水中,能紡織,流淚時,眼淚能變為珍珠。詞句中,月亮,江水,淚珠,珍珠,構成了一種悽清的意境,是詩人的幽怨和琴音共鳴嗎?其四,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和煦的Sunny,照在溫潤的碧玉上,升起屢屢霧靄,多麼美輪美奐的畫面,詩人想要表達什麼呢?是說自己有美玉般的人品,已習慣了平和的生活嗎?還是珠淚和玉煙相映襯,體現了詩人一種難以言表的惆悵。

    結束語:蘇東坡在評價這首詩時說,中間兩聯表現了音樂的適,怨,清,和。莊生曉夢,適也,望帝春心,怨也,滄海月明,清也,藍田日暖,和也。這與題目的錦瑟相吻合,卻與首聯,尾聯不太照應。首聯說,引起了對華年的追憶,尾聯說,那刻骨銘心的一幕幕,會成為我永遠的回憶,只是我就已不勝悵然。

  • 4 # 黑白文章澤淵詩

    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由於當時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有歷史上出名的貞觀之治,沿著絲綢之路,大唐文化隨著經濟的往來也傳揚四海,形成了一定時期內的盛世讚歌,湧現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詩人,給後人留下了饋不絕口的千古佳話,象徵手法的詩句不勝列舉……

    象徵更是詩歌的一種表現形式,說白了就是不想直言,想借一些物、所見所聞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感慨,達到表達的效果,所以象徵手法是詩人最大的靈魂寄託,或者言志,或者抒情,總之把所有的情思、悲傷、不滿和愁腸都會寫進去,達到情感的釋放……

    很多人覺得唐朝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是詩仙,誇張是他最大的特點。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

    這也符合他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旅遊情懷和仙人氣魄,但是李白也有自己的抱負,當年在長安失魂落魄的時候寫了這麼一首: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這首很不像李白的風格,但的確是事出有因,這是他官場變化後的抒情和自我安慰,少了幾份浪漫,且多了很多的憂思和不滿,這首詩絕對不是酒後佳作,更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實打實的自我治療,感嘆仕途之迷茫,大道仕途更是晴空萬里,可惜李白不得志,其苦樂盡在長安夜,這樣的失落何曾是王侯將相所能理解的,雞鳴狗吠崔天明,李白之心向明月……

  • 5 # 綠色重陽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杜甫詩中著名的詩句。人人都聽得懂,傳頌著詩人的愛國情懷。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唐許渾的一句名言。寫一輪紅日日薄西山,沉於閣前,雨未到,風已起。客觀事物,折射出真理。也有所示。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也是唐許渾的詩,寫出了對兵士及家屬的同情,揭示戰爭的殘酷。象徵手法寫詩,有些詩你也可以領會為象徵,比如,兩個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它可以看做是寫景,也可看做是寫人的理想,這就在於讀者的理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下一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