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風範家

    原文:

    孟嘗君將入秦,止者千數而弗聽。蘇秦欲止之,孟嘗君曰:“人事者,吾已盡知之矣;吾所未聞者,獨鬼事耳。”蘇秦曰:“臣之來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見君。”

    孟嘗君見之。謂孟嘗君曰:“今者臣來,過於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殘,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⑥耳。’今秦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嘗君乃止。

    人事者,吾已盡知之矣;吾所未聞者,獨鬼事耳。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間人情冷暖,我已經全部都察覺到了;我還不知道的,只有鬼神的事情了。

    獨:只有,唯有。

    藉此表達自己去秦的決心。也可見秦在各國心中的形象,號稱鬼神!

  • 2 # 綠芽晞盛夏戀秋的鐵柱

    原文:孟嘗君將入秦,止者千數而弗聽。蘇秦欲止之,孟嘗曰:“人事者,吾已盡知之矣;吾所未聞者,獨鬼事耳。”蘇秦曰:“臣之來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見君。”

    此段古文,現代人翻譯為:孟嘗君準備遠征秦國,勸阻他這個的人極多,但他一概不聽。蘇秦也想勸他,孟嘗卻說:“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沒有聽說過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蘇秦說:“臣這次來,本來也不敢談人間的事,而是專門為討論鬼的事求您接見。

    文中這個“獨”現在普遍做“只有,唯一”解釋。

    後來謀士蘇秦借鬼神之說,成功勸說並阻止了孟嘗君攻打秦國的想法。看完全文,結合當時情景,我認為這裡有三種意味的解釋,和大家探討一下(純粹個人解讀,不妥之處,勿怪)。

    ①獨,(恐怕)只有、唯一的意思,“世間的事情我都知曉了,只有(唯一)鬼怪(死人)的事情還沒有聽說過。”孟嘗君說這話時針對的是在場所有人,說給他們聽的,很自負,也很霸道,真實的表明他要征伐秦國的意圖。

    ②獨,單獨、孤單的意思。從這個角度看解釋,那就是說“我聽說過世間所有的事情,只想單獨去了解一下鬼怪的事情。”孟嘗君認為鬼這種怪力亂神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自己要親自出馬,去一趟秦國。

    總結本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社會上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根據地、要有自己的根,要將屬於自己的範圍經營好,而且輕易不要離開自己的根據地,否則就象一葉飄萍,沒有根基,經不住風浪。要經營和發展人生,在地域的選擇上初期一定要固定,要選擇自己人際關係比較多、各方面比較適應的地方發展,等有足夠實力,在向外拓展不遲。

  • 3 # 一老沈一

    《齊策》中,《孟嘗君將入秦》的“獨”是什麼意思?

    “獨”,就是“唯獨”唄。

    《說文解字》曰:“獨,犬相得而鬥也。從犬蜀聲。羊為群,犬為獨。”

    這是說,繁體的“獨”,是個形聲字,專門形容“狗”的,因為,狗遇到了一起就會爭鬥。所以,羊可以“群居”,狗只能獨處。

    他還說,《山海經》的《北山經》裡,“有獨㺞(yu)獸”云云,與本題目無關,就不多說了。

    段玉裁說:“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群。引申假借之謂專一之稱。”

    《詩.小雅.正月》之《傳》曰:“獨,單也。”《孟子》說:“老而無子曰獨。”

    《周禮.大司寇》注曰:“無子孫曰獨。”

    《中庸》、《大學》都講“慎獨”。

    所以,《經》之所用,必為楷模,“獨”的本義逐漸就被廢棄了。

    用現在的話說,“獨”,或為形容詞或為副詞,含義就是“唯獨”、“獨自”、“唯一”、“單獨”,等等。

    在《孟嘗君將入秦》裡,應該就是“唯獨”的含義了,無他。

    題目不難回答,就多說些題外話。

    勸孟嘗君不要入秦到底是蘇秦還是他的弟弟蘇代。

    《戰國策.齊策》裡,說是蘇秦。

    不過,《戰國策》在南宋初年,有兩個校本——一是剡川姚宏校注;一是縉雲鮑彪校注。姚宏本里是蘇秦,而鮑彪本里則是蘇代。

    後人說,鮑彪是改動了原文,他的根據是《史記.孟嘗君列傳》。

    確實,司馬遷說,勸孟嘗君不要入秦的是蘇代。

    相信誰呢?好像信司馬遷更靠譜一些。

    《戰國策》,是西漢末年的光祿大夫劉向,在奉旨校書過程中,發現了皇家藏書中有六種記載縱橫家“說辭”的寫本,於是,他就按照國別,依時間先後編輯成書,定名為《戰國策》共三十三篇。

    東漢時,高誘曾為此書作注。但此本,至隋時已殘缺不全,僅餘十篇。

    然後就是南宋初的姚本和鮑本了。這兩個本子,都恢復到三十三篇,或四百六十章,或四百九十七章。

    元代的吳師道,對鮑本訂誤補缺,釋疑解滯,被稱為鮑吳本。

    為何說司馬遷講的可能更為靠譜呢?

    第一,司馬遷大劉向七八十歲,他距離孟嘗君生活的年代更近,約百餘年。

    第二,司馬遷身為太史令,能夠直接看到更多的皇家史籍和各種古籍收藏,他本人的史官專業素養可能也會超過劉向。

    第三,司馬遷在《史記》裡,專門寫了《蘇秦列傳》,其中也有不少篇幅講到蘇代。看來,太史公對孟嘗君、蘇秦、蘇代等,都是認真蒐集過史料並認真甄別過的。

    第四,劉向編《戰國策》,不過是偶然發現了縱橫家“說辭”的舊有記載,他加以整理而已——一是不為寫史,二是功夫未必下到,不論是縱橫家“誤記”或其“誤整”,都極有可能。

    第五,就蘇秦和蘇代兄弟倆來說,蘇秦更“走上層路線”,主要和國君們打交道,還當過六國聯盟的盟主,按說,他不太會瞧得上孟嘗君這樣的二流角色。蘇代則不同,沒他哥哥“能幹”,影響也稍小,他與孟嘗君對話的可能性更大。

    (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整理出一部很類似於《戰國策》的著作,無名,學者們依其內容,命名曰《戰國縱橫家書》。此書共二十七章,其中十一章見收於《史記》及《戰國策》。其餘十六章為“佚書”。

    在此帛書中,亦未見與《史記》衝突之處,就是說,不能推翻司馬氏蘇代勸孟嘗君不入侵之論。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裡說,《史記》採用了《戰國策》。當然,太史公寫《史記》時,尚無《戰國策》之書名,班固含糊其辭,其實說的是《史記》採用了後來的《戰國策》中的記載而已。

    劉向在編纂《戰國策》時說:“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宜為《戰國策》”。這是他講確定此名的原因。

    那麼,《戰國策》之前,到底名何,作者是誰呢?

    清乾隆年間學者牟廷相,字陌人,號黙人,著述甚豐,曾考諸《戰國策》作者,他認為,當為與韓信同時的齊人蒯通。確實,《戰國策》中《齊策》最長,一個孟嘗君,就有多“首”。《史記》中,亦提到蒯通的著作,不稱篇也不稱章,稱“首”,即如《孟嘗君將入秦》一般,就那麼一段兒。

    上世紀初,又有學者提出,是蒯通與主父偃之著作由劉向合為《戰國策》。

    但還是贊同牟黙人所作者居多。

    學者們認為,《戰國策》中,短篇“說辭”,大都記載了珍貴史料。但凡長篇“說辭”,多託喻和虛構,其可信度驟減。

    但無論如何,《戰國策》中有不少優秀散文,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PC端可以撥打/接聽Android手機的電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