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樂美文坊
-
2 # 魚塘可有空位
現在網路越來越發達如抖音短影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於抖音影片長度只有15秒。在抖音上一段時間一段時間都會火一首可能有的人聽過有的人沒聽過的流行歌曲或者少數老歌曲。讓我們整首聽的時候感覺也就那樣,一首歌三五分鐘我們很少有人集中去聽每一句歌詞,但在抖音上只有十五秒讓你聽到整首歌曲裡最好聽的最高潮,最富有感情的15秒,我們才覺得,原來這首歌這麼好聽。這些成為流行歌曲的聽久了也就乏了,經過一段時間又會被下一首流行歌曲所替代。然而大牌明星所唱的歌,製作人和歌手都很用心,編的好唱的也很好,有些音樂之所以經久不衰,應該就是因為它能引起我的共鳴吧。或是情感上的共鳴,或是一種共同的感受,也或許是一種讓我們眷戀的感覺.....等等等吧!
網路音樂邊路突圍,此處必須有自家的旋律
由歌手鄭鈞創立、以“為原創音樂正名”為己任的音樂眾創App“合音量”,正式上線一週年。此前的3月4日,合音量用將近一年的時間,從各色創作新人上傳到平臺上的作品中,挑選出了10首,並以《合音量1號·拾》為專輯名稱,在國內多個線上音樂平臺上進行數字發行。
就在6月1日,由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製作的考古音樂動畫片《曾侯乙》在武漢首播。“連老古董都玩出新花樣了,網路音樂還能躺在唱片公司的歌曲庫上討生活嗎?”業內人士的感嘆,越發揭示除了整個行業期待突破的渴求。
6月2日,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傳媒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文浩在一場論壇上發言指出,無論是 PC 端,抑或移動端,網民紅利逐漸退去,大眾市場的黃金時期也隨之過去。在泛娛樂領域,平臺型的大公司出現的機率愈來愈小,但小型公司依然機會滿滿。
多生態跨界尋找突圍點
有業內人士就此分析稱,相對於已經形成三足鼎立局勢的騰訊系、海洋音樂集團(酷狗、酷我)和阿里系,諸如汪峰、鄭鈞等音樂人的平臺顯得十分弱小。
隨著主流音樂平臺依託去年7月出臺的網路音樂版權“最嚴令”,進一步加大對上游內容資源的爭奪,這種差距也在進一步加大。僅在2月,阿里音樂和愛奇藝,就分別與南韓著名娛樂公司SM、佔全球唱片市場25.7%的環球音樂形成戰略合作,以期藉此加大自身的版權庫儲備和構建堅固的版權壁壘。
但即使如此,面對擁有2000萬和1500萬首歌曲版權的海洋系和騰訊系,只有250萬首版權的阿里系同樣處境尷尬。弘則研究3月釋出的網際網路音樂報告指出,由於版權原因,阿里系的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使用者數有所下滑。此外,網易系網易雲音樂憑藉優秀的使用者體驗,使用者量迅速過億,但近兩年亦頻陷曲庫資源的版權風波。弘則研究亦據此認為,曲庫規模和獨佔版權才是使用者選擇線上音樂App的主要原因。
在此狀態下,不少中小音樂平臺已陷入了無歌可買和無歌可播的境地。對此,汪峰、鄭鈞等均選擇以頗為另類的方式進行突圍。
除了還未真正公開的“X”計劃,汪峰對網路音樂的佈局,其實早已開始。其在2015年10月推出了自有品牌FIIL耳機,發售時的預約量就超過百萬。有評論指出,這種耳機硬體+網路音樂平臺的佈局,有可能在音樂人、唱片公司、硬體廠商、使用者終端四個方向形成破局點。
類似這樣硬體開路的破局模式已成為多家音樂平臺試錯首選。3月上架的小米網路收音機,就在內容上深度整合喜馬拉雅電臺,容納包括音樂在內的聲音總量1500萬餘條;而在去年5月,奇虎360推出的咚咚音響,就與蝦米音樂、多聽電臺、蜻蜓FM等展開了類似的合作。酷我音樂、多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等音樂平臺,亦曾推出配套耳機產品,意圖用音樂硬體黏住使用者。
但這樣的跨界模式依然不能完全破解內容瓶頸。
新生代歌手背後的平臺戰略
以網路歌曲《傷不起》走紅的歌手王麟也曾在網上表態稱,之所以選擇做網路神曲,實質是無奈之舉。而故事的另一面則是她依靠這首《傷不起》獲得了可觀的物質回報。
但當初的無奈選擇,現在正變成音樂人的首選項。去年底,“星二代”竇靖童推出的單曲《River run》,以數字音樂的形式,在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百度音樂以及蝦米音樂等音樂App發售,僅半天時間即銷售近萬。而諸如筷子兄弟、TFBOYS這樣在網路上出道的新生代音樂人,也以類似的方式,收穫了自己在音樂領域的第一桶金。
2014年,蝦米音樂率先推出了“尋光計劃”,透過網友+評審團的形式在網路票選獨立音樂人,幫助他們出版唱片,輔以專輯推廣、MV拍攝、巡演資助等一系列宣傳計劃,並陸續推出13張《尋光計劃》系列專輯。
莊心妍可以算是從網路起步的音樂人中的一個縮影。2013年,莊心妍在繁星網舉行了《一萬個捨不得》新專輯線上首發會,同名單曲首發當日網路點選量超千萬,並且成為QQ音樂2013年度熱點歌曲排行榜十大金曲之一。之後,她從線上走到線下,與唱片公司簽約,舉行商演,活躍在舞臺之上。
而現在,在音樂平臺的集體發力下,過去多年才一例的現象級網路原創音樂和歌手的崛起,正在變得愈發頻繁起來,無論前景還是“錢景”,都大有超越傳統音樂人的境地,並同時激發音樂人的創作熱情。或許,前不久在媒體報道中“86版”《西遊記》主題曲和插曲作者許鏡清感嘆“想開一場《西遊記》主題音樂會,但至今湊不齊這個錢”的唏噓故事,以及折射出來的“作品紅、作者窮”的傳統音樂人現狀,將得到一定改觀。
2016年3月,由艾媒諮詢釋出的《2015~2016年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市場研究報告》亦顯示,69.4%的使用者能接受一首歌曲的最高收費在1元以下。這也在佐證使用者的付費習慣正在養成。
更多音樂形式迎來網際網路+
海洋音樂首席內容官、高階副Quattroporte姜山認為,無論是電子化產品還是實物產品,大量使用者和優質內容加上粉絲群體,透過網路平臺找到了嫁接點。目前,不少音樂平臺都朝著這一方向進行探索和嘗試,有可能變成音樂服務真正變現的途徑和模式。
3月初,一則來自中國唱片總公司的新聞引發了業界的關注,其於近日推出的戲曲App“聽戲”中,首批內容收錄南北方有代表性的京劇、評劇、豫劇、越劇、秦腔、川劇、粵劇、黃梅戲等42個劇種,彙集了從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到各主要地方劇種的116位著名錶演藝術家的精彩唱段,該App一經發布即獲得眾多戲迷好評。
這並不是將戲曲作為網路音樂新生力量的孤證。2015年11月才上線的App“戲緣”,僅用3個月時間就吸引粉絲近300萬,並獲得戰略投資3000萬元。
今年初,一張名為《嘉韻·麗音》的粵劇數字專輯在酷狗音樂獨家首發。作為廣東粵劇院的創新舉措,這個專輯成為該劇院繼去年以網遊《劍俠情緣網路版3》為故事藍本創作的新編粵劇《決戰天策府》轟動廣東、上海等地,並將二次元文化和戲曲巧妙結合,成功吸引眾多年輕觀眾之後,從線下舞臺向線上音樂的又一次嘗試。
越來越多的網路音樂平臺也將視角投放到了過去被網際網路忽略的音樂型別之上。2016年3月,咪咕音樂啟動“聽見最雲南 發現好聲音——雲南民族音樂DNA尋找之旅”,意圖透過網際網路,為雲南的民族音樂、民族音樂人搭建一個對外展示和推廣的平臺。
這並不是汐音社第一次嘗試透過網路來實現自己的原創音樂夢想,在去年7月,汐音社推出的以向王國維致敬為主題的《人間詞話》朗誦+歌曲古風專輯更透過眾籌的方式,籌集資金近百萬;而11月舉辦的古Fluence誦音樂會《尋得詞話亦人間》,更得到了酷狗音樂、5SING的全力支援。
“戲曲、民樂等音樂形式,過去或許顯得不夠大眾、不夠主流,但透過網際網路的長尾效應,卻可以垂直切入到小眾市場中。”業內人士指出,這不僅僅是在版權費用越來越高的當下,網路音樂平臺擴大自身內容庫的一種方法。較之流行音樂,這些相對小眾的音樂型別更具有稀缺性,在網際網路之上,稀缺就往往意味著更高的付費熱情,而且一旦透過網路傳播和針對網路受眾特徵再創作,更可以將這些音樂型別目前居高不下的受眾平均年齡降低,增強其生命力。
由此觀之,未來如琵琶、二胡、笛子、古箏等民樂,將可能成為網路音樂平臺聚合“票友”、完成變現的全新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