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主要窯址分佈於浙江省的龍泉縣,總稱"龍泉窯"。龍泉窯發展到南宋中期進入極盛,成為中國當時最大的瓷業中心,成功地燒製出著名的粉青釉,它是一種石灰礆釉,以鐵的氧化物為主要的呈色劑,加少量的錳或鈦,在生坯上掛釉,入窯後經高溫還原焰燒成,釉厚約1-2.5毫米,釉色青綠雅淡,釉面有如青玉之藝術效果,為南宋龍泉窯首創品種。龍泉窯發展到南宋中後期(公元1127-1279年)又創燒了一種梅子青釉,至此,龍泉窯進入鼎盛期。古人盛讚龍泉窯釉色之美,乾隆帝曾?龍泉瓷:"越冶無夏雪,龍泉存曉星。中規體月魄,尚質色天青。珍自等瑤璧,德猶宗土硎。"南宋龍泉瓷品種豐富,有各類盆、碟、盤、碗、盞、壺、渣鬥等日用品;有水盂、水注、筆筒、筆架、棋子等文房用具;還有佛前供器各式香爐及仿古代青銅器和玉器造型的器物,有鬲、觚、觶、投壺、琮等。如此眾多的造型表明龍泉青瓷已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鍾愛。從南宋以後,元、明、清乃至民國都有仿燒龍泉青瓷的。 所謂仿龍泉瓷器,趙宏先生在《中國古代仿古瓷》中說:"仿龍泉窯瓷器,包括仿龍泉窯瓷器的器物和釉飾,其仿器物的含義較清晰,而仿釉飾,不是指那種根據龍泉窯釉飾演化而成的形成單獨品種的釉飾,如豆青釉、粉青釉等,而是指仿製龍泉釉總體特徵,追求龍泉釉本來效果的工藝。" 清代景德鎮有專仿龍泉器戶。他們的作品超過了原來的龍泉。正如《陶雅》說;"雍正仿龍泉,皆無紋,制佳而款精。《景德鎮陶錄》對景德鎮民窯仿古瓷的生產有如下說明:"……龍泉器,鎮初有專造龍泉器戶,今惟官古、中仿之。碎器戶亦仿龍泉釉。然無論專造兼仿,皆具精粗、大小、淺深色。"雍正時的龍泉釉以2.5-3.5%的氧化鐵為著色劑,在生坯上噴釉,釉層厚約2-3毫米,在還原氣氛中以1280至1300℃溫度燒成,一般要經過十次以上施釉。雍正時已完全掌握了燒製龍泉釉的技術。 民國時,由於清帝退位,宮中古代名窯瓷器流向社會,民間制瓷業開闊了視野,開始對古名窯瓷器進行作偽仿古活動。民國時仿古瓷的製作已達到很高水平。邵蟄民《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講述:"景德鎮燒瓷固久,已著美矣。其於古窯各瓷亦皆有仿造者,如定窯、汝窯、東窯、龍泉、哥、章,均能仿製,形式、色澤無一不肖……,民國仿龍泉釉,其色近於梅子青色。" 雍正、民國時所仿製的龍泉釉典型器為鬲式爐,來源於商周青銅禮器,以龍泉窯、景德鎮燒製為多。下面就宋、清雍正及民國時的龍泉鬲式爐分別加以介紹對比: 1、南宋龍泉窯鬲式爐:高10.2、口徑13.7、足距7釐米。折沿、直頸、鼓腹、三足微外撇,足內上側有三個小孔,通體粉青釉,溫潤似玉,釉內有細小紋片。上腹與足(外側)起楞線,為白色"出筋",是有意顯示坯土的白度而制。足底無釉處,露出褐色。 2、清代雍正仿龍泉窯鬲式爐:高13.5、口徑15.6、足距9.4釐米。寬口沿,微上撇,短頸、小鼓腹,下承三足,足高而撇,整個器型略大於宋。口沿發白,胎色較宋更潔白,釉厚而光亮,施釉均勻,釉色較宋淺淡,色澤更加溫潤如玉,三足內無小孔,足端露胎處呈黃色。此器過於規整精緻,不如宋器線條自然流暢。但其釉色卻十分精美,超過宋器。 3、民國仿宋龍泉窯鬲式爐:高9.2、口徑12、足距6釐米。折沿、直頸、鼓腹、三撇足。其大小與宋器相近,只是釉厚而發亮。釉色深於宋器,呈梅子青色。三足亦仿宋"出筋",但腹部沒仿出來,三足內側亦有三小孔。三足較宋器顯得過於拘謹,足弧度也較大,三足露胎處呈紅褐色。
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主要窯址分佈於浙江省的龍泉縣,總稱"龍泉窯"。龍泉窯發展到南宋中期進入極盛,成為中國當時最大的瓷業中心,成功地燒製出著名的粉青釉,它是一種石灰礆釉,以鐵的氧化物為主要的呈色劑,加少量的錳或鈦,在生坯上掛釉,入窯後經高溫還原焰燒成,釉厚約1-2.5毫米,釉色青綠雅淡,釉面有如青玉之藝術效果,為南宋龍泉窯首創品種。龍泉窯發展到南宋中後期(公元1127-1279年)又創燒了一種梅子青釉,至此,龍泉窯進入鼎盛期。古人盛讚龍泉窯釉色之美,乾隆帝曾?龍泉瓷:"越冶無夏雪,龍泉存曉星。中規體月魄,尚質色天青。珍自等瑤璧,德猶宗土硎。"南宋龍泉瓷品種豐富,有各類盆、碟、盤、碗、盞、壺、渣鬥等日用品;有水盂、水注、筆筒、筆架、棋子等文房用具;還有佛前供器各式香爐及仿古代青銅器和玉器造型的器物,有鬲、觚、觶、投壺、琮等。如此眾多的造型表明龍泉青瓷已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鍾愛。從南宋以後,元、明、清乃至民國都有仿燒龍泉青瓷的。 所謂仿龍泉瓷器,趙宏先生在《中國古代仿古瓷》中說:"仿龍泉窯瓷器,包括仿龍泉窯瓷器的器物和釉飾,其仿器物的含義較清晰,而仿釉飾,不是指那種根據龍泉窯釉飾演化而成的形成單獨品種的釉飾,如豆青釉、粉青釉等,而是指仿製龍泉釉總體特徵,追求龍泉釉本來效果的工藝。" 清代景德鎮有專仿龍泉器戶。他們的作品超過了原來的龍泉。正如《陶雅》說;"雍正仿龍泉,皆無紋,制佳而款精。《景德鎮陶錄》對景德鎮民窯仿古瓷的生產有如下說明:"……龍泉器,鎮初有專造龍泉器戶,今惟官古、中仿之。碎器戶亦仿龍泉釉。然無論專造兼仿,皆具精粗、大小、淺深色。"雍正時的龍泉釉以2.5-3.5%的氧化鐵為著色劑,在生坯上噴釉,釉層厚約2-3毫米,在還原氣氛中以1280至1300℃溫度燒成,一般要經過十次以上施釉。雍正時已完全掌握了燒製龍泉釉的技術。 民國時,由於清帝退位,宮中古代名窯瓷器流向社會,民間制瓷業開闊了視野,開始對古名窯瓷器進行作偽仿古活動。民國時仿古瓷的製作已達到很高水平。邵蟄民《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講述:"景德鎮燒瓷固久,已著美矣。其於古窯各瓷亦皆有仿造者,如定窯、汝窯、東窯、龍泉、哥、章,均能仿製,形式、色澤無一不肖……,民國仿龍泉釉,其色近於梅子青色。" 雍正、民國時所仿製的龍泉釉典型器為鬲式爐,來源於商周青銅禮器,以龍泉窯、景德鎮燒製為多。下面就宋、清雍正及民國時的龍泉鬲式爐分別加以介紹對比: 1、南宋龍泉窯鬲式爐:高10.2、口徑13.7、足距7釐米。折沿、直頸、鼓腹、三足微外撇,足內上側有三個小孔,通體粉青釉,溫潤似玉,釉內有細小紋片。上腹與足(外側)起楞線,為白色"出筋",是有意顯示坯土的白度而制。足底無釉處,露出褐色。 2、清代雍正仿龍泉窯鬲式爐:高13.5、口徑15.6、足距9.4釐米。寬口沿,微上撇,短頸、小鼓腹,下承三足,足高而撇,整個器型略大於宋。口沿發白,胎色較宋更潔白,釉厚而光亮,施釉均勻,釉色較宋淺淡,色澤更加溫潤如玉,三足內無小孔,足端露胎處呈黃色。此器過於規整精緻,不如宋器線條自然流暢。但其釉色卻十分精美,超過宋器。 3、民國仿宋龍泉窯鬲式爐:高9.2、口徑12、足距6釐米。折沿、直頸、鼓腹、三撇足。其大小與宋器相近,只是釉厚而發亮。釉色深於宋器,呈梅子青色。三足亦仿宋"出筋",但腹部沒仿出來,三足內側亦有三小孔。三足較宋器顯得過於拘謹,足弧度也較大,三足露胎處呈紅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