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湯圓電影Vlog
-
2 # 白色秋天品茗似水浮生
瞭解兒子膽小懦弱的原因
有些孩子本身並不是那種特別膽小懦弱的性格,但因為後來的某些事情,或者沒有接受正確的教育方式,於是造成了孩子性格膽小懦弱。而有的孩子好像就是所謂的天生膽小,不管大人如何引導如何教育,不管對什麼事情依然是畏畏縮縮,就好像是天生缺乏自信心一般。而有些孩子的膽小懦弱不過是孩子過於敏感造成的。所以說不要急著改變孩子,先看一下孩子膽小懦弱的根源在哪兒。
給孩子一個勇敢的榜樣
所有的孩子都會有一個“英雄夢”,特別是男孩子,他們心裡對英雄有著莫名的好感以及崇拜心理。家裡有個性格膽小懦弱的男孩子,家長們並不用過於緊張,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膽小懦弱的一面,不過是你家的孩子表現的明顯一些罷了。在你們的身邊,包括孩子的同學或者書本里的故事人物,一定會有勇敢的代表人物,那麼,找一個孩子也能贊同的英雄人物,當做孩子學習勇敢的榜樣,時不時的給孩子講講那些勇敢自信的故事,讓孩子從心裡產生對那位“英雄”的崇拜心,那麼孩子一定會潛意識裡去學習的。
每天讓孩子自己學著接觸這個社會
這一步驟看起來很大氣,其實通俗的講就是讓孩子每天自己學著接觸較為陌生的一些事物,比如不是很熟悉的小朋友,比如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讓他學著自己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或者問好。比如你帶著孩子出門,看到對面有個不是很熟悉的鄰居,趕緊鼓勵孩子主動問好。孩子剛開始可能會有些抗拒,但在你的鼓勵之下,孩子一定會接受的,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能不再那麼害怕接觸陌生的人或事物。
讓孩子“幫”你做一些大人的事情
這一點很好理解,就是應該你大人做的事情,適當的讓你的孩子替你做一些。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在我家寶貝小的時候,只要我和寶貝出門購物,走到收銀臺的時候,我一定會把寶貝抱起來,讓寶貝拿著錢詢問收銀員多少錢,然後讓寶貝把錢親子交給收銀員,並讓寶貝說謝謝、再見之類的詞彙。或者拿到一件物品,讓寶貝自己問售貨員,那件物品的價格。別小看這些行為,真的很鍛鍊孩子勇氣的。
給孩子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
男孩子為什麼性格懦弱?這與父母或者身邊親人保護的太好也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這幾年出現二胎家庭多一些,那些年除了雙胞胎之類,多數家庭就只有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就像個寶貝疙瘩一樣被身邊的親人捧在手心裡呵護著、疼愛著、保護著,不受一丁點兒的風吹草動,孩子根本就沒有接觸陌生事物的機會,一旦遇到陌生的人與事孩子不膽小懦弱才怪。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家的男孩子出現性格膽小懦弱的時候,一定要記住給你的孩子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儘可能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
有種孩子叫做人來瘋,說的是越是在人多的地方,那一類孩子就會特別的愛表現自己。家裡來親戚也好,還是帶著孩子外出到人多的地方也罷,只要孩子在人群中,就會想盡辦法表現自己,讓別人注意到自己。而性格膽小懦弱的孩子,他們身上缺乏的恰恰就是這種人來瘋精神。特別是一些男孩子,家裡人都是要求男孩子沉穩、穩重,對於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的“乖巧”或者所謂的沉穩,家裡人會引以為豪。而時間久了,勢必會讓男孩子強迫性的收斂自己的天性,變成那個有話不能說有想法不敢表達的膽小孩子。所以家長們一定記得,不要害怕男孩子人來瘋,多多鼓勵他們勇敢的表達自己,不管身邊有多少人。
家長以身作則
有些男孩子膽小懦弱,真真的不怨孩子自己,完全是孩子的父母教育出來的。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那種膽小謹慎懦弱的人,那麼他們就會覺得膽小懦弱並不是缺點,而是所謂的謹慎、小心、仔細、或者是認真。那麼對於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是採取這樣的教育,那麼男孩子變得膽小懦弱你怨誰?記住了,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最重要的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作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做一個勇敢Sunny的大人,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不要懷疑,嘟嘟沒有寫錯,確實就是給孩子一個犯錯的機會。現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都是非常用心,一舉一動嚴格按照條條框框進行,恨不能從孩子一出生就拿著教科書一板一眼的教育孩子,把孩子按在一個模板里長大。對於孩子出現的犯錯行為,是堅決的不允許。一旦孩子沒有按照要求去做,那麼父母就一定會輪流上陣的教育孩子、懲罰孩子。如此嚴厲管教之下,孩子勢必會戰戰兢兢的面對每一件事,對於一個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孩子來說,一定會害怕自己出現錯
回覆列表
其實我也明白,孩子可能受到了一些嚇唬。比如,孩子小的時候,有些人經常嚇唬孩子,希望孩子會怕他。這樣,我的孩子可能潛意識裡就對他們產生害怕之情了。那天,我帶孩子在商場遇到了一個小時候經常嚇唬孩子的人,隔得老遠的,孩子就嚇得大哭起來,抱著我的脖子說要回家。無論我怎麼解釋,孩子都不肯再進商場。我真的很害怕,是不是孩子的心裡已經留下了不好的陰影? 一位著急的媽媽著急的媽媽:一般來說,孩子膽小怕生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後天的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有:家長保護過度:孩子形成了過度依賴的心理,從而出現膽小懦弱。心理陰影:有些孩子曾經看過一些可怕的片子,聽過一些可怕的故事,或者成人曾經嚇唬過孩子,使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陰影,從而造成孩子膽小懦弱。自卑心理:孩子交往過少,對陌生人不適應從而產生膽小懦弱。家長的消極評價:有些孩子偶爾出現幾次膽小怕生的情形,成人就會批評和取笑孩子,這容易使孩子出現恐懼感,生怕再次受到他人的批評和嘲笑。聽了你的描述,可以看出,孩子肯定是因為受到嚇唬或者某種驚嚇,心裡已經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感。也有可能偶爾出現的消極評價使孩子在人際交往時出現了恐懼心理。建議1:不要嘲笑和恐嚇孩子如果孩子出現膽小怕生的情形,成人不要嘲笑孩子,更不要恐嚇孩子,因為嘲笑和恐嚇孩子不僅會強化孩子的膽怯心理,而且會使孩子把膽怯藏在心裡,不敢再在成人面前表現出膽怯,這樣就有可能引發其他的心理問題。膽小怕生的孩子還非常害怕別人的評價,如果成人老是訓斥孩子:“連這個都害怕,真是膽小鬼!”孩子就會在心中形成一個不良的自我概念,即我就是一個膽小鬼。如果成人再對孩子不斷恐嚇,用恐嚇孩子來達到制約孩子的目的,會使孩子越來越膽小怕生。建議2:瞭解孩子心中的恐懼如果孩子不願意說,父母也要想辦法引導孩子孩子把自己害怕的東西一一說出來或者寫下來,這樣,父母就可以對孩子懼怕的東西進行分類,以確定孩子膽怯的根源。一般來說,膽小怕生來自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對孩子來說,未知世界的範圍很廣,他自己是無法分辨的,如果父母能幫他分析清楚恐懼的荒謬,孩子的膽怯便會消失。建議3:以事實和行動幫助孩子消除恐懼既然孩子的膽怯一般都是來自對未知世界的擔心,父母就需要運用事實和實際行動來表示,引導孩子消除心中的疑慮和恐懼,大膽去行動。如果孩子怕某個人,父母不妨與此人進行溝通,讓對方卸下令人恐懼的面具,以更親和的形象出現。同時,告訴孩子,對方並沒有惡意,並可以示範自己與對方交往的情形,給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如果孩子害怕與人單獨交往,父母可以陪孩子前往,但是,在快要到達的時候,要求孩子獨自前往,父母則在附近注視孩子,給孩子壯膽,經過不斷的行動,孩子的膽子也會逐漸大起來。一次,陳鶴琴帶兒子一鳴到草地上玩耍。父子倆正高高興興地觀賞花草。突然,一隻肥碩的癩蛤蟆一下就跳到了一鳴的跟前。一鳴從未見過這麼大的癩蛤蟆,害怕得直往後退。陳鶴琴先生看到這情形,就說:“一鳴,別怕。你看爸爸來逗它。”說著,陳鶴琴先生從地上拾起一根細枝條,輕輕地去撳壓那隻癩蛤蟆,還親切地說:“癩蛤蟆兄弟,你好嗎?你是不是也想來同我們一起玩!”一鳴聽見爸爸與癩蛤蟆的“對話”,覺得又新鮮又有趣,便從爸爸手裡接過細枝條,也去撳壓把只癩蛤蟆。一鳴原來恐懼的心理完全消除了。建議4: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轉變是需要時間的,尤其是當孩子從消極轉向積極時,更需要家長付出時間和耐心。因此,當孩子剛開始無法做得令你滿意的時候,千萬不要批評孩子,也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而是要看到孩子的細小進步,不斷鼓勵孩子,從正面強化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地,相信孩子會外向和自信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