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叔叔觀天下
-
2 # 銳度何老師
首先雙座的殲20還是效果圖,不是真機。但這張圖又是官方放出來的,可信度較高。這樣一來,我們對殲20恐怕要重新評估一下了。
有些人認為雙座的殲20是電子戰型,後座的飛行員操控電子裝置。可以干擾敵機,也可以形成一個小型的空中指揮所,作為資訊節點,指揮其他友機。或者用來指揮無人機,與有人機聯網作戰。
但這些想法幾乎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簡單:不隱身。
殲20是隱身機。隱身通常包括外形隱身、材料隱身、紅外隱身。但還要包括非常重要的一項:電磁隱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線電靜默。戰機在飛行中想保持隱蔽,需要關閉所有電子裝置,包括雷達、通訊裝置,不向外界發射電磁訊號。如果戰機開啟這些裝置,向外界發射電磁訊號,會被敵方立即發現。這時候,隱身也沒用,或者說,破壞了隱身。
而且這種破壞是徹底的破壞,其他隱身設計一點用都有沒了。對手可以透過接受發射出來的電磁訊號,立即判斷出飛機的精確位置、座標、高度、速度、性質。這種判斷還沒有任何難度,跟收音機的原理是一樣的。
雙座的殲20如果當電子戰機、指揮機、干擾機、偵察機,必然要向外發出電磁訊號,還要很強烈的那種。干擾敵機、偵查目標、指揮友機,都需要發射電磁訊號來完成。只要發射電磁訊號,就必然會被對手接收到。他雖然不知道你這個訊號具體是什麼含義,但你在哪發射出來的,他立即就能知道。也就暴露了,失去了隱身機的最大優勢。
所以,美國是用不隱身的超級大黃蜂作為電子戰機的平臺,發展出咆哮者戰機。而不用F22、F35做平臺。因為不合適,也不划算。偵察機、預警機、反潛機也沒必要搞隱身設計。因為這些飛機本身都是巨大的電磁訊號源。藏不住。
為了追求隱身,五代機在其他方面要做出一定的妥協,譬如機動效能、航程、載荷、維護性......都有損失。F22、殲20據說機動效能都很不錯。但賬得這麼算,如果不搞隱身機,大家全力追求機動效能,肯定會造出比F22、殲20機動效能更好的非隱身戰機。為了追求隱身,戰機是有損失的。然後再把隱身機搞成訊號源,又徹底破壞了隱身,然後這種機又很貴,明顯誰都不會這麼幹。
對於中國而言,搞電子機、指揮機、干擾機、偵察機,最合適的平臺明顯是:殲16。
殲16是原生的雙座機,開發成這些飛機很容易。殲20是單座機,改雙座難度非常大。反正改完大家都不隱身,不如用殲16了。就像超級大黃蜂改成咆哮者。
這樣一來,雙座的殲20恐怕只有一個可能:隱身多用途戰機。性質和殲16一樣,增加、強化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前面的飛行員負責操縱戰機飛行,後座的飛行員負責投擲彈藥,這是:殲轟20!
單座的殲20負責空戰,掩護。殲轟20負責發射反艦導彈、空對地導彈、鐳射制導炸彈。這套組合還是很完美的。比殲20+殲16強的多。殲16畢竟不隱身,面對高強度戰爭,它得等第二甚至第三波才能出擊。東風導彈先炸一兩波,殲20和對手糾纏幾個回合以後,敵人得到削弱以後,殲16才能上陣。有了雙座的多用途殲轟20,可以第一波出擊。
以殲20的體型,即便是改雙座對航程有一點影響,但內建反艦導彈、空對地導彈、短程巡航導彈、鐳射制導炸彈,完全能覆蓋韓、日、臺、菲、印這一大圈。而且殲20隱身、速度快、機動性好,改成雙座機,基本上也就不怕F35、F22了。隱身過去,發射完彈藥,安全撤回來,基本上沒問題。
之前我聊轟6也說了,面對高強度的對手,有F22、F35的攔截,這種飛機不能用。但真有了殲轟20,局面就很可觀了。完全能用,放心用。轟6系列航程大,但沒用。戰鬥機沒那麼大航程,沒戰鬥機護航,它自己出去能打仗嗎?不可能的。而雙座的殲20,和單座的殲20航程應該差不多,剛好匹配。轟6的大航程是多餘的。
不過殲20雖然機體比較大,但作為隱身機,彈倉內建。載油量和載彈量都有很大的影響。這也是殲20不裝機炮的一個重要原因。省出幾百公斤載荷的空間,儘量多裝些油、彈。殲20再怎麼最佳化,再怎麼使用新工藝,新材料,它的作戰半徑也應該是和殲16這些戰機差不多。而載彈量要稍微弱一些。
雙座版殲20的彈藥量跟F15E、殲16這類的炸彈卡車比,應該是不如的。火力不會太充沛。但問題不大,現在都講究精確打擊。可以攻擊對方的關鍵節點,高價值、高風險目標。
這兩年轟20呼聲很高。等它現身了,到時候殲20+殲轟20+轟20,這套組合是相當美麗了。殲20制空,殲轟20打點目標,轟20走量......F22、F35什麼的,基本上不用擔心了。殲16和美日打,風險還是很大的。列印度,目前是沒問題。雙座的殲20副彈倉裝兩枚近程格鬥彈用來自衛,主彈倉裝2枚中程空對空導彈+2枚短程巡航導彈、防區外聯合彈藥、反艦導彈、鐳射制導炸彈,既能對面打擊,空戰也不虛F22、F35。打不過,跑也沒問題。不是殲16能比的。
那為什麼我上面要說對殲20恐怕要重新評估呢?
因為我以前覺得殲20不用改雙座,直接就具備打擊地面、海面目標的能力。如果真出雙座版的多用途殲20,只能說我前期太樂觀了。
多用途戰機的工作量非常大,既要考慮空戰,戰機機動飛行,又要瞄準目標,投彈,一名飛行員忙不過來。所以要做成雙座,雙核戰機,兩人分工。看之前的報道,殲20能語音控制,智慧化程度很高。所以我認為殲20能做到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一名飛行員就能做到同時操控飛機,還能使用對面打擊武器。
如果殲20真出了多用途型,只能說我以前高估了它的智慧化水平。從側面也能看出,殲16確實是除了隱身之外,裡面用到全是中國最頂尖的技術,包括雙人。以中國的科技水平還做不到單人就能操控多用途戰機。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世界上的同類戰機都是雙人。
F35雖然是單人,還能對地、對海進行打擊。但它更接近於攻擊機。對空戰的要求低。中國跟美國比,畢竟還是處於守勢,環境更惡劣,作戰難度更大,所以對空戰的要求很高。這必然導致多用途戰機需要應付的局面非常複雜,遠沒有F35那樣簡單舒適,必然需要多一個人來幫忙。
殲20機體很大,這也能看出設計師的前瞻性。先搞制空型,有這個好基礎、大平臺,再開發雙座型。而且兩款戰機非常接近,搭配作戰,簡直了,上陣親兄弟。殲20空戰,殲轟20打擊面目標,一個打一個炸,航程匹配,一起出去,在同一區域打仗,打完同時回來,這搭配還是最合理的。
不過嘛,如果這個雙座版的殲20只是個誤會,以後沒出現:更好。反正殲20這款戰機是一定具備對地、對海打擊能力,這個必然。如果不出雙座型,只能證明我最初的想法:殲20的人工智慧水平很強。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傳統戰機的雙座型,其任務分配首先,在飛機的駕駛責任上,前艙飛行員為主,後艙飛行員為輔。在飛行任務的全過程,前艙飛行員負責飛機的起降、出航和返航、戰術機動等。後艙飛行員輔助前艙飛行員駕駛飛機,對空中和地面情況進行觀察,就發現的情況向前艙飛行員提示,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或者在前艙飛行員下令的情況下,後艙飛行員才會接替操縱飛機。在飛行員的訓練程式上,也是先完成後艙駕駛資格訓練,才會轉入前艙駕駛資格訓練。 其次,在機載武器操作使用上,前艙飛行員主要負責中距和近距空空武器的使用,後艙飛行員負責空地武器的使用,操控電視制導和鐳射制導炸彈的投射。
而作為五代機的殲20,在駕駛方面更多依賴的電子感測器等現代技術,對駕駛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也不需要輔助。那麼,雙座型的主要任務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雙座型殲20的主要任務是把殲20當成空中指揮機。前座飛行員還是負責駕駛,而後座主要負責操控與戰機搭配使用的無人機群。一架殲20可以攜帶一群無人機對目標進行攻擊,後座飛行員的主要職責就是用好、用精這些無人機,以達到最優的戰略戰術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