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正鱷魚不哭

    看曹操自己怎麼說的吧!

    蒿里行

    [東漢] 曹操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 2 # 信陵小司徒
    引言:

    就在曹操在兗州與呂布爭鬥、在徐州與陶謙、劉備角逐的時候,關中大地,也是相當的混亂。

    所謂的關中大地,實際指的是潼關、函谷關以西以長安為中心的三輔地區,也稱作司隸校尉轄區或者司州。

    司州的西部與涼州接壤,東漢末年,控制關中地區的,前期主要是涼州系的軍將。

    比如,起初是董卓,之後是由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割據,與涼州的馬騰韓遂對峙、攻伐,後來李傕郭汜敗亡,馬騰韓遂等遂進軍關中,割據自保,那麼,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一)董卓身死 禍起長安

    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四月,董卓被司徒王允與中郎將呂布、李肅等人誅殺,一時間涼州軍團群龍無首,董越、徐榮、胡軫、牛輔等人盡皆無盡惶恐,不知所措。

    此時,董卓部將徐榮、胡軫等人權衡之後,決定投降朝廷,而牛輔身為董卓的女婿,自知罪責難逃,與董越起了爭端,最終牛輔殺了董越後出逃,也被隨從所殺,因此,一時間涼州軍團的高階武將出現了相當的分化。

    就在此時,牛輔所部校尉李傕趁亂崛起,逐漸兼併了牛輔所部,並且派人到長安請求朝廷赦免涼州軍團,認為董卓之禍,罪不及他人。

    可是王允在此事上處置失當,拒絕赦免李傕等涼州將士,涼州將士更加的惶恐不安,李傕等人甚至想解散所部,逃回到鄉里躲藏。

    可就在此時,一向有毒士之稱的涼州賈詡,認為李傕一旦放棄兵權,那麼朝廷一個小亭長就能制服你,你還指望著逃跑嗎?不如趁機以為董卓報仇為名,集結涼州軍部眾,殺進長安,一旦事情成功,那麼,就能挾持天子以令諸侯,事情不成功,在逃跑也不晚啊!

    就這樣,走投無路的涼州軍在李傕、郭汜等人的號召之下,決定鋌而走險,而當他們來到長安的時候,所部已經擁兵十萬餘人!

    而長安城此時,只不過是個擺設,十餘天的時間,長安城破,呂布敗逃,王允被殺,六月初一,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等涼州將領率軍進入長安。

    此時的涼州軍大肆燒殺搶掠,長安一片混亂,正如《三國志 魏書 董卓傳》中所說的那樣:

    “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藉。”

    整個長安城一瞬間成為人間地獄,當涼州軍大肆劫掠之後,長安的人口銳減,糧食等全部被搶光,以至於殘存下來的人們沒有飯吃,只能人吃人,至於屍體更是堆積在市面之上,無人收攏,最終白骨堆積,惡臭滿城,也就是《後漢書 董卓列傳》所記載的:

    “人相食啖,白骨委積,臭穢滿路。”

    可是,就在此時,李傕郭汜等人因為分贓不均,互相之間起了齟齬,於是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便是將長安城劃分為三大區域,各自領有,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二月,李傕因懷疑樊稠聯合馬騰、韓遂反對自己,當即誅殺樊稠。

    三月,李傕、郭汜二人更是展開大戰,雙方招數無所不用其極,拉外援、離間計甚至說展開了弓箭對射,都射到了漢獻帝所在處,此後,兩人更是在長安城再次防火,這場攻殺一直持續到了六月!

    三個月來,直接被殺的人數以萬計,而三輔地區原本還有數十萬戶,卻是紛紛逃往益州、荊州,使得長安城成為空城四十多天!剩餘的老弱病殘紛紛餓死、被殺或者互相吃食,此後兩三年,關中地區,長安周圍,幾乎沒有人煙。

    這也就是曹操在《蒿里行》中所描繪的那種殘酷的場面: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可以說,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曹操的樂府詩的寫實性不弱於杜甫的現實主義,因此,《蒿里行》的確是對於當時關中地區的最準確的描述。

    (二)涼州集團vs白波諸軍

    就在李傕郭汜大戰的時候,長安周圍並不安穩,關中西部,馬騰韓遂虎視眈眈,而內部與東部,更是有楊奉、董承等與東部割據河東的白波軍相聯絡。

    白波軍本是黃巾軍餘黨,黃巾起義失敗後,郭泰率領餘部在河東郡的白波谷繼續盤踞,因此人們稱之為白波軍。

    白波軍中的楊奉,曾經投靠李傕,故而,在李傕郭汜大戰時,涼州將領董承、張濟與白波軍的楊奉居中調停,最終雙方停戰,由涼州系董承與白波系楊奉護送漢獻帝東奔白波軍。

    後來,李傕郭汜反應過來,這是白波諸軍的軌跡,想要控制天子,因此便是率軍追擊,李傕郭汜此次再次聯合,兵出潼關,在弘農與曹陽,大敗楊奉等人,死屍遍佈四十餘里!

    但最終,在白波軍的接應下,漢獻帝還是擺脫了李傕郭汜的追擊,這就表明,東漢政府實際上從涼州系的手裡,轉移到了白波軍的手裡。

    對此,李傕、郭汜鑑於自己兵力不足,也只能無奈退回關中,因為此時,他們雖能佔據的,也就只有關中之地了,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危險已經來臨了。

    (三)馬騰韓遂 割據關中

    當李傕、郭汜因為連番大戰而實力大減的時候,割據涼州的韓遂、馬騰則是進一步崛起,早在漢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二月的時候,馬騰、韓遂就想偷襲長安,結果事情洩露,李傕有了防備。

    可是到了現在,曹操在兗州、徐州一帶交戰,袁紹在河北交戰,袁術盤踞南陽至壽春一帶,白波軍更是得到了漢獻帝,所以,這就成為了韓遂馬騰進軍關中的大好機會。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李傕、郭汜相繼被自己的部將殺死,涼州軍徹底分裂,張濟餘部逃往南陽投奔劉表,其餘的要麼繼續在關中地區維持獨立勢力,要麼回到涼州、要麼投靠馬騰韓遂。

    所以,馬騰韓遂也就趁著這個機會,進軍關中,將關中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由於關中人口銳減,且還有涼州系的軍閥存在。

    所以,馬騰韓遂既不想也沒有過多地精力完全控制關中地區,故而,他們將關西之地劃分為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其他的關中之地則形成了涼州系軍閥割據的局面。

    故而,在曹操派遣司隸校尉鍾繇到來之前、包括曹操展開對關中眾將的攻打之前,關中地區基本保持了馬騰韓遂佔據關西,其餘土地由涼州系將領割據的這樣一個整體以馬騰、韓遂為主的分散割據局面。

  • 3 # 噠噠大叔

    關中地區也稱關中平原,就是現在陝西秦嶺以北的陝西中部地區,包括西安、寶雞、渭南、銅川一帶。因處於東潼關、西散關、北蕭關、南武關四關之內,故稱關中。

    關中地區因其地理位置優越,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水平先進,人口眾多,孕育了華夏文明,從先秦到漢朝,也是諸多大一統王朝的發源地。

    但是到三國時期常年征戰民不聊生,關中平原作為戰略要地更是戰火蔓延,從人口到經濟都受到了很大的創傷。常年的戰亂也孕育了一批英雄豪傑,代表性的人物比如曹操。

    三國時期的英雄少不了曹操,曹操起家於“黃巾起義”,又趕上董卓篡權,再加上有顯赫的政治家庭背景,可以做到一呼百應,迅速崛起。後來征戰多年,佔領了經濟最發達的最富饒人口最多的中原地區,從而確立了力鼎中原,讓三國鼎力的局面,稱為一代奸雄。也是關中地區戰亂的推手之一。

    長期的戰亂使得人口眾多、糧草充足的關中地區損失慘重,數以萬計的難民逃亡漢中和兩川地區,那個時期關中平原的人口折損很大,人口的減少也造成了勞動力的下降,有田無人耕。糧食的減少人口的減少,各方面都不能很好的運作。

    因此,那個時期的關中地區老百姓的生活也只能用慘淡形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滿天星的種植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