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SRA蜀黍的音樂作坊
-
2 # 木丁一
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理解起來是比較難。如果想真正欣賞音樂就需要培養興趣,即音樂之美在哪裡和對你的觸動。我認為想入門就要有觸動,所以要多看些背景資料,多看些介紹和多聽。有一天有一首樂曲打動了你,那麼就是極好的開端。
我就是最開始被“刺激”的
-
3 # 凱旋者的盛宴
首先我們不要把古典音樂想的太深奧太高不可攀,普通大眾是完全可以欣賞的。關鍵是要由簡入繁,培養自己的興趣,這樣才會逐漸喜歡上古典音樂。
我們先談談如何欣賞交響樂。一般意義上的交響樂都是大部頭的四個樂章,比如貝多芬交響樂作品之一的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交響曲等等作品。這些交響樂作品演奏下來都在四五十分鐘左右,你開始不可能去欣賞這些大部頭的作品,那一定會昏昏欲睡。初始階段一定要聽一些短小的交響樂曲目,最好聽一些中國作曲家的作品。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紅旗頌”,“北京喜訊到邊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以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組曲。這些耳熟能詳的交響樂作品都是老百姓經常聽到的旋律,這對你瞭解交響樂的一些常識及提升欣賞能力都大有裨益。
在具備了一些欣賞能力後就可以欣賞國外的一些交響樂作品了。比如大家非常熟知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演奏的曲目及一些歌劇的序曲。這些曲子短小精幹,旋律優美,非常容易上口,也非常容易打動你。比如瓦格納、威爾第、韋伯、施特勞斯等作曲家的歌劇序曲,旋律就非常好聽,你一定會喜歡。當然,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在百度上簡單的瞭解一下這些作曲家及作品的背景,這無疑會對你有所幫助。
在積累了一定的欣賞能力後,你就可以涉獵大部頭的交響樂作品了。當然,這也需要精挑細選。因為有些作品是非常晦澀難懂的,別說一般聽眾了,就是從事專業的人士也比較頭疼。比如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拉赫瑪尼諾夫、肖斯塔科維奇以及科普蘭等人的作品就非常難懂。此時建議你先去聽貝多芬、德沃夏克、莫扎特的交響曲。比如貝多芬的第五“命運”,第三“英雄”,第六“田園”,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以及莫扎特的第四十號交響曲,這些作品的旋律都非常好聽,欣賞起來也不覺枯燥乏味。當然,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愴”、“一八一二序曲”及舞劇“天鵝湖”也是非常不錯的交響樂作品,這些都建議去欣賞。
總之,欣賞交響樂一定要由簡入繁。我們不必過分的去了解這些作品的背景,只要你喜歡,能給你帶來樂趣就足夠了。
至於歌劇,對你來說可能太深奧了。它涉及的不止是交響樂的問題,大量的聲樂演唱及演員的舞臺表演非常複雜。而且歌劇涉及到的故事背景及人物必須瞭解,否則就是在看“天書”。等你弄懂交響樂後,咱們再談“瓦格納”與“威爾第”吧!
-
4 # 望槑峰嶺
由淺入深地接觸。有很多流行音樂和流行歌曲融入了古典音樂的元素。古典音樂多出自於音樂大師,流傳至今可見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而且旋律非常動聽,對,初聽古典就從喜歡的旋律開始。
回覆列表
別把古典音樂想得太複雜。
我最不能理解有些人還沒聽過什麼古典音樂,卻在談到古典音樂時的第一反應是「你這古典音樂都太高雅了,我們普通人聽不懂。」就像有些人還未走進美術館,就覺得「這些藝術都太深奧了,我一個俗人,看不懂。」
過於高估藝術(尤其是與當代有時間和文化距離的古典藝術)的門檻高度,同時過於低估一個未受任何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一旦進入這扇大門所能得到的享受程度。
這是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聽古典音樂。內心對未知領域的恐懼,恐懼容易導致牴觸,牴觸有時就成了詆譭。過了這道坎兒,只要你是個心態正常、熱愛生活的人,無論什麼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的音樂,你都能從中得到樂趣。「欣賞」之目的,就在於得到這一點點「樂趣」。
開始「欣賞」的方法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去「聽」,就夠了。稍微注意下「聽」的方式和場合,不要影響別人。我上學時,有位仁兄想提高自己的「文藝素質」,百度搜了幾首克萊德曼,在宿舍裡把音量推到最高,這就不太好了。藝術之美,既不被世間俗事侵蝕,也不凌駕於世人。
個人認為,也不必去追求瞭解什麼時代背景、作曲家經歷,那些都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有意思麼。這去「聽」的第一步,是自動的,不需要你準備什麼。有沒有好音箱好耳機,買不買得起演奏會的門票,這都不重要。大家都聽誰誰誰,那你就從誰誰誰開始聽;另有洞天的冷門音樂家,以後慢慢會發現的。聽得多了,音樂史上的八卦軼聞,就是後上的佐餐小菜,這種順序個人覺得比較合適。
「從上到下」地聽。能聽原版,就先聽原版,那些後人改編、現代改編的,可以留著以後慢慢來。能聽公認的經典錄音,就先從經典錄音入手,那些「飈琴鍵、砸鋼琴」「爵士改編」的錄音,可以留著以後慢慢來。
這是第二個問題:該聽什麼。浩如煙海的西方古典音樂,我認為從沒有什麼「必聽的100首古典曲目」之類的曲單、合輯能給你指路。常有人說誰誰誰的幾號某調某曲是入門必聽,這種說法我從來都不理會的。這又不是學生考試做題,某個定理不會了,就什麼也答不上來。
我承認我不聽一些音樂家,因為不喜歡,不合拍;也不乏一些著名曲目,只聽過一回,就再也沒碰。
音樂比起繪畫、雕塑、建築、攝影,有個最好的地方,音樂可以直接影響情緒。我聽一些喜歡的曲目,聽得舒服了,呼吸都能順暢,躁亂的情緒都能平靜。那些不勾起我心率變化的,就是與我無緣了。
第三個問題:聽的究竟是什麼。我印象很深的一次經歷,是一個熟人很認真地問我:
「你去聽那些音樂會的時候,能醒多長時間才睡著呢?」
他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樣,聽流行歌,能聽見歌詞,哪怕聽不懂唱什麼也能聽到些曲調,多聽幾次還能學會跟著唱兩句;聽久石讓的配樂,或是加勒比海盜的原聲,一聽就能聯想到電影畫面,還是有內容可找的;但是聽古典音樂,只聽到一堆樂器在演奏,不知道該聽什麼,沒一會兒就犯困了。
我跟他說,他是一個點,古典音樂是另一個點,這兩點之間什麼東西也沒有,所以他睡著了。
捕捉受音樂影響而變化的「情緒」,是很私人的體驗,這種體驗能讓聽者和欣賞的藝術物件產生聯絡,進入對方的世界裡。一開始,這種「情緒」的變化是很微弱的,有時依靠聯想,有時依靠回憶,有時依靠白日夢。根據每個人內心感受的細膩敏感程度不同,這種「情緒」可能被忽略,也可能直達心絃。
聽流行音樂能被感染,大多是因為聽者對詞曲感同身受。古典音樂是以更純粹的形式來傳遞情緒,雖然其內在涉及了許多樂理講究,但表面的聽感刺激程度,絕對是超越了大多數現代流行音樂的,一旦有了感受,往往有很高的強度。
就像是看慣了好萊塢超級英雄大電影的人,突然去看安東尼奧尼或是伯格曼,肯定是會犯困的。伯格曼時代的電影關注的是戲劇和人物衝突,而超級英雄電影的賣點往往是強烈的視聽刺激。兩者雖然都是電影,但欣賞的重點完全不同。流行歌曲、電影配樂和古典音樂之間,也是這樣的關係。
和許多其它藝術形式一樣,古典音樂高度關注內心的細膩感受,在這個感受的基礎上,什麼和聲、配器、對位、曲式的講究,紛紛出來,形成古典音樂嚴謹可靠的存在方式。但是欣賞古典音樂的本質,還是很單純的,完全可以獨立於上述那些樂理而存在。
我聽古爾德演奏的巴赫,能聽得頭皮發麻,手舞足蹈。但是想想小時候第一次聽巴赫的平均律,那印象卻是味同嚼蠟。因為四五歲的小孩子,沒有什麼與人生相關的細膩感受,而且,我當時也不知道自己該聽什麼。隨著人生感受的豐富,再加上越來越明確「要聽什麼」,這種隱藏的愉悅感就逐漸浮現出來了。
室內樂小品和大部頭交響,樂器的聲音帶給你什麼感受?七八十歲的老鋼琴家和年輕新生代藝人,演繹同一個曲目時有什麼不同的情緒?有段時間我聽音樂,腦子裡只想著這些問題。後來索性全部忘掉,就聽音樂本身,從此不亦樂乎。
欣賞所有藝術都是這個相同的道理,連線「我」與「藝術」之間的線,就在內心的感受。這種微弱的情緒變化,像是雷達螢幕上的一個小亮光,敏銳的人早早發現,若是一不注意可能就錯過了。一旦找到了情緒與音樂的共振頻率,向著這個黑暗中的亮光走去,不遠處也許就是一片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