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7212788859

      .  孟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著《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游說各國及有關學術爭鳴的情況,記錄了孟子的教育活動和教育主張,是研究孟子思想的最主要的文獻資料。全書共7篇,261章,約35,000字。篇名取開篇首句中二、三字,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每篇又分上下,如《梁惠王上》《梁惠王下》等。孟子以“人性善”為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闡述了教育內容、目標、作用以及任務。同時,對教育者、教授方法、受教育者和學習方法提出了深刻見解。  一、教育內容和目標  孟子是以‘仁義’、‘五倫’為基礎的倫理道德,以‘君子’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為教育的標準內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倫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標是培養“明人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應當是有崇高的道德修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重義輕利,捨生取義。  二、教育作用和任務。  1、“求放心”。即把放縱出去的良知善心收求回到心中,孟子認為教育對人性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2、教育使人區別於禽獸、使賢區別於不肖。“孟子認為有無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獸相區別的重要標誌”。  3、教育是社會倫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礎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穩定的“社會倫常秩序”,才能“治國”,才能“平天下”。而“社會倫常秩序”的建立依賴於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等。  4、教育是使民心得以歸服的重要途徑。孟子認為統一天下、籠絡民心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力服人,一種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認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贊同。所謂以德服人,關鍵在於得民心,使民心歸服。  5、教育是實現“富國強兵”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者及其教授方法。  1、由博反約、誨人不倦。  教育者必須具備很高的道德修養和淵博知識,孟子說:“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盡心下》)教育者必須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離婁下》)“教育者博學多覽,融會貫通知識後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和傳授大義,由博反約,精思旁通”。“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公孫丑上》)教育者應該具有誨人不倦的基本職業道德。  2、因材施教、教亦多術。  孟子認為,教學方法是多樣的,總的精神是因材施教,啟發誘導。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種,有的像及時雨一般潤澤萬物,有成全品德的,有培養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還有以流風餘韻為後人所自行學習的。他還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意思是,在各種教育方式中,還有一種是不屑於去教誨的,這也是一種教誨,是一種激勵奮發的方式。  3、樹立目標、堅持標準。  孟子主張對學生應該嚴格要求,孟子說:“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確立其明確的教育目標,就像射箭、工匠“規矩”一樣;“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盡心上》)對學生的要求要有標準,不能降低。  4、循序漸進、啟發思維。  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孟子說:"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說:"其進銳者,其退速。" 程序過於迅速,勢必影響實際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確的程序應當象流水一樣,注滿了一個窪坎之後再往下流,這就是 "盈科而後進"的道理。孟子還以"揠苗助長"的寓言來說明循序漸進的重要性,學習知識如同作物生長一樣,是一個自然有序的過程,有自己的規律,人們應當關注並促進教學過程的實現,但決不能用拔苗的方法去助長,結果是適得其反。  孟子善於啟發思維,透過使用問答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他善用比喻法,使學生容易明白他所講的道理,要求學生主動積極,開動腦筋,不急於替學生下結論。他認為君子教導別人正如射手張滿了弓卻不發箭,擺出躍躍欲試的姿勢,以啟發和誘導學生,激發學生有進無退的學習積極性。  四、受教育者及其學習方法。  教與學是個雙向的過程,正如儒者所言“教學相長”,除了老師的教授外,受教育者自身也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深造自得  孟子從“盡心、知性、知天”思想出發,認為知識的學習,並非從外而來,必須經過自己主動自覺的努力鑽研,才能徹底領悟;既然萬事萬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麼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靈而有所得,才能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左右逢原”他認為君子要得到高深的造詣,需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雲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2、反求諸己、改過遷善。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離婁上》)在行動和學習上,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主體要自覺反省。對於比自己優秀的人,不能埋怨他,“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也。”(《公孫丑上》)  3、立志持志、磨練意志。  孟子說:“仁義而已矣。……居仁由義,大王之事備矣。”(《盡心上》)一個人能以“仁義”為志,才能分辨善惡,認清當為與不當為之事,“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離婁下》)孟子強調立志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持志”,“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盡心上》)即要求人們不管處在得意或窮困的時候,都要能堅持自己的理想。除了立志、持志外,“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一個“大丈夫”經過磨鍊,應當具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並且為了道義,在必要時要能“捨身取義”。  4、專心致志、持之以恆。  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於其智力差異,而是由於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恆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有所作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於沒挖,這說明有為者必須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冷卻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覆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恆。  孟子的教育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思想表現出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和肯定,他對教育作用的闡發,對教學、德育原則與方法的論述,無不體現了對人的主觀作用的提倡。作為儒家的"亞聖",孟子教育思想對後世中華民族精神的激發、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極重要的啟蒙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年紀大了就容易患“三高”?