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宜興紫砂壺,造型多變無窮,品種數以萬計,在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佔一席之地,且從古到今,長盛不衰。石瓢壺這種款型自產生以來。就受到歡迎,且長盛不衰。背後必有其藝術價值和能夠滿足使用者審美需求的成分。

    個人認為,石瓢之所以長盛不衰有以下幾個原因:

    1、簡潔實用

    這是實用美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有些紫砂作品雖然巧妙、精美。但過於繁瑣,使得束之高閣,只能夠用來欣賞,喪失了使用功能。這樣的款型是無法流行的。而石瓢簡潔、實用本身就是一重要的審美要素。

    2、質樸典雅

    質樸是與簡單相合,但典雅卻並非簡單所能達到。只有將簡單的成分加以巧妙地組合方能點石成金,形成雅趣。

    3、剛勁中富於柔美

    剛柔相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倡導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論語》用“任重而道遠”來勉勵“弘毅”的“士”,《老子》主張“致虛極,守靜篤”,引導士人以清靜無為從喧囂的塵世中得到解脫,後世儒道互補,道家的觀點成為儒家思想的補充,形成了這種剛柔相濟,陰陽相生的特有審美習慣。

    且看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作品中,石瓢也不少,顧景舟把現代美學思維融入壺中,他的“石瓢”身、蓋、把的比例無一不恰到好處,多一點則顯臃腫,少一點則有失落之感,且工藝精到、技法老辣,成為一代“石瓢”之楷模。

    1948年,顧景舟主動精心製作五把石瓢壺,壺坯輕舟運滬,戴相明攜壺坯隨江寒汀至吳湖帆家中,吳湖帆飽墨執筆懸腕在五把壺坯上各題詩句,四把壺上各畫型態相異之竹枝,第五把壺則由江寒汀畫寒雀一隻相贈吳湖帆。 畫成,仍由戴相明交貨船帶送顧家,由顧景舟親自鐫刻完成,陶藝一絕,書畫一絕,篆刻一絕,珠聯璧合,完美至極。 這五把壺景舟先生除自留一把外其餘四把慨贈戴相明、江寒汀、唐雲、吳湖帆。

    自然,愛壺之人必愛茶,愛茶人,性喜幽。而且這類人群往往有著良好的修養,並在品茶養壺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修養。因此這個群體定深諳此中國文化之精髓,他們的審美觀點同樣有著這個傾向。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瓢這種剛勁中帶著秀美,柔和中顯韌力的特點就恰好迎合這類人群的需求,受推崇自然在情理之中。

  • 2 # 夏會華

    一,石瓢的歷史最為悠久

    石瓢原先叫石銚,宋代之前一直是金屬器皿。後蘇東坡用陶器制石銚,明代紫砂器皿出現以後,開始製作紫砂石銚。併產生數種類型的此類壺型。

    後顧景舟大師取"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之意,將其改名為石瓢。直至流傳至今。目前以子冶石瓢,景舟石瓢和漢棠石瓢市場接受度最高。景舟石瓢

    漢棠石瓢

    二,石瓢簡約不簡單,壺型的可延展性較強

    石瓢壺,壺型簡單,但卻蘊含了豐富的美學,幾何學知識,又能將紫砂藝術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將傳統的器皿發揚,"瓢"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品,故而與紫砂結合,更顯親切。子冶石瓢

    如意石瓢(現代創新作品)

    四方抽角石瓢

    三,顧景舟大師對石瓢的推廣功不可沒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顧大師巧妙的將石銚改名為石瓢,將傳統文化中的謙讓,恭和與紫砂藝術結合,非常符合華人的價值觀,加之大師本人在紫砂界的影響力,石瓢的認同度自然就更高了。根藝石瓢

  • 3 # 逸禪文化

    觀千劍而後識器,

    操千曲而後曉音。

    自明以始,至清以盛,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閱盡千壺,耐看的始終是那些傳統經典的器型。在2013年5月5日“第七屆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上,評選出“十大經典紫砂壺器型”:石瓢、仿鼓(古),供春、掇球、提壁、魚化龍、龍頭八卦一捆竹、井欄、報春、風捲葵。

    一把好的紫砂作品,壺友通常會用古樸、端莊、秀氣、簡潔、大方、穩重等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詞來誇獎。知其“美”但不知其所以“美”。這很正常,包括以前設計壺型的藝人也沒有受過專業的美術理論培訓。但有一個“玄秘之處”是,這些經典的紫砂壺的設計理念,居然和現代美學理論、概念有某種程度的巧合。這可能不是最初設計者的初衷。

    先來看一把經典的“大亨掇球”

    大亨掇球壺看似平淡無奇,但卻是嚴格的幾何形態器形,一個圓接一個圓,圓套圓,圓交圓,要做到壺通體線條流暢無死點,而且把幾個圓融合成一個整圓,又要讓各個部件都獨立具有圓的概念。

    大亨掇球的創作理念是很樸實的,但暗合了美術設計理念,才能引起壺友的附和,共鳴。造就了一款流傳千古,雅俗共賞的作品。

    再來看“壺中君子”石瓢

    橫切面近於正立的三角形,身筒三角、壺把三角、壺紐三角,流與身筒夾角的型還是三角,壺把的三角從身筒過渡到流,形成三個三角的相互穿插,在頂上加入一個三角紐,身筒又非常穩重的撐起了兩邊角度對等的小三角。幾個具有張力的三角組合的壺體,透出一種“骨力”。

    “修竹石瓢在,君子應自來”。石瓢,壺中君子,壺身內外氤氳著一種剛健挺拔的風骨造型。他最初出現在哪個年代,是誰的傑作已無法考證了,但有一種較為認可的說法,那就是“石瓢壺”是由“石銚壺”演變而來的。“銚”《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一種有口、有柄、有流的烹煮器”。相傳在宋代與蘇軾同朝為官的周禾童贈送蘇軾一把金屬“石銚壺”。後被清代乾隆年間文人尤蔭獲得,尤蔭嫌其銅腥鐵澀之味,請紫砂藝人仿製。後陳曼生受其啟發也作“石壺”並題名雲:“之制,摶之己,自我作,非周禾童。”特意說明該石壺並非周禾童之壺,而是我曼生設計的,再後來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壺”改為“石瓢”。

    【曼生石瓢】

    清•陳曼生,又名陳鴻壽,西冷八大家之一。他設計的石瓢壺、並在上面題上“不肥而堅 是以永年”的壺茗,這八個字,廣為流傳,有一層意思,為養生之道,瘦而矍鑠才是健康。瘦不是羸弱,瘦得要有骨力,有精神,才能長壽永年。另外也有喻為人之品德,“滿招損,謙受益;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都是一個道理。做人但不能浮躁,要謙遜而堅毅,才能有所作為。

    意外的是,更能用石瓢來體現這八個字意思的確是另外一個人:瞿應紹(1780-1849),字子冶,清中期書畫家。繼陳曼生之後,又一位把紫砂壺藝術和書畫密切結合的文人,創制了紫砂史上的名品“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

    相對比,曼生石瓢線條比較柔和,柔中帶剛,而子冶石瓢“骨力”十足,簡潔利索、清奇脫俗,蘊含了一種正直文人所具有的不同流俗、遺世獨立的風骨。我甚至固執的認為子冶石瓢上只有刻繪一二支,或縱或橫的竹枝才合適,因為竹子在中國文化裡代表的就是“風骨”,相得益彰。

    紫砂的歷史是繼承和發揚的歷史,在器型上一直存在清仿明,民國仿清,後人仿前人的現象,特別是傳統而經典的款,已被前人做到了極致,後人很難超越,說“增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不為過,你仿的像了,人家說你仿的而已,你稍微修改了下,又說你做錯了。近代,在宜興紫砂歷史上出了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顧景洲(舟)。

    【景舟石瓢】

    相對比前面兩款經典器型,景舟石瓢的三角形表現相對弱化,壺身呈橢圓形更加圓潤飽滿,每根線條飽含了柔潤,體現了線條的軟而韌,顯得渾厚朴拙。顧景洲在紫砂界是個劃時代的人物,在他之前,由於古人和現在在審美上略有偏差,風格上也大相徑庭。顧景舟是作出了承上啟下的貢獻,影響了幾代人,直至今日。

    圖中石瓢為顧景舟制 ,吳湖帆書畫 ,贈與相明,在2010年“相明石瓢”在中國嘉德春季藝術拍賣會上,經多輪競價,最後以1232萬元落錘,創當時紫砂壺拍賣世界紀錄。可稱“壺,書、畫、刻”珠聯璧合,文人氣息濃郁的傑作,而顧景洲之“洲”也自此改為“舟”字。意為藝海一舟。

    傳統是藝術的根本,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簡潔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大匠不雕,石瓢。 骨肉亭勻,骨清氣正,永恆的經典。

  • 4 # 蒙哥173748207

    石瓢歷經歲月的洗禮~多年來各位大師精心探索,已經行成了一個趨於完美的款式。符合絕大多人的審美標準。穩重,大氣,深邃等是石瓢的特點。子冶石瓢,滿瓢,景洲石瓢等等款式都闡述著石瓢不同的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播經濟後,下一個風口在哪裡?為什麼其會成為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