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泉鄉師師
-
2 # 有點意思的事兒
在2018年那時,捲心菜地頭收購價格還能夠有0.7~0.8元/斤,而且很暢銷。到現在2019年,地頭收購價格低到0.2元/斤,毫無疑問是總體的產量上來了,超過了市場總體需求量。
那麼,捲心菜價格降低幅度如此大,會給種植戶帶來多少損失呢?
捲心菜價格下降對種植戶的影響捲心菜畝產量在6000斤左右,遇到好的收成產量可以達到8000斤。按照一般的產量計算,6000斤,地頭收購價格0.2元/斤,畝產值才1200元。如果是2018年的0.7元/斤,畝產值可以達到4200元。兩者一對比,今年一畝捲心菜就少賺了3000元。
此外,一畝捲心菜投入成本也有1000元左右,這樣一看,畝利潤才200元,幾乎是不賺錢了。
-
3 # 鄉村三哥
現在農村種地主要原因就是愛跟風,你種,我也種,你不賺錢了,我也沒掙錢,反正,天塌砸大家,都是有這個心態。
捲心菜滯銷也不奇怪,主要還是種的人家太多。去年的大祘都是很好的例子,前幾年種祘旳人少,價格也高,農民就都跟風種祘了,還有人承包別人的地種祘,結果後來祘價大跌,幾毛錢還不太好賣,有其是祘臺,純粹就沒有人收,好多農戶連僱人的工資都貼上了,還有的就乾脆扔掉了,所以今年種祘旳少了,祘你狠,又回來了。
捲心菜也是一樣,產量過盛,價格就底,這種情況是市場來決定的,農民只有瞭解市場,不要種地跟風,才能避免損失。
-
4 # 小小辣
這廠真是你心痛時我也痛!你那邊兩毛我這邊兩三塊!造成這個原因有幾個。一.首先這是市場經濟現象,供大於求則低價必現,價賤傷農。二銷售渠道不暢,市場需求資訊不清,粗放型小農經濟過於分散,易盲目跟風一窩蜂上而造成堆積嚴重。三.無預設風險備案,滯銷時求救無門。其實造成這個局面跟中國很多地方還是粗放型農業還未向集約化規模化農業轉型有關,大型現代化農場農業公司有專門專業人才負責從種植規劃到銷售一體化,自然能提高利潤管控風險!西方社會集約化農業發展比我們早得多,而我們也必然朝這個方向邁進!
-
5 # 李哥生活紀實
捲心菜滯銷,價格低還賣不出去,這樣的問題一直都是農村種植最關心的問題,種植行業一般人都知道,種植的少了,或者產量低了,價格就高了,您們那裡的捲心菜價格2毛錢了,還是出現了滯銷,這就說明捲心菜大豐收了,所有的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造成這種想象我個人的觀點是,近幾年可能捲心菜的價格和產量都不錯,這就造成了農民大面積的種植。
還有就是,可能捲心菜的收穫季節跟別的菜成熟季節趕到一塊了,這樣就會造成捲心菜的銷量下降,要是說到如何避免種植效益損失的話,個人認為,先要了解近幾年捲心菜的產量和價格,成熟季節等因素,根據這些情況,來調整自己種植捲心菜的面積多少,說實話,蔬菜的產量很行情,很不好掌握,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控的。
在一方面就是少種,少種的話,賺的少,行市不好虧得也少,要是說種菜避免效益損失,真不好控制,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想辦法增產,產量高了,即使價格低,銷得出去,也是賺錢,還有就是把卷心菜的種植期,在提前,可用冷棚或者地膜什麼的,讓它提前成熟,提前的話,有很多菜是沒有成熟,捲心菜提前成熟,價格也會提高,發生滯銷的機率也會降低,這是我自己的觀點,
-
6 # 無吳五
農副產品滯銷,每年都在上演,每個成熟的季節都在上演。這樣的情況,受影響的只有農民。收購商到菜市場的商戶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盲目的擴大種植面積,產量就提高了很多。農副產品與三大主糧是有很大差別的。
農副產品在需求上要小於主糧,主糧是每天都要吃到的。不管是小麥還是水稻,我們每天都會吃。主糧是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石,它的價格農業部門一直在保護著。
但是農副產品就不一樣了,它的價格完全是由市場決定的。就拿捲心菜來說,現在價格低,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
第一,產量上去了,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捲心菜是最近幾年慢慢種植面積開始上去了,捲心菜的適應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在中國很多的地方都是可以種植的。但是它的市場進過快速的發展,已經趨於飽和,喜愛吃捲心菜的人群也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銷售,物流制約了捲心菜的銷售。捲心菜價格比較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銷售的問題。在捲心菜的產地來說,價格都會比較低,如果要銷售到全國各地還是比較難的。運輸環節的損耗,在到菜市場商戶。到了終端市民,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價格就會比較高,很難吃到價格這麼低的捲心菜。
解決這樣的問題,單一靠農民,媒體等這些力量是很難解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滯銷,低價的事情會不斷地上演。
要做到是就是,不要盲目跟風種植,養殖。這樣是非常危險的。當我們看到一種農副產品,水產等等。別人掙到錢了,就開始放棄原來自己的種植,開始追求更高的利益。往往就會出現得不償失的情況。
品質,是價格的關鍵,在產量過剩的大環境下,不能保證價格會太高於平均收購價,但是最起碼不會產生滯銷。無公害,有機蔬菜,這樣健康的蔬菜都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價格上也會很有保證。也是有可能走出國門的,這樣銷路就會更大一步。
回覆列表
滯銷有以下兩點形成。
一是小農經濟條件下農民分散種植,跟風情況嚴重,不按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市場需求作為種植的依據。這種無目的、無規劃的盲目種植方式,必然導致相應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大漲大跌。
二是銷售環節不暢、貯藏能力落後,導致了農產品一方面在田間地頭很“賤”,但到了市場上卻很“貴”;另一方面,集中上市時很“賤”,到了青黃不接時節又很“貴”。比如前不久,山東的大白菜4分錢一斤沒人要,面臨著“爛在地裡”的危險,但北方一場降溫降雪之後,大白菜又身價大漲。
一方面,需要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決定種植品種和種植量。這需要地方有關部門能夠站在宏觀的角度預測好市場,然後引導好農民的種植工作,幫助他們做好銷售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減少銷售流通環節的成本,解決“賣難買貴”的問題;同時做好農產品貯藏工作,減少凍爛損失,錯開集中上市時間,解決“相對過剩”對農民所造成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