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予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意思是我住在這裡,有許多可喜的事,也有許多可悲的事。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折過渡句。“多可喜”指第一部分悠然自得的讀書生活,以及家庭樂事,如後面的吾妻“問古事,或憑几學書”等快樂事,這是承上。“亦多可悲”指下文回憶家庭生活中可悲之事,屬啟下。用“然”字(然而)轉折,使文章氣氛從讀書、三五之夜的歡樂,一下子轉到分家、喪母、亡妻上來,給全文定下了感傷的基調。 首先是封建大家庭的分崩離析。作者形象地描繪了分崩離析的衰敗和混亂。“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兩個“是”字,第一個“是”,在此以前。第二個“是”,這樣。“異爨”,分灶。“爨”,灶。這幾句說,原先南北庭院是相通的,是一個整體,等到叔父、伯父們分家各起爐灶,裡裡外外就設了許多小門牆,到處都是這樣。“東犬西吠”,省略了“西犬東吠”,是說東邊的狗,西邊的狗叫來叫去。 “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庁。”是說客人要穿過廚房去赴宴,而雞居然棲在大庭裡。這三句,作者把犬、客、雞穿插在一起,就突出了這個大院裡的嘈雜、混亂不堪。與那“萬籟有聲”“庭階寂寂”形成鮮明對照。“庭中始為篙,已為牆,凡再變矣。”由於分家,庭院中先是用籬笆分開,繼而改為竹牆。“凡”,總共。“再”,兩次。這裡說總共變化了兩次。我們說在這吩吩嚷嚷之中,那美好的人或事就更顯得清純可貴,令人思念不已。於是歸有光回憶起已故的母親、祖母。 “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老嫗”,是已故祖母的婢女。有撫育兩代人的功勞,所以已故的母親待她很好。“先”,已死。“先妣”,已死的母親。“厚”,深厚,指待遇好。” 歸有光八歲喪母,幼年喪母是人生一大不幸。他透過一位曾經住過項脊軒的老婆婆的口,從側面追述了母親生前對子女們的關懷和疼愛。“室西連於中閣”,是說項脊軒的西部與內室相通,母親曾到過此陋室。“嫗每謂餘曰:某所幣母立於茲。”“每”,時常。“而”,同“爾”,都指人稱代詞“你”。“茲”,指這、這裡的意思。這兩句說,老婆婆常常深情地告訴我,這個地方就是你母親站過的地方。“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餘泣,嫗亦泣。”老婆婆又說:我抱著你姐姐,她一呱呱啼哭,你母親就用手指敲打著門板問: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就隔著門板和她應答……老婆婆話還未說完,作者就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們看他們的傷心之狀歷歷在目。 然後寫對祖母的懷念,文章憶追了這樣一件事:“餘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束髮”,男孩從十五歲開始要把頭髮挽起來,盤在頭頂,表示已長大成人。“經”,經過。“若”,你。“若影”,你的影子。“竟日”,終日、整天。這是一段祖母對作者說的話。這幾句的意思是,我自從成年後,就一直在軒中讀書。一天,祖母到項脊軒來看他時說:“孩子,好久沒見到你的影子,怎麼不聲不響整天呆在這裡,像個大姑娘似的。”“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這又是祖母的話。“去”,離開。“比去”,臨走時。“成”,成功,成名之意。“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時大臣上朝時手執此物,笏上記載事情以備忘。兩個“此”字都指這象笏,看出祖母對這東西的重視。“執此以朝”,拿著它上朝。這裡“朝”是動詞,上朝的意思。“他日汝當用之”的“之”,代指象笏。看出祖母對孫兒登科成名寄予讓著厚望。這幾句是說,臨走,她一邊用手輕輕地關上門,還自言自語的說:“我們歸家讀書人已經好久沒有取得功名、做官了,你這孩子總該有希望了吧!”不一會兒,她拿來一塊象牙做的笏板對我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用的,將來你會用得著它。”“瞻顧遺蹟,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祖母將珍藏多年老祖宗的東西給了他,可見這位老人對孫兒的愛惜之切,依重之深,希冀之大。可作者自己在科場上屢次失利,非常痛苦。看看這一切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但祖母終於沒能等到自己使用象笏的那一天就與世張辭了。想到祖母的疼愛和期待,也想到自己還沒有成就功名,情不自禁地痛哭不止。 這部分還寫了兩件事:“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這是說作者在軒中呆久了,聽到腳步聲就能判別出是誰。“扃牖” ,關閉窗戶的意思。這是說,小閣子的東邊,先前曾做過廚房。來往行人從窗前經過,時間長了他竟然能憑腳步聲,分辨出是誰從房前經過。我們看,作者對這間小軒是多麼熟悉,多麼親切,多麼有感情。 另一件事是:“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這是說,項脊軒曾四次遭火災,卻沒被燒燬,大概是神靈在保護著吧!他產生這種感情,不能說是迷信,因他對這房子的感情太深之故。以上兩件事可看作是對項脊軒的一段插敘。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回憶與項脊軒有關的人和事。
“然予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意思是我住在這裡,有許多可喜的事,也有許多可悲的事。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折過渡句。“多可喜”指第一部分悠然自得的讀書生活,以及家庭樂事,如後面的吾妻“問古事,或憑几學書”等快樂事,這是承上。“亦多可悲”指下文回憶家庭生活中可悲之事,屬啟下。用“然”字(然而)轉折,使文章氣氛從讀書、三五之夜的歡樂,一下子轉到分家、喪母、亡妻上來,給全文定下了感傷的基調。 首先是封建大家庭的分崩離析。作者形象地描繪了分崩離析的衰敗和混亂。“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兩個“是”字,第一個“是”,在此以前。第二個“是”,這樣。“異爨”,分灶。“爨”,灶。這幾句說,原先南北庭院是相通的,是一個整體,等到叔父、伯父們分家各起爐灶,裡裡外外就設了許多小門牆,到處都是這樣。“東犬西吠”,省略了“西犬東吠”,是說東邊的狗,西邊的狗叫來叫去。 “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庁。”是說客人要穿過廚房去赴宴,而雞居然棲在大庭裡。這三句,作者把犬、客、雞穿插在一起,就突出了這個大院裡的嘈雜、混亂不堪。與那“萬籟有聲”“庭階寂寂”形成鮮明對照。“庭中始為篙,已為牆,凡再變矣。”由於分家,庭院中先是用籬笆分開,繼而改為竹牆。“凡”,總共。“再”,兩次。這裡說總共變化了兩次。我們說在這吩吩嚷嚷之中,那美好的人或事就更顯得清純可貴,令人思念不已。於是歸有光回憶起已故的母親、祖母。 “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老嫗”,是已故祖母的婢女。有撫育兩代人的功勞,所以已故的母親待她很好。“先”,已死。“先妣”,已死的母親。“厚”,深厚,指待遇好。” 歸有光八歲喪母,幼年喪母是人生一大不幸。他透過一位曾經住過項脊軒的老婆婆的口,從側面追述了母親生前對子女們的關懷和疼愛。“室西連於中閣”,是說項脊軒的西部與內室相通,母親曾到過此陋室。“嫗每謂餘曰:某所幣母立於茲。”“每”,時常。“而”,同“爾”,都指人稱代詞“你”。“茲”,指這、這裡的意思。這兩句說,老婆婆常常深情地告訴我,這個地方就是你母親站過的地方。“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餘泣,嫗亦泣。”老婆婆又說:我抱著你姐姐,她一呱呱啼哭,你母親就用手指敲打著門板問: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就隔著門板和她應答……老婆婆話還未說完,作者就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們看他們的傷心之狀歷歷在目。 然後寫對祖母的懷念,文章憶追了這樣一件事:“餘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束髮”,男孩從十五歲開始要把頭髮挽起來,盤在頭頂,表示已長大成人。“經”,經過。“若”,你。“若影”,你的影子。“竟日”,終日、整天。這是一段祖母對作者說的話。這幾句的意思是,我自從成年後,就一直在軒中讀書。一天,祖母到項脊軒來看他時說:“孩子,好久沒見到你的影子,怎麼不聲不響整天呆在這裡,像個大姑娘似的。”“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這又是祖母的話。“去”,離開。“比去”,臨走時。“成”,成功,成名之意。“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時大臣上朝時手執此物,笏上記載事情以備忘。兩個“此”字都指這象笏,看出祖母對這東西的重視。“執此以朝”,拿著它上朝。這裡“朝”是動詞,上朝的意思。“他日汝當用之”的“之”,代指象笏。看出祖母對孫兒登科成名寄予讓著厚望。這幾句是說,臨走,她一邊用手輕輕地關上門,還自言自語的說:“我們歸家讀書人已經好久沒有取得功名、做官了,你這孩子總該有希望了吧!”不一會兒,她拿來一塊象牙做的笏板對我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用的,將來你會用得著它。”“瞻顧遺蹟,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祖母將珍藏多年老祖宗的東西給了他,可見這位老人對孫兒的愛惜之切,依重之深,希冀之大。可作者自己在科場上屢次失利,非常痛苦。看看這一切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但祖母終於沒能等到自己使用象笏的那一天就與世張辭了。想到祖母的疼愛和期待,也想到自己還沒有成就功名,情不自禁地痛哭不止。 這部分還寫了兩件事:“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這是說作者在軒中呆久了,聽到腳步聲就能判別出是誰。“扃牖” ,關閉窗戶的意思。這是說,小閣子的東邊,先前曾做過廚房。來往行人從窗前經過,時間長了他竟然能憑腳步聲,分辨出是誰從房前經過。我們看,作者對這間小軒是多麼熟悉,多麼親切,多麼有感情。 另一件事是:“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這是說,項脊軒曾四次遭火災,卻沒被燒燬,大概是神靈在保護著吧!他產生這種感情,不能說是迷信,因他對這房子的感情太深之故。以上兩件事可看作是對項脊軒的一段插敘。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回憶與項脊軒有關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